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一百圩一章 暗箭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五千滿清騎兵朝著李存真進攻,趙良棟率領的都是甘陜騎兵,其中有一些人還是在李自成起義時期跟隨闖王南征北戰的義軍騎兵,此時竟然也跟了滿清。

  這五千騎兵當中有兩千在滿清看來是重騎兵,雖然相比明李的重騎兵這些騎兵還是“輕”了一些,但是在這個時代在這個地域如此騎兵已經算是重騎了。

  滿清重騎兵身穿重鎧,頭戴鐵盔,手提馬刀或兩斤頭兒的金瓜小錘。

  所用戰馬有一千四百匹是產自甘肅、四川和青海地區的吐谷渾馬,此時還沒有河曲馬的稱呼,1954年“河曲馬”的稱呼方才產生。

  其余的則多是通過甘肅販運過來的西域馬,也就是伊犁馬。

  此時這些神駒披著馬鎧,氣勢如虹,沖向明李。

  趙良棟的騎兵可謂是作戰經驗十分豐富,本身也非常彪悍。

  此時,李存真將六花陣變成了梅花陣,又可稱之桃花陣。其實無非就是將六片花瓣變成了五片。李存真將午馬陣全部調入中陣,加強中陣的防御。其余如故。

  梅花各花瓣全都列成了空心陣,中陣更是如此。但是三千人卻列成了“回”字型。李存真和大纛紅旗立在中央。李存真為了指揮方便,命令士兵臨時修建了一個土臺,上端九尺見方,下部十四尺見方,高七尺。李存真便立于臺子上用千里鏡注視著戰場的情形。他的大纛和紅旗便在土臺下面。

  通過千里鏡李存真看到滿清騎兵由輕騎兵引導并護衛著重騎兵前進。

  三千輕騎兵分散在外圍,而兩千重騎兵則跟在輕騎兵之后。重騎兵分成兩翼,每翼為五十人一橫列,前后二十橫列。

  “這是學了我了?”李存真兀自訕笑說道,“早就說過技術是會擴散的。你會騎兵墻戰術,人家就不會嗎?又沒什么難度?滿清學得挺快啊!”

  綠營騎兵紛紛而來,馬蹄踐踏大地,大地隆隆作響又不停地顫動。五千騎兵前赴后繼,馬兒奔騰,上下跳躍,形成滾滾的馬潮,騎兵就好似的人,踏浪而行。

  再仔細看了看,李存真不覺心中有些火大。李存真畢竟是個學教育學的,又不是農大畢業的,根本就不知道什么吐谷渾馬、河曲馬、三河馬還是伊犁馬。但是,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李存真穿越了這么多年,打了這么多仗,去了這么多地方,用“見多識廣”一詞形容他并不過分。

  他火大是因為他看到了趙良棟騎兵的戰馬。根據經驗,李存真知道那上千匹戰馬都是好馬,和他的阿拉伯馬相比毫不遜色。他心中暗罵:該死的英國人,攪屎棍,說什么阿拉伯馬,夏爾馬是最好的馬,這不是騙人嗎?眼前的這些甘肅騎兵的馬那就是神駒啊!中國就有好馬,我要你那破馬干什么?害得我多花了多少錢,用了多少時間?我還讓漢奸商人給我運蒙古馬……我該要這些甘肅馬才對!

  其實,吐谷渾馬產于青海,該叫藏馬才對。李存真本來打算讓楊再輝的兩千騎兵阻擋甚至騷擾一下滿清騎兵。但是,兵雖無懼,馬卻差強。楊再輝騎兵的馬匹不少都是繳獲自八旗的,雖然不弱,但是多是蒙古馬,十分矮小;還有一些是來自朝鮮的挽馬,力量有余,彪悍不足。

  李存真立刻下令,楊再輝的兩千騎兵不要與滿清糾纏,立刻退到一邊去。又趕快下令,戌狗陣、子鼠陣和寅虎陣三陣士兵不得輕動,嚴陣以待。其實,李存真完全可以讓這三陣立刻便陣,組成人墻擋住騎兵。但是,他擔心趙良棟的重騎兵會拼死沖陣。三個陣只有三千人,刺刀又不是長矛,李存真擔心擋不住重騎兵。雖然他們演練過無數次三段擊和五段擊。

  李存真認為趙良棟既然都已經訓練了重騎兵,那應該就是用來沖陣的,這些兵十有接受過近戰訓練。可不是孫思克的那些廢物輕騎兵。

  一旦前三陣合陣,趙良棟的騎兵完全可以向左右兩側繞過來。一樣的。到了那個時候,步兵方陣之間的聯系反而稀疏了。不如就讓士兵待在原地不動。

  且說,滿清騎兵進入明李軍射程便遭到打擊,轉眼之間便有十幾人落馬,旋即便被后面跟上來的馬潮吞噬。綠營騎兵馬不停蹄,分成兩隊,左右各一隊,越過明李最西側的子時陣。

  明軍不停地開火,清軍騎兵不斷地翻身落馬,但是這些騎兵好似根本不在乎一樣。一直沿著梅花陣之間的空隙前進。

  滿清四川總督李國英在千里鏡中看到趙良棟騎兵已經過了子時陣朝著李存真的中陣沖去,不僅大聲叫到:“進去了,進去了!”

  此時,高明瞻和王明德都在他身邊,也跟著一起興奮地叫起來:“要到了,要到了!”

  而前方的趙良棟此時正和自己親衛隱藏在眾多騎兵當中。趙良棟和親衛們眼睛緊緊盯著李存真的大纛旗。趙良棟看著用千里鏡遠眺的李存真,如同一只餓狼注視著獵物一般。

  火槍在不斷的射擊,滿清馬隊里不斷有人落馬。但是騎兵仍然勇往直前,無懼無畏。直到五千騎兵全部進入了梅花陣中。前鋒騎兵已經抵達了原午馬陣的位置,后衛騎兵方才入陣。

  李存真土臺上令旗揮舞,楊再輝立刻率領騎兵封堵了滿清趙良棟騎兵的退路。并且朝著滿清騎兵打放火銃。

  李國英、高明瞻、王明德等都在千里鏡當中看著趙良棟在前方的戰事。李國英握緊拳頭咬著嘴唇說道:“突破……突破中陣!”

  清軍輕騎兵蜂擁而過之后,李存真也看到重騎兵正滾滾而來。

  “收攏陣型!”李存真下令。中陣的三千人在不到兩分鐘的時間內,便立刻收緊陣型。“回”字陣,立刻變成了“口”字空心方陣,空心方陣前后十排士兵。

  “打!”看到滿清重騎兵馬上就要到跟前了,李存真立刻下令。

  “嘭……嘭……嘭……嘭……”十幾枚手榴彈飛向天空。

  清軍重騎兵正在前進,突然看到天空出現幾個黑點,俄而,黑點越來越大,便散落到騎兵陣中。

  “砰……砰……砰!”

  由土擲彈筒打出的手榴彈紛紛爆炸,頓時將滿清騎兵炸得人仰馬翻。

  “可惜了!再放!”李存真為損失的戰馬感到可惜,卻仍然冷冰冰地下令。

  滿清重騎兵的隊列當中再次掀起了連綿不絕的爆炸聲。血肉橫飛,人嚎馬嘶,慘不忍睹。但是,即便如此滿清騎兵仍然毫不停歇。

  趙良棟大叫道:“殺!”

  騎兵也跟著一起大喊:“殺!”

  清軍騎兵很快便把馬速提到最高,隆隆之聲不絕于耳,大地震顫,不止不歇。眼看就要殺到明軍中陣,清軍騎兵集體發出吶喊。

  “拉!”李存真大叫一聲。

  四小隊明軍,一隊十人,趕快飛跑上前,在地上撿起了什么,然后一起大叫一聲“哈!”呈拔河狀往后一拽。猛然之間,清軍騎兵面前立起了一大排拒馬槍。原來,拒馬槍埋在土里,上面拴著鎖鏈,拉起便成拒馬。

  清軍猝不及防,紛紛撞在上拒馬。一時之間,戰馬痛苦的嘶嚎聲,拒馬槍折斷的咔嚓聲,騎兵不可思議的驚叫聲,人馬到底的噗通聲交織成一片。絕大部分第一排的重騎兵全部倒地。后面的第二橫隊騎兵也被紛紛絆倒。

  看到前面有了閃失,后面的重騎兵紛紛拍打馬頸,戰馬騰挪跳起,竟然越過前面的騎兵然后又朝著明李中陣沖去。

  不少戰馬跳得不夠高,馬蹄還剮蹭到倒地后迷迷糊糊半身而起的騎兵的頭盔,只聽得砰砰幾聲,戰馬堪堪落地,可頭盔卻飛得無影無蹤……

  眼看重騎兵就要到明軍步兵跟前了,一陣濃煙升騰,火藥的爆炸聲震耳欲聾。明軍火槍齊射,清軍再一次紛紛撲倒。

  然而,明軍卻也沒有安然無恙,一陣鐵骨朵、飛斧、短矛、流星錘如雨點般打來。明軍士兵轉眼之間被打倒一大片。

  但是,此時的明軍陣列畢竟有十排,后面的人立刻填補前面缺失了的位置。

  “開火!”明軍的命令再一次下達,三列火槍兵同時開火。彈丸組成一面子彈墻,如死神的鐮刀一般撲向清軍。

  火藥把騎士階層炸得粉碎。

  管你是什么鎧甲,在火槍面前全如紙做的一般。清軍重騎兵的鎧甲紛紛被洞穿。他們好似經歷過一陣兒子彈的暴風。許多人都被刮得血肉橫飛。

  “開火……開火……開火……”

  李存真大叫著朝著士兵不停地下達命令,士兵不停的開槍。一陣又一陣濃煙升騰而起,刮起一陣又一陣子彈的暴風。

  前排士兵打完火槍,便從后排士兵接過裝填好火槍再次打發,把空槍交給身后人。最后面的三排士兵則在緊張地裝填彈藥。

  連連打放火槍,濃煙聚集,使得明軍士兵根本就看不清楚前面的情形,他們全是依據李存真的命令打放火槍,李存真站在高臺上能夠看清楚前面的狀況。

  十六次下達命令,明軍十六次從容開火。

  竟然沒有一個清軍騎兵沖破火槍陣,更沒有一個騎兵來到陣前需要明軍用刺刀對付。

  終于,在明李打放了十六次排槍之后,戰場上突然安靜下來了。再也聽不到一點戰馬嘶鳴的聲音,聽不見人喊之聲,聽不見刀劍鏗鏘之聲。只有濃厚的煙霧籠罩著整個戰場。就連李存真的高臺上也全是濃煙。

  煙霧太濃了,濃得好似用刀才能割開一樣。戰場上太安靜了,好似來到了另外一個世界。

  明李士兵面對濃煙一陣彷徨涌上心頭,李存真象征性地擺了擺手,想要趕走濃煙,可這濃煙哪里是說趕走的就趕走的?

  突然,只聽得一陣好似風聲響,濃煙突然流動了起來,就好似魚兒露著背鰭在水面滑行帶起的波紋。

  李存真猛然看到濃霧當中出現了幾個黑點,來不及多想,李存真大喊道:“不……好……”

  好字話音還沒有落下,只聽得“鐺啷啷”幾聲響。李存真只感覺頭部胸部遭到重擊,頃刻之間一陣眩暈,站立不住,“噗通”一聲摔倒在地。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