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三百六十三章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此人必須殺,不殺不足以平民憤。”

  “大王,殺不得啊。兩國開戰非同小可,還望三思啊。”

  “XXX,你包庇此人有何目的??”

  “胡說,吾乃為了大秦數百年的基業才如此言語的。”

  大殿之上,一眾群人又開始了日常互相敵對的言辭攻擊,沒有了其他大事,所以又將話題轉到了寶兒的身上,朝中對于寶兒的處置乃是絕大多數人都是想要殺了他,少部分則堅決要等國書的到來。

  “顧大人你遲遲不肯令大王殺了此人,簡直是誤國,戰場之上每日都是風起云涌,耽誤了戰機你擔當得起嗎??”

  發難的便是墨家的掌舵人默然,身為主戰派的先鋒,這老頭子可是力挺殺了寶兒,秦國攻打韓國的決策。其他人阻攔?這老頭子可不給面子,直接就開始懟人。

  “國戰乃是大事,此時尚無國書若是開戰,豈不是落人口實??”

  顧然也是對這個同朝的老友一點都不客氣,他必須支持嬴政的決策,不然顧家就沒有了重用的價值。

  “如此行為簡直毫無道理,難道要他國大軍壓境還要等待他國戰書??”

  “你豈敢妄言,若是韓國無開戰之意,一旦戰起民不聊生,你豈非千古罪人??”

  “你這老匹夫······”

  由兩個三朝元老在這里對噴,其他人則在一旁助威,兩伙人可是爭鋒相對,吵的是不可開交,大殿里亂嗡嗡的如同大街之上一般毫無規矩,此時能保持淡定的只有數人。

  黑著臉的嬴政,極少開口的王太后,低頭不語的呂不韋,東張西望的李華,以及像秦無敵這般的中立之人。

  “夠了。”

  嬴政一聲低沉而威嚴的聲音蹦出,前一秒還在爭吵的朝臣立刻都規矩的站回了自己的位置上,沒有嬴政的話語,他們很多人都猜不出大王的意思,之所以這么力爭殺了寶兒開戰。完全是因為寶兒弒君之行為,這樣的人如果不殺,怎么讓人放心??

  嬴政看了看下面的李華,又看了看一旁的呂不韋。“李華,你來說說如何處置此人??”

  本來一直都沒有開口的李華被嬴政點名之后,墨跡了半天才從人群之中走了出來,拱手向前對著嬴政先行了一禮,“回大王,依臣之見,寶兒大殿之上的行為都是個人所為,并未獲得韓王授意。但此人如此大膽,卻罪該萬死。不若等待數日,待韓國的國書到達再做定奪??邊境的物資和大軍已經出發增員,無論韓國是戰是和,大秦皆可無憂。”

  “嗯·······”嬴政故作認定的點了點頭,李華的說法并無新意,不過現在他既然給了臺階下了,那么自己還是就這么將此事定下來吧。

  李華此人十分聰明,自己給了他三日時間養傷,順便想策劃,現在這份答卷對嬴政來說根本就不及格,可是他也沒有其他辦法封住其他人的口啊。

  朝堂之上超過半數的臣子都支持殺寶兒開戰,自己僅聽李華一家之言,那么就很可能傷了其他人的心,而且留下“獨斷”的印象。可是這事嬴政也沒有其他辦法了,張開口剛想說話,此時一人卻走了出來,到了嘴邊的話嬴政愣是咽了回去。

  “大王,臣有一言不知當講不當講?”

  站出來的人乃是呂不韋,身為大秦的丞相,呂不韋的身份可是極為崇高的,他能站出來一瞬間就將所有的目光吸引了過去。

  “呂相有話但說無妨。”

  雖然不喜呂不韋可是明面上嬴政還不想撕破臉面,表面沒有任何表情的說了一句。

  “如今韓國王子做出如此大逆不道的行為,若不立刻給予懲罰,豈非讓人以為我大秦可欺??兵法有云,講究先發制人。若現在不發兵滅韓,待韓國拉攏他國共同伐秦豈非大難臨頭??”

  “呂相說的對啊。”

  “臣等附議。”

  “殺了賊子,攻打韓國。”

  原本已經快要成功的局面瞬間混亂了起來,呂不韋的一番言論簡直是一面大旗,身后立刻站出了許多人吹噓鼓舞了起來,浩浩蕩蕩的隊伍讓人看著有些頭痛。

  “呂相所言極是,某知錯了。”

  說此話的不是別人,而是剛才還反對立刻殺了人的李華。現在他改口,一群人立刻小心翼翼的看向了這邊不知道李華這里賣的什么藥??

  “李大人也覺得應當這般??”

  呂不韋笑著回過頭,看著李華笑瞇瞇的眼睛盡是溫和,溫和的像一只將毒牙隱藏起來的毒蛇。

  “大王。”李華朝著嬴政大喊了一聲,抬起頭恭敬的朝著呂不韋行了一禮,“小臣以為,既然攻打韓國必要拉攏他國,以大殿之事為引,聯合他國懲治韓國。所以出使之事并將是重中之重。”

  “如此說來,也有些道理,有何想法繼續說來。”

  原本已經僵住的局面因為李華的轉變產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他想說的話嬴政已經知道了。李華想要哪開戰做文章,還想用出使的事情來說事。既然如此的話,那么比起之前的被動,如此行為也算是以攻代守。

  “臣以為,若派出大秦數位資歷上佳且位居高位之人出使他國,便可彰顯大秦之態,即便不能勸其出兵助秦,但只要不助韓國抗秦即可。大秦周圍鄰韓國,魏國,楚國,若要攻韓必定要拉攏魏國以及楚國,至于身后的齊國則盡量讓其不插手此事。如此一來,大秦攻韓不過是輕而易舉。待一切就緒之時,殺了韓國王子來祭旗豈不是好事??”

  李華說話的時候,目光則在呂不韋和默然兩人的身上不斷徘徊者,其中的意思很明顯了,出使他國的事情就交給你們了,到時候自己稍微一說,嬴政那邊金口玉言一出,你們兩就算不去都不行了。

  路途遙遠,山匪可不少,你們兩個可別到時候死在路上了。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