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卌二章 彩雞杯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路振飛,字見白,號皓月,河北曲周人,是歷史上明末清初著名的抗清人士,南明福王系干將。弘光皇帝陣亡之后,因其與唐王的交情匪淺,轉而支持唐王。

  路公與唐王的交情還要從烈皇的時候談起。崇禎九年,建奴入宼,唐王朱聿鍵不顧大明祖制,非要起兵勤王,雖無私心卻仍被崇禎帝廢為庶人,囚禁在鳳陽。

  崇禎十六年的時候路振飛出任鳳陽巡撫,到當地巡視,前往監獄拜見朱聿鍵。此時的廢唐王朱聿鍵早就已經沒有了當初的銳氣,多年的磨練已經使他成為了一個成熟的人。朱聿鍵謙遜溫和待路振飛彬彬有禮,盡顯仁義風范,使后者對唐王好感非常,并派人對這位已經被廢為庶人的唐王加以特別護理。再以后路振飛向崇禎帝上疏陳高墻監吏凌虐宗室狀況,請加恩賜宗室。崇禎帝得到路振飛的奏疏后立刻下旨殺掉了欺凌唐王的陵監石應詔。可以說,路振飛對朱聿鍵有恩。

  南明弘光帝被俘后,唐王自立于福州,先后封路振飛為左都御史、太子太保、文淵閣大學士兼吏部尚書等職。官爵累至左柱國、光祿大夫、太子太師、吏部尚書兼兵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

  在歷史上大家都認為路振飛卒于隆武二年的廣東順德,其實根本就不是這樣。路振飛一直堅持抗清,在永歷七年的時候到江南省一代從事抗清活動。被叛徒出賣,不幸被捕,寧死不屈,最后英勇就義。家仆和老太監收拾了路振飛的尸骨埋葬于蘇州野外,也就是后世的東山鎮法海塢的一個土坡上,村民稱之為“路家墳”。

  李存真的師兄去蘇州參加學術年會,特意自費繞道去過一次“路家墳”,還拍了不少照片給李存真看。可憐一代英豪,死后墓地上長滿荒草,多少年都沒人祭拜。師兄回來后給李存真講了自己的見聞,并且還說了一些路振飛的事跡,故而李存真聽得白芷蘭的話,理解了其中的辛苦,點了點頭。

  “文貞公身旁的老太監說我酷似我母,還給我看了我母親的畫像。”

  “沒有信物嗎?”李存真其實想問,你做過親子鑒定沒有?但是轉念一想,這年頭那有那玩意?

  “有!”白芷蘭說道,“當年我父親送給母親一只陶瓷杯子。”

  “你老爸給你老媽禮物是一只杯子?”

  “是啊,當時老太監跟我說,唐王說這叫做慈悲為懷。那老太監就是我父親身旁的太監。”

  “我怎么不知道?”李存真問道,“我卻從來沒見過你的瓷杯子。那東西是瓷的,又不是玉,你怎地能帶在身上?”

  白芷蘭說道:“本來也不是天天帶在身上的,那是我母的遺物,我也不知道做什么用的。那東西,沒事給你看做什么?我都是放得好好的。”

  也對,任誰也不會有事沒事就把自己母親的遺物給人看。

  白芷蘭繼續說道:“正是因為那天我跟蹤霍永清,認為會出事情,所以臨時把那瓷杯子帶在身上,東西小,用布包裹一下便能帶走。”

  李存真眼珠亂轉,問道:“一個老太監認識一個瓷杯子?天底下的瓷杯子那么多,老太監,老了啊,認識?”

  “認識,認得的!”白芷蘭說道,“老太監說那叫做斗彩雞缸杯,聽說是當年成化皇帝專門為萬貴妃制作的。這世上本就沒有幾個。”

  “什么?你是說成化皇帝的杯子唐王弄到了?”李存真瞪大眼睛說道。

  “不,不,不,沒有。是唐王仿制的!而且是當年老唐王仿制的,不是我父。據說特別的難做,耗費了好多功夫才成了兩個。其中一個就給了我母。老太監特意看了杯底說沒錯就是這杯。這杯子都是達官顯貴才見過,尋常百姓就算想要仿制不要說沒能耐燒那瓷,就算是見都沒見過,如何仿制?”

  李存真聽了點了點頭,轉而問道:“霍永清呢?”

  “我給埋了。”

  “埋了?”李存真瞪大眼睛問道,“死埋還是活埋?”

  白芷蘭一臉鄙夷地說道:“霍永清不忠于大明也就罷了,出賣大明的又不是只有他一個。而且改朝換代實乃天意不是人力所能改變的。他陷害本姑奶奶,使我面臨不仁不義的境地,跟我有私人恩怨,我不能放過他!而且,這王八犢子還企圖出賣我,怎么說我父也是唐王,他這就是賣主求榮!”說到這里,白芷蘭目眥欲裂,咬牙切齒:“韃子該死,叛徒漢奸更該死!霍永清這王八蛋,呸!我恨不得生啖其肉,腥飲其血,臥寢其皮,抽拔其筋,挫骨養活方解我心頭只恨!如今,我只是倒栽蔥給他活埋,算便宜他了!”

  夠狠!

  李存真咂了咂牙花子,下意識地用手搓了搓下巴的皴,問道:“那個……霍永清的妻兒老小呢?”

  白芷蘭漲紅了臉說道:“漢奸就該斷子絕孫,我……”

  “行了,別說了,我不想知道了。”李存真說道,“你說你是唐王的女兒,我不能馬虎,需要找個人來看看。你不是有信物嗎?便拿出來吧。”

  白芷蘭道:“沒問題!不過……除了信物,老太監還活著呢,沒死,就在蘇州。文貞公的兒子也在蘇州。唐王府邸的嬤嬤在福州。殿下都可以找來驗看。”

  “我自己會找的。”

  十八天后。一切都已經水落石出了。老太監和嬤嬤的口供一般無二。老太監甚至還收藏有白芷蘭母親文氏女的畫像,上面竟然還有唐王的題字。

  李存真問老太監:“隆武皇帝知道自己有這樣一個女兒嗎?”

  老太監嘆了一口氣,一臉的悲苦之色,搖了搖頭說道:“怕是不知道的……但是,文夫人懷有身孕圣上是知道的。后來圣上還問起過,也派人找過,但是一直也沒有消息。幸好啊,幸好啊,天可憐見,公主自己回來了。誰有彩雞杯誰就應該是圣上的女兒,況且大公主和文夫人又如此的相像,我一眼看過去還以為是文夫人回來了。這肯定不會錯的,肯定不會錯的。她就是大公主。”

  李存真對唐王早年的事情并不是很了解,問道:“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隆武皇帝該是生于萬歷年間,到崇禎的時候年紀很大了吧,不早就應該妻妾成群女兒成堆了嗎?怎么到了崇禎的時候還沒孩子嗎?”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