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廿二章 增值循環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如果縉紳拿到貸款不去投資債券怎么辦?銀子豈不是不能回流了嗎?”李茂之擔心地問。

  “不投資債券,他們去干什么去?”李存真問。

  “去搞海貿啊,要不……或者辦紡織廠,倒賣瓷器、茶葉和生絲!”李茂之回答。

  “好啊!這群縉紳要是真能這樣,那就太好了!朝廷稅收的基礎就擴大了,我高興還來不及呢。要是真如茂之先生所說,那些貸款我愿意再降利息,這是實打實的做事。嘿嘿……能嗎?如果縉紳都能有這個覺悟,我他媽也就不用出此下策了……”

  說到這里,李存真感覺有點說漏嘴了,便趕快打住,轉而說道,“賺錢的方式太多了,但是依我看來總體有兩種方式,一種是良家婦女的方式,一種是娼妓婊子的方式。

  前者辛勤勞作,一分汗水一分收獲,得到的是辛苦錢,但確實是干凈錢。

  這錢干凈不說還實惠,實打實地增加了國家實力,繁榮了經濟。后者躺著就把錢掙了。不過是把別人的錢揣自己兜里了,沒有增加國家實力,但是好處是方便,不用出力。你們說,縉紳是愿意當前者還是后者。”

  “切!這群縉紳那是既想當婊子又想立牌坊!肯定是后者啊!然后再標榜自己。他們的德性咱們早就知道了!”李茂之回答。

  “對!茂之不愧吾之知己也!”李存真說道,“投資債券,躺著就能賺錢;開工廠,辦實業,拓展貿易那是良家婦女才干的事,累死也賺不了幾個錢,也許還會賠錢,縉紳會去干?”

  其實,李存真點出了自然經濟時代的一個無奈的現狀。那就是即便有了充足的資金也沒有更好的投資渠道。事實上,此時最好的投資渠道就是放高利貸。放高利貸這個事不要說普通縉紳,就連寺廟道觀里的和尚、道士、比丘尼都做得。

  不同的是普通縉紳很可能暴力催債,而道士和尚們卻利用宗教實施精神恫嚇。但結果都一樣,農民借貸高利貸是以土地作為抵押的。

  高利貸這個東西不管是此時還是后世都是還不上的。

  所以,土地越來越集中,人口全都成了奴隸。國家稅收流失,中華的王朝幾乎全都熬不過三百年大限便落幕。

  因為此時沒有更好的投資渠道,而放高利貸目前又被李存真的五大銀行抵消了不少,所以縉紳們最好的方式就是買債券。這一點,李存真早看明白了。

  李存真這么干不是他自己發明的,其實學的是后世英國的套路,從江西債券發行的時候就已經開始了。

  1821年,希臘被土耳其奴役了幾百年后終于起來反抗了。當時同情希臘的人很多,后世耳熟能詳的大詩人拜倫就典當家產組織國際縱隊去希臘和土耳其人玩命。倫敦資本家腦子轉的很快,覺得可以搞個金融創新,希臘人不是要解放嘛,那就把解放事業搞成一個公司,向英國市民公開融資,大家投資希臘革命,等希臘解放后老百姓納稅,連本帶利一起還。

  這個玩的很刺激,希臘戰事順利,倫敦債券就大漲,不順利就暴跌。后來希臘人就要挺不住了,英國急眼了,不能眼看巨額投資泡湯啊,就直接組織艦隊赤膊上陣跟土耳其人搞了一次大海戰,一舉擊潰了土耳其主力,希臘也就這樣解放了。不過解放后的希臘一直也很艱難,因為要還英國人的錢嘛,如果不還錢英國艦隊怕是會讓希臘好好喝一壺。

  這就是資本主義的一個典型的“增值循環”,先投資,然后賺錢,并不一定生產什么玩意。但是卻可以在短時間內放大財富。李存真看中的就是這一點。他可以讓資本市場迅速繁榮起來,從而刺激經濟增長。

  韓瑾瑜說道:“殿下,這次債券統計了一下,也不全是貸款。雖然說不記名,但是我們發現有一個叫做金爾文的人居然購買了六百萬兩銀子的債券。”

  “沒有貸款?”

  “沒有!”韓瑾瑜回答,“有貸款的我們都有記錄的。依據殿下的要求我們跟蹤了大筆債券的走向,發現被大商人金爾文買走。”

  “金爾文?”李存真擰著眉毛說道,“這怪名兒,聽起來怎么這么別扭?朝鮮人?”

  韓瑾瑜說道:“現在還不知道。不過據回報說他面目清秀俊朗,身材挺拔。顯然不是朝鮮人。朝鮮人大多餅臉小眼矮個頭。”

  李存真點了點頭,轉而對常琨說:“去查查他。看看是不是朝鮮王國的代理。”

  “是!”常琨回答道。

  “可是……”陳顯祖還在糾結剛才的問題,說道,“可是,無論如何,錢都是要還的啊!這錢是咱們自己的。放大了債務是不假。可是賣出去的債券規模是不是也大了?得還啊。怎么還?”

  李存真笑著說道:“當然要還了,但是你們放心,絕對沒有問題的。”

  “臣乞知之!”

  李存真卻脖子一仰,故弄玄虛地說道:“天機不可泄露!”

  又是這一句?陳顯祖和李茂之幾個人面面相覷。心道:殿下,這一招你用了十幾年了,怎么也該夠了吧?為何如今還是如此啊?

  但是,想歸想,迫于吳王威勢日隆,沒人敢揭露,全都只能捏著鼻子認下吳王通曉天機的騙局。

  李存真繼續說道:“大家要做的就是拼命賣債券!債券還有很多,所以,保險公司、六部,一切人都動員起來,拼命賣。甚至可以去滿清那邊賣!卯足勁給我賣足三萬萬!明白了吧?”

  “明白!”

  李存真聽得異口同聲的回答,滿意的點了點頭,說道:“這一次來好幾個事,但是主要還是這一次債券、銀行和公司的事。”

  李存真作為明李掌舵人,此時一言九鼎,對韓臨東說道:“你來說吧。”

  韓臨東應了一聲便說道:“這一次,殿下是希望拆分戶部。使各部分能各司其職,否則戶部冗員,頗為不當。”

  聽說要拆分戶部,所有來參加御前會議的人全都豎起了耳朵。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