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112.踢好最后的一場比賽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緊接著,帕德博恩這支球隊,頓時兵敗如山倒。本來他們的防守就是個渣渣。

  這場比賽,也沒有好好的踢,況且,現在已經被董希寧貫穿了一個,接下來20多分鐘他們又慘了。

  一下子。

  被多特蒙德二隊貫穿了四個球。

  為球隊打入第二球的是中場球員格策。

  為球隊打入第三球的,是沙欣。

  這賽季,包括這場比賽在內還是沙欣第三次首發。不過,這次他也撿了一個皮夾子。

  本來在董希寧,接到了著色的直塞球以后,順利的晃過了對方的門將托尼,面對的僅僅是三米距離左右的空門兒了。

  本來,可以輕輕松松的打摳門了。

  不過,董希寧還是沙欣,給了個面子。董希寧輕輕地用外腳背將球橫翹。剛好這個球不偏不倚的碰到沙欣的右腳球鞋上,反彈進了球門。

  其實,這個球,沙欣還沒有來得及反應,是怎么回事?球已經進了。

  不過,這個球,畢竟在進球的過程中,和沙欣的腳有接觸。這個球自然是算在沙欣的頭上。同時,董希寧得到的回報是,送上了一記助攻。

  董希寧這樣做。不外乎是照顧沙欣的面子而已。要不然的話,沙欣這賽季,又要躺鴨蛋呢。說不定,進球榜上顆粒無收。那就太尷尬了。

  但是,對于董希寧來說,現在多進一個球,少進一個球,沒有本質上的區別。

  一方面,他為球隊攻城拔寨的任務,早在三四輪以前,已經完成了。

  另一方面,他不斷地刷新自己的記錄,20多分鐘以前,就刷新了自己的進球記錄。沒有必要一直刷新自己的進球紀錄。又不是搖一搖和刷刷樂。更不是刷寶app。

  進球就像正義一樣。有時候雖然會缺席。但是從來不會遲到。該是自己的進球,遲早會到來的。就像董希寧前幾分鐘把球權,讓給沙欣一樣。

  倘若。

  當時,董希寧不把這個球,無私的奉獻給沙欣,或許他當時就完成梅開二度了。

  不過。

  畢竟董希寧有進球的欲望和能力。他現在想完成梅開二度。想再進一個球。有時候只要在運氣和時間,都比較充足的情況下,偶爾也是可以完成的。

  這不?該是自己的進球,終于會來的。

  第40分鐘的時候。董希寧終于梅開二度了。如此以來,多特蒙德二隊上半場,已經四球領先帕德博恩了。

  “我們的同胞董希寧,真的太牛掰了。”這名叫做潘海的中國記者。也不顧什么體面的。在攝像機面前大吼大叫的,激動的喊著:

  “我的媽呀!董希寧居然今天,又完成了梅開二度的壯舉。!他不僅僅創造了單賽季進球的記錄,甚至讓這個記錄更進一步,說不定前無古人,后面也很難有來者了。估計很多年以后。其他的后輩球員想在德丙聯賽上。打破董希寧的這個進球記錄。或許難上加難呢?“”

  另一個中國記者王曉平,一臉冷靜的說:

  “董用梅開二度向德國佬證明。中國人確實是能夠踢好球。而且目前已經梅開二度了。況且也很有趣。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不經歷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

  這兩名中國記者都知道。董希寧的離去,已經是不可改變的事實,盡管他們也知道以他現在的表現,多特蒙德二隊留不住他,但是,他們還是想說,他的離開是德國足球的損失,是中國足球的騰飛。

  不過,對與多特蒙德二隊來說,能夠擁有這樣的球員,一個賽季,這是大黃蜂的幸運,這是美好的記憶。

  梅開二度的董希寧,終于不再平靜了,他瞬間脫掉了自己的球衣,大步流星的,跑向紅土地球場的鐵桿球迷看臺下,他對著看臺上的眾多鐵桿兒擁躉支持者球迷,一遍又一遍的揮舞著自己的球衣:

  “再見,各位支持我的朋友們!”

  “再見,大黃蜂!”

  “再見了,老煙頭!”

  “再見,胖子艾克!”

  看臺上。

  已經陷入了癲狂的情緒之中,球迷們不斷的往前移動,他們揮動手臂,他們吶喊,他們歡呼,女孩子尖叫,小朋友們嗲嗲的哈哈大笑。

  看到自己的同胞表現的這么牛掰。幾個中國的記者,他們的眼角都濕潤了。

  不過,他們還是想把這一幕幕感人的場景,盡量的錄制下來。把這一幕幕感人的場景,早點發回國內的新聞媒介。讓國內的同胞看的鼓舞人心。讓中華民族擁有更強大的凝聚力。讓每一個華夏兒女為此感到驕傲而自豪。

  就像20多年以前的女排精神,讓中華民族,屹立在世界的巔峰之上。

  記者潘海有點暗自竊喜。

  他很慶幸自己今天帶了攝像機過來,他知道,自己記錄下的這一幕幕,注定將成為經典,成為美好的回憶。

  上半場還沒有結束,離半場結束的休息時間,還有兩分鐘吧?馬里奧斯已經開始換人了。

  馬里奧斯,用多特蒙德青訓出產的小將桑托斯,換下了進球功臣董希寧。

  董希寧和隊友們擁一一抱。

  每個人,包括門將隊長朗格拉克在內,都跑過來和董希寧擁抱,和他告別。

  畢竟,這一刻意義不同凡響。因為從擁抱過后董希寧下場的這一秒鐘開始算。

  或許接下來,慢慢人生路中間,他們再也沒有機會,在一起踢職業聯賽了。

  這種難得的機會,或許已經沒有了。這種機會,就像生離死別一樣。總是帶給人無限的傷感與落寞。

  有時候,這種傷感,就像你手中的感光一樣。你能夠真真切切的感受到它的溫度。你卻沒有辦法,將它保存在你的手里。讓它乖乖的在你手里,不要從你手里溜走。

  大家紛紛和董希寧,擁抱致意。

  看臺上。

  幾乎所有的球迷,不約而同地從自己的座位上,站了起來,彼此似乎有節奏安排一樣兒,紛紛開始給他鼓掌,雷鳴般的掌聲就像充電式的,一直不絕于耳,持續了好一陣子,起碼持續了一兩分鐘吧。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