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一百廿二章 李光地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此時,李存真的一名傳令兵手持令箭來到伍彩鳳大方陣陣前,大聲叫喊著希望伍彩鳳出來答話。

  伍彩鳳看到兩軍距離還是比較遠的,南洋火槍打不到自己便出來問道:“來者何人,有何貴干?”

  傳令兵高聲叫道:“來著可是白景春?”

  “這里我便說得算,有什么話你和我說吧!”

  “你可是伍彩鳳?”

  “放肆!”叛軍副官呵斥道,“你一個小兵也敢直呼大將名諱?”

  明李傳令兵立刻敬了一個軍禮說道:“并非卑職無禮,實在是職責所在不得不如此,我給吳王回話卻不知道陣里是哪位將軍便不算完成任務。”

  伍彩鳳回答:“我便是伍彩鳳,什么事,難道李存真想明白要把權力還給皇帝了嗎?”

  傳令兵看了看又想了想回答道:“既然伍將軍話都說到了這個份上,還請問為何造反?”

  伍彩鳳回答:“我等不適造反,是舉義!李存真何德何能,僭號稱王,又不是監國卻把持朝政大權,還叫什么元首,還叫什么總理王大臣。他名義上是明臣,實際上是明賊。就如同當年的曹阿瞞、司馬昭、劉寄奴,早晚篡位。我等起兵并非造反,全是為了江山社稷,為了大明天下,為了皇帝陛下。有道是攘外必先安內,想御外辱前先除國賊,李存真必須得除了。這叫做清君側,靖國難!大明萬勝!”

  叛軍士兵也跟著一起呼喊:“大明萬勝!”

  傳令兵聽得伍彩鳳振振有詞不覺額頭青筋直蹦,等伍彩鳳說完,傳令兵道:“吳王乃南洋霸主,縱橫海上,天下英豪莫敢與之爭鋒,東瀛泰西畏之如虎,南賊北虜懼之如狼,金銀堆之如山,絲帛綿延成丘,本來可以安泰一生,富貴榮華。但是吳王仍然棄富貴舍榮華,披荊斬棘,乘風破浪,北上抗清。為何?乃是為天下百姓,為我大漢服發。

  況且吳王穿布衣,吃粗飯,飲清茶,不大興土木不招妻妾成群,如同苦行僧一般,你可見過天底下有這樣的司馬昭嗎?

  皇帝棄國,巡狩緬甸,吳王北上,浴血抗清。哪個是為自己,哪個是為天下還不是一目了然!如何今天卻要在這里說要保那皇帝?”

  伍彩鳳卻說:“若是好人,為何收納芳芳,連朝都不上了?”

  傳令兵道:“欲加之罪何患無辭?我來不是跟你們談判來的,我是給你們帶來吳王的寬恕來的!”

  說完,這名傳令兵騎著馬掠過方陣,邊跑邊喊:“弟兄們!醒悟過來,快醒悟過來!你們這根本就不是清君側,你們這是造反!只要你們能醒悟過來,吳王不再追究!”

  “閉嘴,閉嘴!”伍彩鳳和她的手下大喊。可是這個傳令兵卻充耳不聞,一遍一遍來回跑了兩次,喊了兩遍。

  情急之下,伍彩鳳逃出手銃對著正在騎馬奔跑的傳令兵后背就是一槍。

  “砰!”

  此時的戰場上突然出現一聲火槍響,所有的人都不自主的扭頭看去。只見傳令兵撥轉了馬頭,身子趴伏在馬背上狂奔回陣。這一槍算是白打了。

  白景春和伍彩鳳的部隊還好,其他昨夜被臨時騙過來的糊涂蛋部隊可站不住了。這些人沒有被以方陣的形式排列,而是被當成散兵。什么舉義?不適保護吳王嗎?怎么現在又說是來反吳王?雖然知道上當了,可是這些人不敢就此離開,只因為軍法猶在不敢說跑就跑。

  傳令兵回陣之后將剛才發生的一切告知李存真,李存真笑著對保羅說道:“你聽說過清君側、靖國難嗎?”

  保羅回答:“當然,這并不是是你們文化當中特有的。在歐洲也有的。只不過不叫這個名字罷了。”

  李存真點了點頭,然后轉過頭來對傳令兵說:“你說得非常好!有力有禮有節!不錯,不錯!你叫什么名字?”

  “不敢,屬下李光地!”

  李存真突然聲音高了八度問:“你叫什么?”

  傳令兵也提高了聲音回答:“李光地!”

  “李光地……是安溪李光地嗎?

  “正是!”

  “沒想到,沒想到啊,竟然是你……”

  青澀未脫的李光地問道:“殿下此前認識卑職?聽說過卑職?”

  李存真搖了搖頭道:“沒有,沒有,你辛苦了,下去吧!”

  “是!”

  看著傳令兵離開的背影李存真一陣苦笑,心道:康熙皇帝的大墻都快被我挖塌了!索尼、鰲拜、蘇克薩哈和遏必隆這些滿人日后自有斷絕,不必多說。高士奇、陳廷敬、納蘭明珠等人已經在滿清朝廷做官了,也管不著了。

  但是康熙一生干的那些所謂的大事,最有力的幾個幫手怕是都被我搞得七葷八素。圖海、施瑯大敗如喪家之犬,索額圖是順治侍衛怕難以啟用了,于成龍還在南京坐牢,姚啟圣成了大明臣子,現在李光地又成了我的傳令兵真是有意思。

  至于張廷玉、田文靜、隆科多、曹寅此時要么沒有出生要么還是嬰兒,至于周培公那就另說了。

  不過,這個李光地怕不是什么好人吧?如果我沒記錯的話應該是一個才華橫溢,心胸狹窄之人。記得三藩之亂的時候好像坑過自己的同鄉陳夢吉……不是……應該叫陳夢雷,吞了人家的功勞不說還導致人家被發配,康熙好像也因為這個事看不上李光地,雖然沒處罰他但是終究使他與內閣無緣。

  至于什么藍琪兒、容妃完全是清吹編劇歪歪出來的。什么滿漢通婚,康熙若是真能支持這個,那真的就是孝武帝再生了,扯淡……什么伍次友、魏東亭也全是編的。

  興許要對付的人還是崇德、順治時的那些老人兒:范文程、洪承疇、吳三桂、尚可喜、孝莊太后什么的……唉……煩死了……

  這個李光地吧……真沒想到……居然給我當起了傳令兵,沒走科舉仕途居然換路子進軍隊了,小小年紀爬的還挺快……這個人的人品到底是天生的還是在滿清的大環境之下扭曲了?在明李治下能好一些嗎?權且看看再說吧。

  一陣喧嘩打斷了李存真的思緒。接著西面傳來嘹亮的軍歌和小鼓的聲音。眾人都是為之一振。

  李存真更是一陣心驚,大叫道:“李光地,過去看看!”

  李光地剛走出不遠,聽到喊聲便回來了,應了一聲后騎馬便朝著東面過去,跑了四百米。走近了一看,這只軍隊著實讓他倒吸了一口涼氣。

  只見這只軍隊,士兵都是頭戴鐵兜盔,盔上有波浪形的眉庇;上身著板式胸甲下身著鎖子腿裙,紅袍從甲里露出,腳蹬戰靴;腰扎皮帶,右腰上掛彈藥皮包,左腰上掛著刺刀刀鞘;肩上扛著火槍,胸前掛著三顆手雷。

  軍官則有鐵臂手,有的軍官還有肩鎧或鎖子頸項和鎖子袍肚,手中拿著雁翎刀、砍刀或者鉤鐮槍等趁手的武器,腰上有手銃。

  軍隊刺刀雪亮,步伐踩著鼓點整齊向前,威武雄壯。

  李光地十分緊張,此時口干舌燥,但是仍然控制住自己的情緒,騎在馬上高舉右手大喊:“吳王萬歲!”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