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五章三個爺爺,一個公公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趁著吃飯的機會,薛羽打量著白沙堡內部,很快得出了結論,這里不是窮,而是很窮!

  房子倒是不少,有數百間之多,可惜太過破舊了,土胚墻、茅草頂、黑灶臺……門窗也破破爛爛的,有都連墻體都坍塌了,根本沒法住人!

  牲畜就更少了,三頭拉車的黃牛,一頭拉磨的瘸腿老驢,還有兩只瘦骨嶙峋的大黃狗,在桌子底下鉆來鉆去,眼巴巴的等著一點殘羹剩飯!

  本來還有兩只羊的,為了招待大家,全都宰掉熬湯了。

  糧食不用說了,今天這樣的日子,都只能吃粗糧鍋盔,喝沒有味道的湯,可見軍戶們平時吃什么了!

  沒有糧食也就算了,各家門前的柴堆也小的可憐,還不是什么好干柴,而是一些枯枝、落葉、干草,估計日常煮飯都不夠,更別說冬季取暖了。

  白沙堡南邊不遠,就是連綿起伏的紅色山脈,里面有的是樹木,軍戶們也不懶惰,為何不進山砍柴呢?

  觀察完堡內情況,下一步,就是觀察這里的人了。

  軍戶有兩百多人,以老弱婦孺為主,一個個破衣爛衫、面有菜色,不過待人都很熱情,有著西北人的豪爽氣,與樸實精神!

  而在眾多軍戶之中,有四個人引起了薛羽的注意,而且是四個老人!

  觀察情況可以靠眼睛,打探消息就要用嘴巴了,誰的話最可信呢……童言無邪!

  “過來一起吃吧,這么多鍋盔,我們吃不完的!”

  “爺爺們不讓的!”

  “沒關系,我讓你們吃!”

  不遠處,聚集著堡內的幾十個孩子,眼巴巴的看著眾人用飯,有的都流出口水了,卻是不敢上席!

  薛羽拿起一塊鍋盔,讓孩子們過來一起吃,開始還是拒絕的,勸說幾次之后,一個小家伙實在忍受不住了,屁顛屁顛的跑了過來!

  有了第一個,就有第二個,第三個……最后全都跑了過來,畢竟與大人們的責備相比,還是食物的誘惑力更大一些!

  “你們都叫什么啊?”

  “大丫、墩子、銅鎖……狗剩子!”

  “嗯,挺有意思的名字,我叫薛羽,今天剛到白沙堡,對這里還不太熟悉,你們能給我介紹一下嗎?”

  “能!”

  薛羽很有親和力,很快和孩子們混熟了,一番交談下,打聽出了不少消息,尤其關于四個老人的!

  第一個是宋百戶,本名宋百歲,其祖上是安徽鳳陽人氏,和明太祖朱元璋是老鄉,據說兩家住的還不太遠,經常一起下地耕田!

  明末大亂,群雄并起,宋家祖先為生活所迫,也投奔了義軍,只是運氣沒有朱元璋好,人家南征北戰十幾年當了皇帝,宋家祖先也跟著打了十幾年仗,卻僅僅當了個百戶!

  之后朝廷設置九邊,宋家祖先就帶著全家老小,來到了榆林鎮戍邊,至今兩百多年了,百戶官職也世襲了十幾代人!

  宋百戶為人謙和,樂于助人,又是世襲的百戶,因此孩子們都叫他‘百戶爺爺!’

  另外嗎,宋百戶有一位老妻,生過兩個兒子,長子不幸戰死沙場了,次子前幾年也失蹤了,不知是死是活!

  第二位老漢,五十出頭的年紀,臉型扁平,顴骨突出,眼睛細長,容貌與周圍的人區別很大,腰間還掛著一柄馬刀,孩子們都叫他‘韃子爺爺’,因為他是一個地道的蒙古人!

  不必吃驚,大明、蒙古的確是死對頭,不過幾百年廝殺下來,雙方也在慢慢的融合中,蒙古人在大明朝這邊當兵、當官的不在少數!

  比如明永樂時期,京師三大營之一—三千營,就是由蒙古人組建成的一支精銳騎兵,在五征漠北的戰役中,立下過赫赫戰功!

  九邊十三鎮的駐軍中,蒙古人的數量就更多了,他們和漢族將士們一起生活,一起守衛著帝國的北疆,其中不乏戰死沙場者!

  同樣的,在蒙古各部落中,漢人的數量也不少,有打了敗仗被俘虜過去的,也有在內地殺了人,為了躲避官府通緝,而逃亡過去的。

  這位韃子爺爺,是三十年前來到白沙堡的,當時身負重傷,被巡邏的士兵救活,之后就留了下來,成為了一名普通軍戶,至于他的出身來歷、真實姓名,就誰也不知道了,而且一直沒有娶親,就一個人生活著!

  第三位老者很有意思,蓬頭垢面,破衣爛衫,右邊衣袖空蕩蕩的,原來少了一條臂膀,老者也不跟別人說話,就坐在一具磨盤上,望著南邊的山脈,許久都不動一下!

  不過堡內的軍戶們,對這位老者很尊重,專門給他準備了一份飯菜,孩子們都叫他瘋子爺爺!

  這位瘋子爺爺可不簡單,據說當年是榆林衛第一勇士,使得一手好快刀,打遍了方圓幾百里沒有對手,立下過赫赫戰功!

  可惜多年以前,發生了一場變故,斷了一支胳膊,人也變得瘋瘋癲癲的,時而一言不發,時而胡言亂語!

  至于發生了什么,孩子們就說不清楚了,只知道跟南邊那片山脈有關系,據說里面有大妖怪!

  第四位老者更有意思了,臉色蒼白,顎下無須,身材有些佝僂,似乎是少了陽剛之氣,不過舉手抬足都很沉穩,應該是見過大世面的人,孩子們都叫他呂公公!

  為什么要叫公公,而不是爺爺,孩子們不明白,薛羽卻猜到了幾分,這位十之八九就是個公公!

  大明朝的軍隊中,有一種特別的存在凈軍,也就是從軍的宦官,其來源有兩種:

  一是宮中的宦官,不慎犯了過錯,或者失去天子的信任之后,往往會被貶到衛所中充軍!

  二是明朝的宦官們待遇優厚,一些窮苦百姓以及游手好閑之徒,為了入宮謀一份差事,狠心把自己給閹割了。

  可是自閹的人太多了,有幸進入皇宮者少之又少,余者只能在京城內游蕩,為了生活下去,坑蒙拐騙無所不做,成為社會一大不穩定因素!

  因此上,朝廷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在京城內進行搜查,只要抓到自行閹割的人,一律充軍發配!

  這位呂公公嘛,舉手抬足,氣質不凡,絕非尋常人可比,應該是屬于前者!

  百戶、韃子、瘋子、公公……沒想到小小的白沙堡內,有這么多來歷不凡的人物,真是有意思啊!

  吃飽喝足之后,該履行落籍手續了!

  由那位呂公公執筆,依次登記眾人的姓名、年齡、出生年月日等等,另有十幾名老兵,手持小巧的刻刀,為眾人制作腰牌!

  大明朝的將士,人人都有一面腰牌,普通士兵是木牌,低級軍官是銅牌,高級軍官是銀牌,統帥級別的才能使用金牌,或者象牙牌!

  將士們外出巡邏,或者通過關卡之時,必須出示自己的腰牌才行,否則就有可能當成奸細抓捕,甚至被殺死!

  大明朝軍隊的規矩,可是認牌不認人的!

  “叫什么,多大了?”

  “白玉堂,十二歲!”

  “嗯,好名字,文雅之氣十足,誰給你起的?”

  “我們老大!”

  “下一個,叫什么,多大了?”

  “蹇文伏,十三歲!”

  “這名字也不錯,文韜武略,伏虎降龍,誰給起的?”

  “我們老大!”

  軍戶們識字的不多,名字往往比較粗俗,也就是銅鎖、栓柱、滿倉、有田之類的。

  沒想到新來的孩子們,人人都有個文雅、好聽、又富有深意的好名字,這讓執筆的呂公公很是詫異!

  同時也很想知道,孩子們口中的老大,究竟是何方神圣呢?

  “少年郎,叫什么,多大了?”

  “薛羽,十四歲!”

  “嗯,這名字有點一般了,也是你們老大給起的嗎?”

  “不是!”

  “你們的老大,為什么不給你起名字?”

  “呵呵,我就是他們的老大!”

  登記完名字,薛羽領到了自己的腰牌,是堅硬的紅松木制成的,大約有巴掌大小,正面刻著:屯兵薛羽!

  側面一行小字:榆林衛鎮羌所白沙堡天字九十五號!

  背后還有幾行字:衛所屯兵懸帶此牌,無牌者依律論罪;借者及借與者罪同!

  至此,薛羽正式從軍入伍,成為了白沙堡的一名軍戶!

  接下來,就是安排住處了,其實根本不用安排,堡內有的是空房子,想住那一間都可以!

  薛羽把男孩、女孩們分開,八個人為一組,又挑選了十幾間還算完整的房子,安排大家住了下來!

  來榆林之前,薛羽等人帶有充足的口糧,沿途消耗了大半,還剩下一些,宋百戶咬著槽牙,又接濟了一些糧食,短期內不會餓肚子的!

  至于鐵鍋、被褥、衣服等生活用品也是齊全的,居家過日子不成問題!

  不過嗎,要想在這定居下去,坐吃山空不是辦法,自己動手,豐衣足食才是王道!

  薛羽把眾人召集起來,開始分配任務了……

  “胡大錘,你們都是有手藝的,想辦法弄點材料,把這些房屋修補一下,火炕也要盤一盤,寒冬就要來臨了,千萬別凍著大家伙!”

  “放心吧,我們立刻動手!”

  “大黑,你帶一部分人,去周圍撿拾干柴!”

  “是!”

  “小鼠!”

  “老大,什么吩咐?”。

  “給你兩天時間,把白沙堡的事好好探聽一下,務必要詳細,尤其是南邊那片山脈,感覺有一點邪門!”

  “明白了!”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