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340章 洛陽會使節,乘車入長安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尹籍道:“看來大將軍對劉皇叔還有多有誤會啊。”

  王嵩曬笑道:“劉玄德當初不顧劉表收留之恩,強奪劉表的荊州,用的是什么名義?是借衣帶血詔,用討曹賊救天子的名義奪了劉表的荊州。

  如今又與曹賊結盟,是因為曹孟德賊性已改了嗎?還是說劉玄德已經擁有了賊性。或者是天子又有衣帶血詔,令劉玄德從賊?”

  “呃……”

  一番話,說得尹籍無言以對。王嵩目光看著尹籍,滿臉都是嘲笑。

  尹籍支吾半天,竟是一句話也答不出來。王嵩接著說道:“天下最無信者,乃大耳賊也!你回去,把我剛才說的話告訴劉備吧,我也會通告天下,讓全天下都知道劉備是如此皮厚心黑的小人。你們看著辦吧!”

  說罷,王嵩令人將尹籍趕出洛陽,并押送到虎牢關外,任其自去。

  第二天,王嵩又接見了董昭,見面之后,王嵩對董昭道:“尹籍是代表劉玄德來向我道謝的,難道你董昭也是代表曹丞相來向我道謝的?”

  董昭已經聽說了尹籍的事情,苦笑一聲道:“大將軍是兵法大家,自然知道“兵不厭詐“的道理,何須如此為難尹籍和劉備?”

  王嵩笑道:“我平生最佩服曹操的,就是他的坦率,就是他從不會假借“仁義”之名而干“骯臟”之事,連“寧愿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這樣的話,也敢堂而皇之說得出來。這才是真豪杰啊。

  而劉備呢?先負公孫瓚,再負劉虞,再負田楷,然后反噬劉表,接著又負天子血詔,又恩將仇報,背棄盟約并意圖侵我益州。

  這種事,要是曹丞相,必是坦坦蕩蕩,做了也就做了。可劉備呢?每次都還要扯上一個“忠義仁德”之名。天下最無恥者,也莫過于劉備也。”

  一席話,說得董昭也是啞然失笑:“沒想到大將軍心里是這樣評價丞相的,我一定把大將軍的話帶給丞相。

  我想,丞相要是聽了,肯定會大呼一聲“知我曹孟德者,唯王高山也”。

  大將軍與曹丞相,真是英雄相惜啊,若拋卻政見差異,必然是志趣相投的好友。”

  “志趣相投就算了吧,我可沒有“好人妻”的惡習!”王嵩忍不住大笑起來。

  董昭有些尷尬,曹操這“好人妻”之惡習,可是名傳天下啊。而偏偏曹操還“不以為恥,反以為榮”。真是坦坦蕩蕩的性情中人!

  談判之時,通常要講究“氣勢”,能在談判之前打壓對方的氣勢,對己方是有利的。

  王嵩見董昭被打壓得差不多了,才開口說道:“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曹公雖有陋習,也是坦坦蕩蕩的真性情。不似劉備一般虛偽。

  此次“人妻曹”叫你前來見我,是不是來下戰書的?莫非想要聯合劉備一起來打我?我好害怕啊,哈哈。”

  董昭道:“非也,大將軍誤會了,丞相覺得天下戰亂已久,百姓疾苦,所以想雙方罷我言和。“

  王嵩道:“難得啊難得,當年在徐州屠城,殘殺百姓幾十萬,令泗水為之斷流的曹丞相,也開始關心百姓疾苦了。這真是人類某些屬性的進步啊。說吧,這次又想停戰多久?”

  董昭笑道:“大將軍真是性情中人,哈哈,我就直說了吧,停戰三年如何?”

  王嵩道:“曹公也是明白人,彼此終需一戰。三年太長,先停一年再說吧,一年之后,再定是否延期。”

  董昭道:“那是否簽約?”

  王嵩道:“曹操向來主張“寧叫我負天下人”,簽了又約有什么用?大家心中有數就行。”

  說罷,王嵩端茶送客。董昭見狀,只好告辭而出。

  待董昭走了之后,戲志才對王嵩道:“劉備和曹操,眼光毒辣啊。對天下局勢洞若觀火,已經明白只有暫時聯合起來,才能與主公抗衡了。”

  王嵩道:“接下來,以曹軍和劉備的陰謀算計,恐怕還不是這么簡單,恐怕會有很多針對我方的陰謀和行動,大家都要格外謹慎,以防他們搗亂。”

  戲志才道:“主公猜得不錯,據外情局傳來消息,曹操新組建了一個由許攸負責的尉事府,據說是專門針對我方而成立的一個細作組織,其具體情況,還在偵迅之中。不過,最近有發現江湖游俠和刺客在許攸府中出入,恐怕是在組織比較大的刺殺行動。我已下令各地州郡小心防范,主公亦須多加小心。”

  王嵩點了點頭道:“很好,讓外情局盡快介入調查。”

  談完劉備和曹操的事之后,王嵩在洛陽還有第二件事要做,那就是檢閱新式戰船。

  在戲志才的報告中,馬均設計的新式戰船已經通過多次改進,可以投入實戰。

  王嵩叫來馬均徐晃和蔣欽。徐晃是輪換到司州的軍團主帥,水師都督周泰去益州之后,副都督蔣欽負責司州水師。

  王嵩在三人的陪同下來到黃河邊,見到黃河邊上停了五艘巨大的樓船。

  馬均對王嵩介紹道:“主公,您數年前見到的新式船只的驅動輪,性能還不夠穩定,輪片容易損壞脫落。這戰船驅動輪片脫落后就還比不上手搖槳船,所以不能大量列裝形成戰力。

  這幾年來通過多次改進,加入了軸承和關鍵部位使用特種鋼材,現在已基本實況了穩定性能。現在的驅動輪,不僅可以安裝在小船上,還可以用在樓船這種大船之上。即便是樓船這么大的船,現在逆水行舟,也是快捷很很。”

  王嵩高興得很,在眾人的陪同下一起登上其中最大的一艘樓船。

  “公奕,這一艘樓船可載多少士卒?”王嵩問蔣欽道。

  “主公,這船長十六丈,寬九丈,有三層樓,若用于運兵,可載七百人,若用于水戰可載士卒四百人。”蔣欽道。

  說罷,蔣欽下令行船,船弦的士卒用兩雙腳交替踩動踏板,樓船便開始破浪前行,船首有三人把著舵輪,調整著方向,船只便在黃河濁浪中左右穿行。

  王嵩心中大喜,有了如此利器,將來南下征戰,應該可以不懼劉備和孫權的精銳水師了。

  不過,對于這款輪船,來自后世的王嵩,還是看出了不少問題。

  于是王嵩問馬均道:“這款輪船,若用于江河水戰,在船速和士兵戰力利用方面,都比江南的戰船要先進很多。只是不知道,若是在大海之上,適用性如何?”

  馬均道:“當今的海船,只有遼東,青州和冀州靠海的地方才有。而且,現在的海船也只能沿海岸線附近行船,若是稍微深入大海,就經不起風浪摧折。”

  王嵩想了一下道:“要增加抗風浪性能,船只需要在三個方面進行改良:其一是龍骨,要改成整體龍骨,而且要適當使用鋼制整體骨架,但鋼鐵在海水中易銹蝕,要做好防銹處理。

  其二是增加尾部螺旋輪槳,既利于在海浪中調整方向,又利于保持行船穩定。

  其三是風帆,風帆有兩種,一種是軟帆,一種是硬帆……”

  王嵩口若懸河,滔滔不絕地講了一大堆,等講完了左右一看,才發現所有的人都在蒙圈……

  唉,又是對牛彈琴了!

  馬均一臉崇拜地看著王嵩,開口問道:“主公學究天人,吾等不如啊。不知這“整體龍骨“,“尾部螺旋輪槳“,“軟帆硬帆“,都是些什么樣子?”

  王嵩道:“我也只是聽師父說過,只知道個大概,拿紙筆來,我跟你們畫圖解說一下,具體如何施用于海船,我也是不懂的,你們自己去償試著做吧。”

  馬均大喜過望,知道王嵩又要傳授仙師所授神技了,連忙讓人取紙筆來。

  王嵩就在船上把紙攤開,憑著后世所了解的一點皮毛知識,給馬均等人畫了一些示意圖,并做了一些原理方面的講解。

  這一講就是大半天,亂寫亂劃了幾十張視圖草稿。這些草稿在王嵩看來,本是一堆廢紙。但卻被馬均奉若至寶。做為傳家寶珍藏千年。

  王嵩一直在船上呆了一天一夜,才回到洛陽城中。

  王嵩準備起程離開洛陽城回長安之際,戲志才再次來拜見王嵩,向王嵩稟報外情局探到的一些最新情況。

  王嵩聽完戲志才的稟報,氣得臉色鐵青,但多年的涵養使王嵩并沒有當場發作,而是下令召集周邊幾個集團軍主帥到長安共商大事,這些人包括并州張遼,雍州高順,司州徐晃,禁衛張飛,親衛王凱。

  除此之外,王嵩又讓戲志才不必再坐鎮洛陽,隨王嵩一起回長安。

  離開洛陽之后,王嵩便不再騎馬,改成了坐馬車,并且讓王泰也進入馬車之中。王嵩的這輛馬車,是馬均親自為王嵩設計打造的,不僅有較好的減震性能,四壁木板中都夾有一層薄鋼板,能防住普通的弩箭。

  一路匆匆前行,到了長安城外,見過了迎接的官員,王嵩與王泰依舊回到馬車之中。

  進城之后,官員各自散去,親衛軍由王凱和許褚帶回軍營,王嵩則在三百親衛的護送下向大將軍府走去。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