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四百二十三章 造勢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大元,祭天寶壇。

  漢白玉雕刻的盤龍滾云浮雕,位列九十九階登云梯正中,傲視蒼穹。

  寶壇之上,霞光萬丈。

  寶壇之下,萬臣矗立。

  這六千六百平方的廣場上,人山人海,場面空前浩大。

  皇家儀仗陸續踏至,威嚴而壯觀。

  大元儲君的金鑾御駕行來,萬民擁簇高喝。

  藺王今日,一身燙金四爪冕服,頭戴寶冠,脖掛朝珠,身配王玨。

  他行至登云梯之下,神色肅穆,這位不到弱冠的少年,如今,已有了帝王威儀,一舉一動皆大氣沉穩,龍威初顯。

  等下,他要受萬人矚目,拿到那方儲君金寶大印,此后,正式入金鑾殿議政,代理皇權,輔佐帝王。

  他目光掃向正午門前,金黃瓦礫的一角。

  等待孤身前來的兄長,為他慶賀。

  所有人都在等。

  大元朝臣,別國使者,都在等遞交金寶的前太子。

  當然,同情居多。

  也不乏有看笑話之人。

  “要說天家無情,還當屬元帝,這長子和幼子都是親兒子,真是厚此薄彼。”

  “到底還是偏心罷了,這藺王自小就驕縱,什么都要搶,元帝心疼這兒子,可不是把江山都送了嗎。”

  “也不能這樣說,藺王身后有姜相,有大越,這兩國和親,是強強聯手,那前太子有什么?”

  什么都沒有。

  不僅沒有,還是個不爭不搶的性子,被這樣欺負,也是活該。

  各國使臣默默腹誹一把,站直了身子。

  不僅是使臣,大元朝臣,也在竊竊私語。

  “吉時快到了吧,聽說太子殿下病了,不會稱病吧。”

  “怕是不能,原是稱病不來,到底抵不住御令,若是不來,落了嫉妒幼弟的名頭,更是不妥。”

  “說到底,還是太子身后沒人,皇上為藺王鋪路,做這些不都是給大越看的嗎,但也不能這樣欺負人吧。”

  聽說昨日入京,就一個車馬,帶著太子妃兩人入了宮,連隨身伺候的人都沒有,自個兒把行李規整了一番,真的太慘了。

  眾人心里只道一聲天家無情。

  但不想,這心里說完,就聽到一陣馬蹄聲。

  鐵騎只所以說是鐵騎,是因為順帝,在馬蹄之上,加固馬腳,鑲嵌鐵快,保護馬足。

  這是大魏專屬騎兵標志,如今踏在祭天寶壇的青石板路上,格外清晰可聞。

  什么人?

  眾人抬眼一望。

  只覺得遠處,有一團黑云涌至。

  萬軍黑甲開道,正前方,是緋紅云鶴官袍,代表正一品文官朝服。

  是誰的儀仗!

  好大的膽子,在大元出軍!

  “是太子!太子過來了!”

  突然,一聲高亢的聲音響起。

  眾臣只看這黑云鐵騎正中,緩步而來一位身著朝服的男子。

  雖臉色蒼白,卻一身風骨,無人敢蔑視。

  他端著金印錦盒,莊重,沉穩,一步一步,走向祭天寶壇,

  原本喧鬧的廣場,一下子就靜了。

  鐵騎壓迫,這殺伐之氣震的場中龍柱都微微顫抖!

  這是大魏猛虎雄師,前排五軍主將,位列在其身側。

  身后是政三省正一品大員,氣勢滔天。

  “你們看,那是不是大齊的官袍。”

  “不,還有大金,那金甲,是大金的主將!”

  “他們想干嘛!他們想逼宮不成!”

  三國兵馬主將齊上陣。

  三國內閣輔臣全出動。

  那皇太子儀仗,又如何,能如何?

  這是真正的擁護,這是真正的造勢。

  御林軍拔刀了。

  出鞘的聲音帶著寒刃之光,讓所有人的心,跟著顫抖。

  元帝臉色微沉,而盤云梯之下的穿著冕服的藺王,更是臉黑的不像話。

  要造反嗎?

  是要造反嗎?

  當然不是。

  太子毓貞,隨三國兵馬,來到祭壇寶壇一側,緩緩踏入登云梯,從未看任何人,也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

  藺王完全被動,只能跟著他的腳步,踏入漢白玉的臺階之上。

  預料之外的打斗并沒有發生,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氣。

  但同時,原來所有的同情的目光不在,所有人,都看向那三國兵馬。

  震驚,震懾,震撼,都不足以形容。

  “順帝是要幫太子造勢呢。”

  “太子殿下是順帝二哥,怎會讓人欺辱。”

  “看看三國兵馬沒有,順帝調的,這順帝,果然義氣。”

  各國使臣互相看了看。

  誰說太子身后沒有人?

  順帝就是眾人看看。

  太子身后,有她三國兵馬大將,所有政三省文臣,全部站在他身后,他不是一個人。

  這份膽氣,這份義氣,也就順帝能有,也就順帝敢。

  在所有人都知道大元大越聯姻,強強聯手的當下,就敢帶著三個破爛小國,證明給他們看。

  哪怕欺辱一下,都不行。

  祭天寶壇之上,狂風肆意。

  藺王冠冕之上的寶珠隨風發出玉石相碰之聲,聲音凌亂,猶如心境。

  太子毓貞上前一步。

  肅穆的遞上儲君金印。

  “恭祝太子殿下,冊封儲君之位。”

  藺王看著這金印,笑的諷刺。

  “她倒是幫你,這么大的陣仗,本宮都以為你要造反了,原來不過如此,就是茍延殘喘,打腫臉充胖子罷了。”

  太子毓貞遞交金寶的手指沒動,身姿依舊,未發一言。

  他依舊保持他太子的優雅,即便是此時此景,也不落一分。

  藺王就瞧不起他這幅裝腔作勢的樣子。

  他大大方方的上前,接過金印。

  “這金寶,本宮就收了,不過帶軍入城,待下了寶壇,還請皇兄給本宮一個解釋。”

  毓貞笑容依舊。

  “謹遵皇太子令。”

  皇太子三字,藺王越聽越覺得嘲笑,卻發不出脾氣,憋的難受。

  金寶交遞,所有人的心思各異。

  各國,百官,看太子的眼神完全不一樣了。

  這雖遞交儲君之位,但藺王到底沒登基,元帝壯年,怕是還要活許久,但若讓順帝在發展兩年,這大元,指不定收歸誰手呢。

  只是,這帶軍入城,是忌諱,逾越規制,若元帝要是追究,前太子殿下怕也有苦頭要吃。

  保和大殿內,各國文臣都在討論。

  這順帝把兵馬帶進了皇城,等下大魏過來,怎么解釋?

  “大魏使臣,到——”

  高亢的聲音響起,大殿內,所有人都安靜了下來。

  不由尋聲回頭。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