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三百九十二章 世家的反擊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曹叡將封賞念完,眾將拜謝,因為張遼病逝,曹叡便將張遼的爵位交由張虎繼承,追謚張遼為剛侯。

  張虎拜謝,退到一旁,宣布完將領的封賞之后,便由趙興宣布對普通士兵的封賞,趙興看著功勞榜,剛要宣讀,就在這時,人群中突然發生變故,幾百個士兵突然拔出武器,朝著高臺沖殺而來。

  “殺啊。”

  這些士兵都穿著龍驤軍的衣甲,他們突然發難,讓負責警戒的龍驤軍頓時大亂,他們不知道自己身邊是否還有別的叛軍,甚至不敢去追擊叛軍,怕被當成叛軍的同伙。

  許儀第一時間擋在了趙興身前,趙興身旁,數百個身穿綠袍的甲士也同時舉盾護在了趙興以及曹叡等人身前。

  趙興看著朝自己沖來的叛軍,眼中露出一絲寒光,這些該死的世家,永遠都不安分,可惜自己的李代桃僵之策還沒能完全成功,不然世家之患至少可以減弱大半。

  “殺啊~”

  龍驤軍叛軍一路朝著高臺上沖來,受封的眾將沒有兵器在身,都被守衛高臺的龍驤軍護在身后。

  “放箭”

  高臺中突然沖出一支兵馬,每人手中都舉著連弩,蹲在地上,對準叛軍便是一陣攢射。

  “嗖嗖嗖”

  一個個叛軍倒在了血泊中,對于可能出現的動亂,趙興也并非全無防備,畢竟青衣衛可是遍布朝野上下,不管有任何風吹草動,都別想完全瞞過趙興的耳目。

  叛亂的龍驤軍全部被射殺,滿朝官員看到這種場景,紛紛變色。

  趙寧站在趙興身后,看著眼前這血腥的場景,趙寧沒有絲毫畏懼,反而有一種躍躍欲試的沖動。

  動亂被平定,趙興繼續宣讀對伐吳大軍的封賞,宣讀完畢后,眾將齊聲高呼,呼聲響徹云霄。

  “陛下萬歲。”

  封賞大會結束之后,青衣衛開始針對此次的刺殺行動進行搜查,凡是牽涉到此事的世家都遭到青衣衛的清洗,而龍驤軍中,也有許多出身世家的將領被剔除,被趙興培養的青衣衛所替代。

  滅吳之后,天下陷入了短暫的平靜,然而在這表面的平靜下,卻是波濤暗涌。

  冀州,清河郡,崔家迎來了一個黑衣男子,崔家家主崔欽與黑衣男子對坐,兩人進行了很長時間的交流,隨后,黑衣男子乘坐馬車離去。

  涿郡,自盧植死后,其子盧毓在曹魏效力多年后告老還鄉,借著盧植的名聲,盧毓修筑經籍,成為一代大儒,聲名遠揚。

  盧毓看著手中的信箋,臉色變幻不定,自曹丕死后,趙興掌權,盧毓看出趙興對世家的不待見,便主動告老還鄉,離開朝堂,回到了涿郡,觀望形勢。

  如今天下安定,趙興已經完全騰出了雙手,對世家的壓迫越發厲害了,尤其是趙興那一手扶持旁支排擠主家的策略,更是讓世家人人自危。

  世家的強大,除了主家子弟外,便是那散布各地的旁系支脈,這些支脈雖然也頂著主脈世家的名頭,但日子過得卻并不寬裕,趙興正是看重這點,暗中收攏這些旁系支脈的天才,扶持他們,讓他們掌握權柄,與主脈爭斗,這樣一來,掌握權柄的旁系不愿意放棄手中的權利,而主脈又不甘心與旁支平起平坐,矛盾自然就誕生了。

  面對趙興的步步緊逼,世家也不甘心就此衰敗,在晉陽王氏的牽頭下,清河崔氏,涿郡盧氏,河南鄭氏等大世家紛紛團結在一起,并暗中拉攏了各中小世家,準備反抗趙興。

  盧毓手中的信箋,來自于自己在朝中的弟子,除了這封信箋之外,還有一卷來自曹叡的手書,上面寫著“討趙檄文”。

  盧毓很猶豫,盡管各世家已經聯合在了一起,但是趙興的權利實在太大了,尤其是對兵權的掌控,趙興近乎掌握了整個魏國最精銳的兵馬,各大世家的私兵也都被趙興強制解除,現在各大世家的子弟雖然也有掌握著少許兵權的,但是與趙興比起來,無異于螳臂當車。

  “老爺,王氏有使者到。”

  盧府管家來到盧毓面前,低聲說道。

  盧毓皺了皺眉頭,說道:“讓他進來吧。”

  等管家走后,盧毓將信箋和曹叡手書收了起來,靜靜等待王氏的使者。

  王氏的使者是一個年約四十的老者,老者進來之后,對著盧毓拱手一禮,說道:“見過大儒。”

  盧毓搖了搖頭,示意不必多禮,然后問道:“不知王家此來,有何要事?”

  王氏使者說道:“趙賊欺君罔上,我家家主心憂社稷,今尋得一個好時機,想請盧家相助。”

  盧毓皺了皺眉頭,說道:“什么機會?趙興兵強馬壯,天下兵馬,九成歸于趙興之手,我們若是輕舉妄動,很可能激怒此獠,如此甚為不妙。”

  王氏使者笑道:“我們自然不會做無把握的事情,盧家主放心,此事成功機會極大,事成之后,天下世家共治天下。”

  盧毓眼中閃過一縷精光,看著王氏使者,沉聲道:“共治天下?”

  王氏使者點了點頭,說道:“共治天下。”

  洛陽,大司馬府,趙興慵懶的靠在躺椅上,許儀侍立在趙興身旁,雙目警惕的巡視著四周。

  周信來到趙興面前,將一封來自河北的情報遞給趙興,趙興看完之后,嘴角勾起一絲冷笑,世家,終于還是按捺不住了啊。

  曹叡將要在泰山舉行封禪大典的消息傳遍了天下,作為統一了天下的大魏皇帝,盡管曹叡的聲望在百姓中并沒有多大,但是一旦封禪大典過后,便意味著魏國正式取代了舊漢,向天地宣布自己正統的地位。

  如此大事自然不能馬虎,早在消息傳出之前,趙興便派出兵馬,在泰山修建祭壇,泰山郡守更是對泰山境內進行了整頓,防止有任何意外發生。

  南陽,王昶看著眼前這位算是自己叔父的男子,眼神中閃過猶豫之色。

  男子見王昶沒有答復,不由搖了搖頭,說道:“文舒,你要知道,你有今天,并不是你有多聰明,有多厲害,而是因為你姓王,正所謂一筆寫不出兩個王字,若王家都沒有了,光憑你王昶,還能有好日子過嗎?”

  王昶聞言,依舊沉默不語,半晌之后,在王家男子期待的眼神中,王昶緩緩點了點頭,說道:“王昶知道了。”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