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154章魔門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人書之上氤氳一層寶光,那寶光浩蕩,化作流水一般,洶涌肆虐開來,就見其中一頁,自行翻開。

  “居然是關于前字秘的。”

  張子陵心中訝然,實在沒有想到,在這緊要關頭上,會有前字秘出現。

  “或許是那帝命池的刺激,這人書才會有相關的記憶流轉出來。”

  張子陵沒有多想,只是仔細感悟那前字秘。

  “果真非同凡響。”

  張子陵雙眸中流露一種復雜之色,“好在太皇這記憶中,不單單是關于前字秘這一道帝法神通,而且也包含有修行經過。”

  “我得到這部分記憶,相當于得到太皇的積累。”

  談不上一蹴而就,但張子陵的確是很快就學會了。

  只不過,此時還不能熟練運用罷了。

  “轟!”

  只見張子陵身上,浩瀚神光,席卷而起,宛若有一輪大日,自地面上被高高托著,其光芒璀璨奪目,奪盡世間一切光彩。

  隨后那無窮神光卷動,在張子陵頭頂上方,化出一片氣運海。

  那氣運海中,滔滔氣運,呈現青紫之色,冥冥中有一根天柱,高高聳起。

  那是本命柱,一個人命格的具體顯化。

  一旦本命柱崩折,則運數被斬,踏入窮途,此后回天乏力。

  神光浩瀚,如搖動青天。

  氣運海中,青紫之氣化作蛟龍狀,猛地甩尾,撕裂虛空,化出奔雷之勢,沖入一片虛無中。

  “咔嚓!”

  一處虛無之地,天地蒼茫,那青紫之氣氤氳流淌,化出一片長河,水浪奔騰,隱約可見,有一方巨大水池,就這般呈現出來。

  “帝命池!”

  帝命池上,有一種偉力流轉,作用到張子陵身上。

  “嗡!”

  只見張子陵整個人化作一道流光,竄入到帝命池中。

  “圣子已經進去了。”

  沐小雨看到這里,眸子中露出精芒,隨后手中長劍一卷,帶起劍光如雨,向著木高峰殺去。

  木高峰冷哼一聲,“沐道友與我為難,又有何用?”

  “單單只是你一人,不可能將我攔下。”

  “還有我呢。”

  朧月在一旁哼哼了兩聲,木高峰嘴角掛出一絲冷笑。

  “弱雞,不值一提,加上你只會起反作用。”

  話音落下,木高峰就向朧月殺去,朧月臉色一白,不知為何,原本心中籠罩的迷障就此破開,靈光一轉,腳下陡然一步踏出,逆魔八步施展開來,整個人如光似電,快速抽身而退。

  木高峰微微一愣,“帝法!”

  不過再去找朧月的麻煩,有些不合時宜。

  “算你運氣好。”

  木高峰渾身黑光滔滔,隨后身上大運激發,有青光氤氳流轉,與帝命池相互應和,木高峰整個人就此進入帝命池中。

  “朧月,我們也進去。”

  沐小雨看著木高峰離開,心中殺機不曾有絲毫黯滅。

  “若到頭來讓木高峰得了帝命池中機緣,那豈非可笑?”

  “吾等一路走來,豈不是做了無用功?”

  “都怪圣子,怎么不聲不響中就進了帝命池中?要是先將那魔門中人斬殺,豈非更好?”

  朧月心中還顯得有幾分慌亂,不曾平息,之前木高峰對朧月出手,這可是將朧月嚇壞了。

  要知道,朧月才不過開辟出命泉,與木高峰之間的實力,天差地別。

  這種情況下,想要從木高峰的魔爪中逃脫,這是何等艱難的事情。

  “帝命池太過特殊,恐怕圣子事先也沒有想到。”

  沐小雨淡淡說了一聲,隨后身上青光一搖,紫氣浩蕩,與帝命池相應和。

  朧月見狀,同樣不敢遲疑,好在這之前,朧月也修行有望氣神通,雖只是簡單掌握,但此時激發出自身氣運,與帝命池應和,卻是不難。

  待得沐小雨朧月都進入帝命池中,此時一片空寂,再不見任何人煙,天地蒼茫,空無一片。

  然而不過半柱香時間,就見虛空開裂,出現一位陰鷙的中年男子。

  那是魔門長老徐開山,這次進入時光洞中,就以徐開山身份最為尊崇。

  當然,木高峰作為魔門天驕,某種意義上來說,實力跟徐開山自然沒有可比性,但地位上,是有一種分庭抗禮之勢的。

  魔門固然講究弱肉強食,以實力定高低,但木高峰背后,勢力不凡,卻一樣不容小覷。

  只要不是鐵頭娃,實力不曾冠絕天下,那就還要受到拘束。

  魔門的確更加殘酷,但越是到高層,就越是不能隨心所欲,肆意妄為。

  “居然都進入了帝命池中。”

  徐開山雙眸中透著冷光,這種情況,實在是有些出乎意料。

  “那木高峰,果真有些氣數,我都故意拖延時間,居然還不曾夭折在這里。”

  “只可惜,接下來我不能做的太過明顯,不然那木高峰,絕對是沒有活路的。”

  徐開山心中嘆了口氣,魔門之中,各種山頭林立,誰都不服誰,想要魔門一統,是如此艱難。

  “木高峰所在山頭,為太一門棄徒所創,自稱得了太皇真傳,對異族肆意殺戮,以異族之血,踏入魔道,這樣一來,反倒是受到人道氣數庇佑。”

  自張子陵以人道始序,定下人族永得天命的規則,這茫茫天地,就早已生變。

  某種意義上來說,人族為人道主體,只要對人族有利,那就有功德。

  如此情況下,木高峰所在一脈,卻是愈發壯大起來。

  這如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短時間內,一切變化自然不明顯,但站在時間長河之上,俯瞰萬古歲月,卻能明顯看到木高峰所在一脈,是從弱小走向強大,到現如今,已經是成了氣候。

  “太一魔門一脈,當初所謂棄徒,內在因果不清,究竟為何種原因,使得那棄徒離開太一門,在魔門中開辟一脈,這都顯得模棱兩可,這為太一門的算計也說不定。”

  “魔門暗弱,走到最后,或許會被太一門直接鯨吞,這看起來無法增加太一門多少實力,但魔門所代表的氣數,被太一門得去,此后借雞生蛋,對太一門大有好處。”

  “這不是我能容忍的,魔門走到今天這一步,實在太過艱辛,這過程中,不知經歷多少風雨,最后豈能倒在黎明將至之前?”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