設置
書頁

第三十七章 荀攸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幾個月后,在漁陽城,到處都能看到穿著與大部分人不一樣服裝的人。

  不論是誰,看到這些人,都會露出羨慕的神色。

  因為能夠穿著這身衣服的人,就代表是太守大人的工人。

  而太守大人的工人,工錢比其他任何工人都要高很多。

  而且這種衣服確實很好看,男人穿起來顯俊,女人穿上顯美。

  穿著這一身衣服的人,不管男女,走路都是昂首挺胸,特別有面子。

  不過很快,就有人看到了這里面的利潤,于是各種仿制的衣服就出現在了市面上。

  紡織廠的利潤非常大,短短幾個月,就給張青峰賺了數千萬的錢財的利潤,讓很多人都眼紅不已。

  而且這還只是開始,隨著棉布往外出口,相信要不了多久,利潤就會擴大好幾倍,到時候紡織廠每個月都能賺數千萬錢。

  在漁陽城中幾個大倉庫,張青峰賺的五銖錢更是堆積如山,他每天都要派很多人保護著,這讓張青峰看著都有些發愁。

  而且隨著他儲存的錢越來越多,市面上流動的錢就會越來越少,這都會影響當地的經濟發展了。

  錢,只有流動起來才能是貨幣,為了把這些錢花掉,張青峰啟動了更大的投資。

  于是他讓各工廠開始擴建,招收更多的工人,建更多的學校,培養更多的人才,等等等等。

  同時,他也開始啟動了獷平到漁陽泉州港的鐵路計劃。

  整條鐵路,兩百多公里,大概需要花費三十億錢(折合三百萬貫),預計用時三年完工。

  歷史上中國人自己修的鐵路是京張鐵路,全程兩百公里,花了七百萬兩百銀,不過卻要翻越崇山峻嶺,而且當時的百銀購買力并不值錢。

  而獷平到泉州港的鐵路則不同,一路上大都是平地,只有幾處需要架橋的地方,修起來很簡單。

  鐵路,并不是什么高大上科技含量高的離譜的東西,最難的并非是鐵路本身,反而是蒸汽機火車頭。

  不過,有著幾年的時間,等把鐵路修通后,也足夠張青峰把蒸汽火車頭制造出來了。

  至于鐵軌,張青峰目前的技術只能使用性能最差的生鐵,生鐵雖然硬度大但是很脆,在突然重壓的情況下容易斷裂,最多也就是在轉彎以及分叉時的路段用鋼軌代替。

  不過還好,張青峰設計的這條鐵路時速不會超過三十公里每小時,每次運行時,火車載重量也不會太大,所以用生鐵鑄造的鐵軌足夠了。

  等以后工業發展成熟起來了,再用鋼軌也不遲。

  至于張青峰有沒有那么多錢拿來修鐵路,這個并不用擔心,獷平煉鋼廠可以最低價提供鐵軌用鐵。

  加上張青峰在漁陽的各大作坊幾乎每個月都能給他賺取上億的錢財,一年就差不多有十數億,幾年就能修一條鐵路。

  而且張青峰的生意還在擴大,隨著時間推移,他賺的錢也會越來越多,修一條鐵路并不在話下。

  曹操赤壁之敗后的大半年時間,漁陽郡幾乎以每天一個模樣的在發展。

  隨著周邊各種資本的涌入,各類作坊在漁陽城周邊興建,讓整個漁陽城猶如一個大工地一般。

  漁陽第一機械制造廠,經過一兩年時間的發展,目前已經有了上千操作工人,數百臺各式機床,以及一整條蒸汽機生產線。

  如今,機械制造廠每月都能生產幾十臺各式機床以及幾十臺蒸汽機。

  這些機器,在市面上都有著很大的需求,比如農機廠,比如紡織機械制造廠,還比如馬車制造廠,等等等等,這些作坊對機床和蒸汽機的需求都非常大。

  漁陽郡的所有作坊,張青峰最看中的就是機械制造廠,這會成為工業革命的孵化器。

  …………

  就在漁陽郡快速發展的時候,這邊的情況,終于引起了鄴城的注意。

  此時,曹操仍舊率領軍隊和孫權對抗,按照歷史,馬上就要發生第一次合肥之戰。

  作為主持大后方的荀攸,在聽聞漁陽的事情后,決定親自到漁陽去看一看。

  作為荀彧的侄子,荀攸自然是聽過漁陽太守李白的名字,不過叔叔有意壓制李白等人,他也就沒怎么關注。

  這次,漁陽鬧出的動靜實在是太大了,隨著無數漁陽的商品進入鄴城,以及從漁陽回來的商人口中聽到的事情,想不讓人關注都不行。

  精美布匹,好看的琉璃和瓷器,好用的肥皂,高大上的擺鐘,讓很多人都對漁陽產生了好奇。

  在底層老百姓口中,漁陽更是一個遍地是賺錢機會的地方,這讓無數人都紛紛朝漁陽蜂擁而至,短短一年時間,就讓漁陽城的人口從二十萬漲到了四十萬,足足翻了一倍。

  這還不算獷平縣涌入的十幾萬的人口。

  聽說,這次漁陽郡要修什么鐵路,需要招上萬青壯民工,每月工錢兩千,這比種田賺的多多了,種田一年都不一定能夠賺翻兩千錢。

  于是,北方的各州郡每天都有無數人人前往幽州,前往漁陽郡,短短兩年時間久讓漁陽郡的人口突破了百萬。

  (三國時期,歷史上有記錄在冊的人口只有幾百萬,但沒有記錄在戶籍的人卻有近三千萬人。

  有人說赤壁之戰后的全國總人口只剩下了幾百萬,這簡直就是侮辱人的智商。

  東漢年五六千萬人口呢,短短十幾年就只剩了幾百萬了?存活率還不到百分之一?特么逗我呢?這個數據誰信誰是傻子。)

  荀攸是沿著運河乘坐漕船前往幽州漁陽,當漕船進入幽州境內后,整個航道上的船就越來越多。

  進入漁陽郡后,運河上更是繁忙無比,一個小時就能與幾十艘船交錯而過,比鄴城的運河段都要繁忙。

  運河兩岸,荀攸發現了無數他從來沒有見過的建筑,在河邊,還有有數高大的水車林立。

  只是讓他奇怪的是,這些好水車好像都不提水,也不知道是干什么的。

  荀攸所在的船隊很高大氣派,加上他還帶了數百護衛,這讓他的船在運河上看起來有些獨樹一幟,引起了很大關注。

  很多人都猜測,這應該是哪個權貴的船。

  不多久,船隊到達漁陽城。

  看著漁陽城碼頭上繁忙熱鬧的場景,荀攸非常詫異,這里的碼頭竟然比鄴城還大還熱鬧。

  他還看到,在碼頭上,有鐵架子一樣的東西,竟然可以從停靠的船上吊起很重的貨物,這讓他感覺非常驚奇。

  碼頭距離漁陽城不遠,當荀攸在一群人的簇擁下下船,隨后看到不遠處高大的漁陽城城墻時,更是詫異萬分。

  “這漁陽城,看起來竟比鄴城還大。”荀攸驚訝說道。

  聽到荀攸的話,他身邊的一個年輕人解釋說道:“大人,漁陽城城墻邊長兩里多,非常大。它還有內城和外城之分,其外城比內城還大。”

  “竟然這么大!那漁陽城有多少人?”荀攸驚訝問。

  “漁陽城最少四十萬人。”年輕人回答。

  “為何會有這么多?”荀攸問。

  “因為漁陽城有數百大小作坊,這些作坊大的有數千工人,小的也有幾十,另外還有商鋪,販夫走卒等等,加起來就有這么多了。”

  頓了一下,年輕人繼續說道:“而且聽說這里很多地方都還人手不足,正在大量從外地招人。”

  …………

  作為漁陽太守,李白并不知道荀攸這尊大神已經來到了漁陽城,也就沒有前去迎接。

  荀攸也是想要自己看看漁陽城的情況,所以也就沒有通知李白。

  不多久,荀攸讓大部分護衛在船上待命,他則是帶著幾十人進城。

  進入城中,城中熱鬧的場景讓荀攸大開眼界。

  干凈整潔的水泥路面,鱗次櫛比的店鋪,琳瑯滿目的商品,川流不息的人群,都讓他非常的驚奇。

  在漁陽城中心,荀攸看到了一座非常高大的建筑,建筑目前還在施工,建筑表面被用竹子搭的架子覆蓋了。

  荀攸數了數,發現這坐建筑竟然有七層,這讓他非常驚訝。

  “大人,這是漁陽城第一酒樓,是用水泥和鋼條建的大樓,從年前就開始建,已經建了大半年了,目前主體已經建成,現在正在建墻和內外裝修。”

  年輕人朝荀攸介紹說道:“據說這座酒樓,門窗都會用琉璃來做,也不知道做成后是什么樣子,總之非常奢靡……”

  PS:簽約后這本書從新書榜轉到了簽約榜,簽約榜上全是大神,這本書直接從新書榜十幾名掉到了上簽約榜一百多名,名字看都看不到了,成績更是慘不忍睹!

  求大家的推薦票安慰!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