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344章 陳紀論戰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張角的兩卷天書中,天工開物是一本包羅萬象的百科全書,

  上面詳細記載了種田、制鹽、造糖、制油、繅絲、造紙、舟車等種種法門,

  武器只不過是卷后微不足道的篇幅。

  可以想見,在大漢升平之后,依法炮制將這些東西一一制造出來,會給這個時代帶來怎樣的變化。

  “這書雖然也是用天人的文字寫就,但應該不是天人當代所書,

  作者名字前面標注這一個明字,應該就是所在的時代。

  不知道這明代離大漢有多少光陰,那時的人又會如何評價我劉備……”

  想起之前天人筆下曾經稱自己為偽君子,劉備嘴角又微微上揚。

  在戰場上混了許久,劉備早就不在乎別人的評價,

  自己竭盡全力為漢室而戰,還不是成了天下的公敵,千載之后的悠悠眾口,他又如何能堵塞的住。

  做好眼前的事,趁現在自己還能決定一些事。

  張角的第二本天書是一本某軍的戰術總結。

  上面詳細記錄了所謂從古至今種種精彩戰術在戰場上的具體應用,分為“重兵合圍”“精心設伏”“夜戰殲敵”“城市攻堅”“運動殲敵”“圍城打援”“絕地突圍”“鐵血阻擊”“迂回穿插”等篇章,

  雖然上面講述的戰斗跟劉備所經歷的截然不同,但上面先進的戰術理念還是看的劉備如癡如醉。

  因地制宜、靈活作戰的篇章中花了很大的篇幅講述了戚繼光討伐倭寇時使用的鴛鴦陣,讓劉備終于明白張角那個怪模怪樣的陣法是怎么弄出來的。

  原來是生搬戚繼光在南方和倭寇作戰時候的戰術,怪不得兵員素質不錯,打起來卻是怪模怪樣的。

  想來張角雖然得到了天書,了解了天書的戰法,但因為本身資質有限加沒有徹底消化里面的戰術思想,并沒有理解到其中的精髓,

  劉備決心將書中的內容好好拆分一番,講述給自己手下的眾將好好研習,爭取在其中尋找到更加適合自己的戰術方略。

  決不能像張角一樣照抄書中地戰術,反而沒法讓強大的黃巾軍發揮出全部的戰斗力。

  還有鳥銃……

  劉備合上書,開始琢磨怎么把這玩意制造出來。

  按照俘虜張燕的說法,張角不是沒試過制造天書上這種神奇的兵器。

  但造出來之后的效果卻很難盡如人意。

  鳥銃一放,升起大量的煙霧,射程短,準頭差,大片的煙霧嗆得人睜不開眼,殺傷力也非常一般。

  每次開火,都需要繁瑣地再裝填過程,有這功夫,敵人都已經殺到面前,在戰場上幾乎沒什么發揮的空間。

  起碼遠不如一開火就地動山搖,如雷公下凡一般的火炮。

  更別提鳥銃那繁瑣的制造過程……

  但劉備卻能理解鳥銃的價值。

  母親手里的那把槍,應該就是鳥銃再經歷了長時間演變之后的模樣。

  有這樣的武器,所有的刀槍劍戟都會退出歷史的舞臺,胡虜引以為傲的馬戰也將徹底成為笑話。

  造,一定要造,

  就算現在造不出,日后也一定要造出來。

  坐鎮后方的荀彧現在就在物色巧匠,

  他沒有讓袁術送來的工匠負責這項工作,而是選拔出身冀州本土,家中在這次土地變動中得到新土地的鐵匠,

  按照天書的制法,慢慢摸索,相信用不了多久就能造出第一批試驗品。

  劉備還在琢磨,門外有人來通傳,說斥候已經發現了敵軍的蹤跡。

  張飛抱著兜鍪,興沖沖地沖進劉備的軍帳,大笑道:

  “大哥,終于有人來送死了,這次讓我領軍,定要殺的他們屁滾尿流!”

  沮授和趙云、張郃、高覽也紛紛入帳,雖然幾人都沒有說話,但臉上各自戰意高昂,已經迫不及待要和敵人見個真章。

  劉備定定神,道:

  “領軍的是誰,有多少人?”

  早就做好功課的沮授侃侃而談道:

  “敵人有丹陽太守孫堅、陳留太守張邈、廣陵太守張超,鮑信在增援的路上。

  不算鮑信那些新兵,敵人共有五萬……”

  “五萬?”劉備一怔,“這么多人,他們的輜重能跟得上?”

  沮授露出一臉壞笑,道:

  “有徐興達在,他們的糧草肯定跟不上,

  焦急之下,定要奮力與徐興達決戰,我軍正是一鼓作氣,全殲賊軍的時候。”

  張飛剛想跟劉備表達一下決心,又有人來通傳,說外面有雒陽來的使者到了。

  “雒陽來的使者?”張飛擺擺蒲扇般的大手,“不見不見,定是又要我等早日歸降這種屁話。”

  來傳信的士兵苦笑道:

  “三將軍說的是,但來的是元方公,還請將軍見見才是。”

  元方公?

  陳群那小子的父親?

  聽說是潁川名仕,劉備倒是抖擻精神坐起來,道:

  “請元方公來一敘。”

  陳紀字元方,在潁川的名聲極其顯著,不讓荀家,

  劉備手下有不少是豫州的黃巾出身,從小就聽過陳紀的大名,

  之前陳紀出個門還有好事者說這是真人東行,當真是舔的讓人目眩,

  這會陳紀到來,劉備正好跟他聊聊,爭取能得到潁川世族的支持雖然可能性非常小。

  陳紀今年五十多歲,但因為保養的好,一副儒雅隨和的模樣看得人非常舒服,不自覺地就想和他親近。

  他緩步入帳,劉備手下眾人都下意識的站起來向后退了幾步,表示對這位名仕的尊敬。

  陳紀在劉備面前也沒有絲毫的名仕傲慢,相反,他用見上官的禮節朝劉備行禮,讓劉備對他的好感又增加幾分。

  “潁川陳紀,有幸見過劉公。”

  陳紀這年紀都能做劉備的大爺了,居然還稱劉備為公,劉備也不敢托大,趕緊連稱不敢。

  等陳紀落座,劉備親手給陳紀奉上一杯香茗,

  他本想跟陳紀炫耀一番這茶怎么喝,沒想到陳紀托起茶杯,優雅地吸了口茶香,緩緩抿了一口,又輕輕轉頭茶杯,讓茶水貼著杯壁緩緩冷卻,再一點點吸進自己的口中。

  雖然劉備不懂什么茶藝,但下意識地感覺,陳紀這喝茶的儀態比自己這一口干風雅太多了。

  “劉公此來,可有大計?”陳紀一邊喝,一邊微笑著道。

  “陳公喚我劉備便好,”劉備放低姿態道,“奸臣袁紹挾持天子,欲行王莽之事,

  我此來,便是要拜見天子,救天子脫困。”

  他本以為陳紀下面會長篇大論跟自己聊聊忠君報國的大道理,沒想到陳紀居然嗯了一聲,放下茶杯,正色道:

  “大漢有劉公這樣的忠臣孝子,真乃幸事。”

  跟預期的不一樣啊,

  陳紀這貨不是從雒陽來的嗎,按理說應該跟袁紹穿一條褲子,拿出點忠君報國的道理來阻撓我進軍才是。

  陳紀這么上道,讓帳內的氣氛頓時緩和了不少,

  張飛也把腰間寶劍放回劍鞘,憨笑著在劉備身邊坐下。

  “劉公一定好奇,在下為何來此。

  嘿,不錯,董卓令我來做說客,請劉公與其聯盟,共破袁紹,平分天下。

  在下惜命,所以不得不來,但這種混賬話,我是絕對說不出口。”

  說起董卓,陳紀滿臉鄙夷,顯然對他在雒陽的所作所為非常不滿。

  “董卓殘暴不仁,色厲內荏,見劉公強盛,早有退意,

  若是劉公進擊,其必退往長安,中原土地,皆為劉公所有。”

  陳紀一邊說,一邊從袖中掏出一塊布,

  他佝僂著腰,把這塊布撲在地上,眾人這才看出,這原來是一副地圖。

  “袁紹匯聚十八路大軍,然指揮不靈,缺乏配合,不過一群土雞瓦狗。

  現孫堅、張邈屯兵處都在此圖上,劉公頃刻之間便能大勝!”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