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六十七章 既往不咎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李華?”

  秦王楞了一下,隨后便明白了其中的原由,但是心里明白,嘴上卻裝糊涂的問道:“誰是主使??”

  李華的重要性他心里比誰都清楚,一個兩個月能白手起家賺到數十萬兩白銀,而且每一個月都有一大筆錢入賬。如此大才,就算是當年的呂不韋,輪賺錢的手段都不是這個少年的對手。

  況且,這還只是李華的第一家店,后續還有兩個店鋪要開門營業了,誰知道能整出什么樣的東西?又能收獲怎么樣的錢財??

  這么一個寶貝要是被殺了,嬴政,乃至于秦國得承受多么大的損失。也難怪自己這個一項比較和善的兒子動了怒氣。

  可是如果是李家的話,牽扯太廣也不好處理啊,動作大了很有可能會動搖秦國根基啊。

  “距城衛司李毅交代,今夜得到李妃的命令,將南城的巡邏士兵撤走,不難推測其主使之人便是••••”

  嬴政沒有說出來,李夫人乃是他父親秦王的女人,更是現在紅極一時的寵姬,他不想將事情做絕,也想看看秦王是什么態度。

  “••••••••”秦王臉色有些發黑了,轉頭朝身邊的秦飛說道:“一會李夫人和王夫人來這里,讓其在門外候著。”

  “是。”

  秦飛得到命令之后,快速的離開了這個是非之地。

  “那人••••••死了嗎??”

  秦王對李華的態度十分復雜,即希望他還活著,又希望他已經死了。畢竟,一次出動五十個死侍進行埋伏,生還的可能性幾乎不存在。

  “回父皇••••••人還活著,不過李華已經重傷昏迷。死了一個車夫,兩個護龍衛一個左臂中了一箭,一個身中數十刀,數處致命傷不知能不能活。”

  嬴政也很難相信,在如此嚴密的刺殺行動之中,李華竟然能提早發現,用計將敵人分散,硬是堅持到了援兵的到來。倘若當時的人換做自己,嬴政可以肯定,自己絕對逃不出那樣的絕境。

  “具體說說。”

  秦王知道嬴政將兩個護龍衛派去保護李華的事情,但是他也沒有說話,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就過去了。如今,兩個護龍衛拼死才將人救了下來,那么事情估計真的如同自己兒子所說的這樣。

  護龍衛可是秦國最為忠心的組織,他們最先效忠的便是秦王,其次才是太子。只要自己將護龍衛招來,已經查詢就能分辨真假。所以,只要牽扯到護龍衛的事情,十有八九不會有假。

  “具兒臣得到的情報••••••••”

  嬴政認真的將李二那里得到的情報一五一十的說給了秦王,繪聲繪色的說明了當時的情形如何的危機,李華如何機智的使用計謀逃脫追殺的。細節決定成敗,李華和李二兩人換掉了衣服,當時卻故意讓穿著錦衣的李二上身披上了下人的麻衣,并且故意露出了一小部分的破綻,引誘敵人追擊。

  虛則實之實則虛之的兵法,果然把對方的大部分敵人吸引走了,最后和李一兩人殺出了一條血路。

  “你打算如何處理??”

  秦王感覺自己的腦仁有些疼了,如果真是李妃做的,那么肯定是因為兩個王子之間的競爭。手心手背都是肉,怎么處置都不合適啊。

  “兒臣已經砍下李毅的一雙手,并不再打算繼續追究。”

  嬴政毫不隱瞞的將自己的行為告訴了秦王,并且大方的說了一句。仿佛砍掉人家一只手只不過是一幢小事,而事實上,嬴政的這種行為已經給足了自己老爹的面子。

  只要不殺了李毅,那么嬴政就站在了正義的一端。畢竟是李家的人先行兇殺人,供養死侍的。

  “吾兒果然有勇有謀,為父欣慰啊。哈哈•••••”

  秦王對于嬴政的尺度相當的滿意,只要嬴政這邊不繼續追究,那么這場風波就可以停止了。自己不比在頭疼這件事情了,也不畢在想著如何和稀泥了。

  “不過兒臣有個不情之請。”

  “你••••說罷。”

  秦王雖然不滿嬴政的談條件,但是還是想聽聽嬴政怎么說。

  “兒臣以為,李家如此膽大包天,今日能串通城衛司當街行刺,那明日豈不是可以光天化日之下行兇殺人?兒臣以為•••••城衛司一職,李家不可繼續擔任。”

  這就是嬴政條件,我可以不繼續追究,但是你們李家就必須為自己的過錯買單。城衛司一職十分重要,一旦脫離了李家的掌控,那么就相當于斬了李家的一條手臂。

  “這是自然,吾兒以為此位置誰可擔任??”

  秦王也明白這個道理,就算嬴政不說,他也會考慮這個事情,既然嬴政說出來了,那么就聽聽他怎么說吧。

  “兒臣以為,蒙家世代忠良,有蒙恬將軍提攜,其弟蒙毅足可當任此要職。”

  嬴政將早已準備好的話語毫不掩飾的說了出來。蒙家乃是秦國的世代將臣世家,蒙恬更是身經百戰的將軍,這種重要的將領絕對不會出現站隊的問題,畢竟不論誰當皇帝,他們都是處在不敗之地。

  相反,如果他們貿然站隊,站對了還好說,可站錯了就會萬劫不復。

  蒙家絕對是秦國最為中立,且只忠于秦王的重臣,所以嬴政提議的這個人屬于中立的人物。但只要不是李家的人,也就像相當于達成了自己的目的。

  “蒙毅??可他還只是個舞象之年(十五至二十歲少年,實際上才十七歲),如此要職•••••為父恐朝中有人不服啊。”

  秦王雖然對嬴政的提議比較滿意,但是畢竟蒙毅沒有功績,屬于還沒有出家門的將門之后,把這么一個人突然放到這么重要的位置上,朝中何難服眾啊。

  秦王如今雖然登上了王位,但是,朝中很多元老卻有很多為了在青史留名,紛紛要當一個“直臣”,公然反對自己的決定也時常出現。對于這些頑固不化的老古董,打也不行,罵也不行。有時候受了氣,秦王還得忍著,哎,誰能明白他的苦衷??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