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231章 孤軍心不齊,各自有算計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袁譚這段時間被曹仁壓著打,很是氣悶,這天早早地起來,正要去城頭巡視,有斥侯來報:“稟報大公子,曹軍退兵了!”

  “啥?”袁譚一驚道,“此話當真?”

  斥候隊長道:“稟大公子,千真萬確,曹軍退得一兵不剩。”

  聽說到曹仁突然撤軍了,這讓袁譚感到很是莫名起妙,百思不得其姐(解)。

  連忙帶著親衛跑上城頭觀看。

  但見昨日還連營數里,殺氣騰騰的曹仁軍營,此時卻安靜得要命。

  “你們帶人去查看過了?”袁譚很謹慎,有些不太相信。

  “回大公子,都查看過了,根據曹軍留下的行軍痕跡,可以大致判斷是退往奉高城!”斥候隊長稟報道。

  恰在此時,郭圖也來到了城頭袁譚轉身問郭圖道:“先生負責情報,可知曹仁為何撤軍?會不會有別的圖謀?”

  郭圖道:

  “正要稟告大公子,剛才有細作來報,說是泰山黃巾渠帥孫觀,趁呂虔不備,攻破了奉高城,將曹仁的糧草燒了個精光。”

  袁譚大感詫異,自己數萬大軍攻不下的奉高城,竟讓黃巾給攻破了!真是怪事!

  “竟有此事?孫觀有多少人馬?竟能攻破奉高城?”袁譚不解地問道。

  郭圖道:“大公子,這孫觀人馬只有萬余人,但此次孫觀,并非強攻破城,而是派人混入城里,里應外合,才攻破了城池的。”

  袁譚吁了口氣,依舊問道:“只憑萬余人馬,縱是里應外合,也是不簡單啊!”

  郭圖道:“確實如此,有道是“強將手下無弱兵”,這孫觀本是溫侯呂布麾下大將,戰力自然不俗。而且這支人馬原本也是泰山黃巾,在這群山之間極是熟悉靈活。

大公子何不派人聯絡,要是能收得這支兵馬相助,對大公子來說,大可算是如虎添翼了啊。”郭圖向袁譚分析道  袁譚一楞,他袁家四世三公,從來只用名士,連寒門的人都很少用,何況是黃巾叛逆?借助黃巾打敗曹仁,以后袁家的臉往哪擱?

  實際上,天下諸侯都曾重用黃巾兵和黃巾將領,唯獨袁紹從不用黃巾兵將,就算是以前陶升救了袁紹的家眷子侄,袁紹也只是給陶升封一個官,而將陶升的手下黃巾士兵全部解散。

  如今聽到郭圖說聯絡孫觀,收為己用,對郭圖言聽計從的袁譚,也開始猶豫起來。

  “這個,先生應該知道家父的性格,是從不收納黃巾的。我若是收納了這些黃巾,縱然大勝曹仁,也會讓家父不滿意。”袁譚猶豫不決道。

  郭圖有些著急了,但還是耐心解釋道:“孫子曰:兵者,詭道也。行軍打仗,都是些互相欺詐的手段,哪有那么多仁義道德可講?

  更何況常言道:“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大公子不想用這些人,等打了勝仗,棄之不用就是了。”

  袁譚聽郭圖如此一說,才道:“那就勞先生連絡孫觀,可多許以錢財美女,讓其為我所用。“

  郭圖一聽,連忙恭維道:“大公子英明,我這就安排細作去探聽孫觀下落。”

  袁家在泰山郡的細作可是不少,要見孫觀不容易,但要讓人帶封信給孫觀,還是能做到的。

  所以沒過幾天,孫觀就收到了郭圖的親筆信,信中對孫觀攻破奉高,燒毀曹仁的糧草進行了高度贊揚,然后,許下了很多錢財美女,希望孫觀投靠袁家。

  這封信的到來,讓原本團結的孫觀所部產生了不小的分歧。

  孫觀是臧霸的好兄弟,自然是心向王嵩的,尹禮一直以來是聽孫觀的。

  但成廉,吳敦和昌狶則更想投靠四世三公的袁譚!

  結果在黃巾大將中,出現了以孫觀和成廉為首的兩大派系,雙方互相爭論,很難達成共識。

  孫觀對在場的眾將道:“自前主公溫侯死后,我們便定下決策,由陳宮,臧霸,宋憲去投大將軍王嵩,代替大家認大將軍王嵩為主公,大將軍也接納了我們,并給了我們很多的支持。既然認了主,豈有隨便背叛的道理?”

  成廉道:“我也知道大將軍好,可是遠水解不了近渴,泰山離大將軍轄區太遠了,等大將軍爭霸天下,那還得等多久?現在袁譚肯收留我們,我們有機會去青州過安定的日子,誰還愿在山溝里躲躲藏藏?”

  成廉這一席話,殺傷力實在太大了,很多將領都開始動心了。畢竟王嵩離得太遠,而四世三公的袁譚就近在身邊!

  昌狶開口道:“袁刺史送了這么多金銀錢財,還許諾了高官良田美宅,遠遠勝過王嵩的那些物資友持啊。依我看,大伙兒干脆就投袁譚算了,改認袁紹為主公。”

  尹禮大怒,拔劍在手道:“你這是叛逆!信不信老子砍了你!”

  昌狶也拔劍在手道:“好你個尹驢兒!老子就叛了王嵩又如何?你敢對老子拔劍?”

  孫觀急忙勸阻二人道:“都是幾十年的兄弟了,有什么事好好說!用得著刀劍相向嗎?”

  成廉也道:“大家都冷靜點,都是共過生死的兄弟了,有事好商量。依我看,讓兄弟們自己選擇,愿去投袁譚的站左邊,不愿的,就留在原地不動罷。”

  說著,成廉自己先走到了左邊,隨后,昌狶,吳敦,管信也走到了左邊,場中只剩下孫觀和尹禮。

  孫觀無奈地說:“人各有志,你們要走,我也攔不著你們。我只是想告訴你們,不要太相信袁家。袁家用人,慣用士族豪強而少用寒門,這是眾所周知的,何況我們是出身黃巾?”

  成廉爭辯道:“現在天下大亂,正用人之際,我們這次燒了曹仁的糧草,也算是幫袁譚解了圍,為袁家立下了大功!袁譚又豈會不重謝我們?”

  最后孫觀見成廉等人去意已決,只好說道:“那就各走各路罷,希望,希望以后相逢,彼此不會是敵人,若有困難,仍可守望相助。”

  說罷,孫觀與尹禮點起所部四千余人,望群山深處走去。

  成廉則與吳敦,昌狶,管信等黃巾頭目,則帶著八千余人去牟縣投靠袁譚。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