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三百五十四 譙周的生存之道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就在趙興兵臨城下,劉禪不知道該如何是好的時候,一個老者站了出來,勸劉禪投降保命。

  此人,正是益州名士,譙周,字允南,譙周是益州名士,學生遍布朝野,他十分喜歡教化之道,深得劉備的重用。

  譙周說道:“陛下,正所謂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今漢運已衰,為了成都百姓免遭刀兵之苦,還請陛下早做決斷。”

  譙周話音剛落,一人脫眾而出,大罵道:“真腐儒之見也,今我軍雖敗,但尚有南中七郡,可聚兵三五萬,丞相處也還有精兵兩萬,魏軍遠道而來,只要我們堅守不出,等待南中的勤王大軍趕到,便可擊退敵軍,保我大漢基業,如今怎可輕言投降?”

  劉禪定睛望去,原來是尚書令鄧芝,鄧芝罵完譙周后說道:“陛下,臣有一計,可退敵軍。”

  劉禪其實也不想投降,一聽鄧芝有計可以退敵,立即大喜,問道:“伯苗有何計可以退敵?”

  鄧芝說道:“趙興善戰,非等閑可比,唯有集結我大漢所有兵力,方才可與之匹敵,我之計可分三步,第一,遣使者前往東吳,讓東吳出兵荊州,如此,定可使曹真退兵,這樣一來,丞相大軍便可以回援成都,第二,遣人前往洛陽,散布流言,稱趙興意圖占據益州自立,曹丕早就對趙興頗為忌憚,如此一來,曹丕勢必會派人換下趙興,魏軍換帥,我軍便有機會打敗魏軍,第三,便是征調南中蠻兵助戰。”

  劉禪聽完后大喜道:“伯苗之謀,定可保我大漢不滅。”

  趙興將成都團團包圍,成都畢竟是蜀漢的都城,城郭高大,易守難攻,趙興在城外扎下營寨后,立刻命人制作霹靂車等各種攻城器械,準備強攻成都。

  趙興正在營寨中與眾將商議進攻成都的計策,士兵來報,有一文士求見。

  趙興看著眼前的這個文士,饒有興趣的問道:“你是何人?來此有何事?”

  文士微微一笑,說道:“小生陳壽,拜見上將軍。”

  趙興面色微微一愣,陳壽,好熟悉的名字,但是趙興一時間又實在想不起自己是在哪里聽過這個名字,一時間,沒有說話。

  陳壽見趙興不發話,臉上自信的神色漸漸變得有些僵硬,最后,甚至露出一絲不安的神色。

  趙興回過神來,看著惴惴不安的陳壽,趙興笑道:“陳壽先生,不知道你來我軍中有何貴干?”

  陳壽見趙興終于發問,立刻將準備好的話語說了出來。

  陳壽說道:“我特來救將軍性命。”

  “放肆。”

  “大膽。”

  “你找死不成?”

  陳壽話音剛落,許褚、張郃等人當即大怒,夏侯霸更是直接拔劍,就要斬殺陳壽。

  陳壽面色一白,見趙興沒有阻止的意思,連忙開口說道:“趙將軍,我真是為救你性命而來,不不不,我來是有重要情報相告。”

  趙興微微一笑,對于這種動不動就喜歡危言聳聽來提高自己身份的人,趙興向來是不屑一顧的,不過趙興還是想知道陳壽究竟有什么事情要說,于是擺了擺手,示意眾將退下。

  趙興說道:“現在你可以說了,如果你的話讓我滿意的話,我可以保證你的安全,如果只是胡言亂語的話,就別怪我帳下將士粗魯無禮了。”

  陳壽正色的將鄧芝的三計說出,等他說完,趙興的臉色漸漸沉了下去。

  陳壽似乎也慢慢找回了自信,昂著頭說道:“將軍,陳壽之言,對將軍可有用處?”

  趙興笑道:“的確是好計策,可惜我大魏皇帝英明神武,豈能被這小小的離間計所惑?還有那東吳孫權,他一會兒與蜀漢結盟,一會兒又與我大魏結盟,如此反復無常的小人,你們將希望放在他們身上,豈不可笑,南疆蠻兵,更是不堪一擊,沒有了孟獲,他們根本不可能服從你們的調配,所以所謂的三計,不過笑話而已。”

  陳壽笑道:“將軍當真如此自信?”

  趙興眼神一凝,說道:“你還是將你來此的目的說出來吧,如果你真的只是來恐嚇我的,恐怕我這大營你可就不好出去了。”

  陳壽見狀,只能嘆了一口氣,說道:“將軍果然非凡人也,陳壽此來,實則是代我恩師,來向將軍投降的。”

  趙興有些意外的說道:“你恩師是何人?你們不是已經有三計對付我了,為何還要前來投降?”

  陳壽說道:“在下恩師乃是譙公,譙周先生,我們投降非是為了我等,而是為了我益州百姓。”

  說道這里,陳壽眼中突然閃過寒光,說道:“我益州本是富碩之地,但自劉備入蜀以來,連年征戰不休,百姓苦其政久矣,我們蜀地之人早就有心驅逐這群外來者,只可惜有心無力,今將軍到此,正是解救我益州百姓的大好時機,這就是我為什么來此的原因。”

  原來蜀人一直以來,都十分排外,劉備領著大軍入蜀后,雖然也提拔了不少蜀地官員,但是一些要職幾乎還是由劉備的親信,徐州人與荊襄人掌控,如此一來,自然引起了蜀人的不滿,以前有吳懿在,蜀人好歹還掌握著兵權,但是自吳家失勢,李嚴逼反馬忠后,蜀人對于劉漢政權,便已經徹底離心了。

  劉備死后,新帝劉禪乃是甘氏所生,糜氏所養,也是屬于徐州派系的,而劉備的皇后吳氏所生的二子卻只得了兩個沒有實權的藩王之位,蜀人其實對于誰做皇帝并不是很看重,他們看重的,只是自己的利益而已,既然劉家已經滿足不了蜀人的利益,那么棄劉投曹,也并沒有什么不可以的。

  陳壽,便是代替譙周來向趙興傳遞蜀人的善意,雙方約定,只要蜀人抓住機會,便會反戈一擊,打開成都城門,引魏軍入城。

  陳壽回到了成都,來到了譙周府上,譙周見陳壽回來了,笑道:“承祚,事情可辦妥了?”

  陳壽點了點頭,說道:“恩師放心,已經辦妥了。”

  譙周點了點頭,說道:“辛苦你了,承祚啊,這天下不管是誰當家做主,這蜀地,都應該由我們蜀人來打理,降魏之后,我們就去洛陽做官,而這蜀地,他們便只能由我們蜀地世家掌控,除非曹丕舍得將都城遷到成都來。”

  “恩師,高見。”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