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五百六十四章 大楚皇朝的才子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不過,陸楚遙還是很有禮貌的拱手說:“多謝這位姑娘。”

  他說完這話,這才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

  他一坐下,他身邊的幾人就拍著他的肩膀說:“陸兄,好樣的。”

  “陸兄,你的深情連我都被感動了,我家尚有一個小妹沒有出閣,等回到我們大風皇朝,我給你倆撮合撮合。”

  陸楚遙聽了這話,無奈的對著這人拱手以示感謝。

  端木云與賀一凡兩人看到這七夕詩會一開頭就是一首七尺三的鎮國詩作,給他們兩人的內心帶來了不小的打擊。

  “原來,我與這些人的差距竟然如此之大。”

  端木云說完這話,搖了搖頭,默不作聲的拿起酒杯,對著賀一凡示意了一下,賀一凡自然知道端木云的意思,于是也端起酒杯,與他隔空對飲。

  蘇離看到這么一個開場,也是點頭說:“嗯,不錯,希望接下來會更加精彩。”

  過了片刻,眾才子們從之前的那首悼亡詩作給他們帶來的悲痛中走了出來,于是,立馬有人站起身來到大儒形成的光幕中。

  “快看,又有才子要動筆了。”

  隨著人群中的一人說出這話,眾人的目光再次落入半空中巨大的光幕上。

  “咦?此人是我們大楚皇朝的人,大風皇朝的才子剛寫完,我們大楚皇朝的才子就坐不住了,讓我們來看看,我們大楚皇朝的這位才子的才華是否比大風皇朝才子的才華高。”

  大楚皇朝的兩位大儒看到這一次站出來的人是他們大楚皇朝的,也是有些期待起來。

  蘇離看到此人,想起歐陽杰對自己說的那句話,也是有些期待起來。

  大楚皇朝眾人雙眼緊緊盯著光幕,只見此人拿起毛筆,沒有任何猶豫就開始在紙上寫到:

  《人南渡·蘭芷滿汀洲》

  蘭芷滿汀洲,游絲橫路。羅襪塵生步,迎顧。整鬟顰黛,脈脈兩情難語。細風吹柳絮,人南渡。

  回首舊游,山無重數。花底深朱戶,何處?半黃梅子,向晚一簾疏雨。斷魂分付與,春將去。

  眾大儒看到此人寫完,大楚皇朝的羅大儒拱手說:“有勞諸位去解說了。”

  大風皇朝的古天一古大儒站起身說:“既然剛才是羅大儒解說的,那這一次就讓老夫來吧!”

  羅大儒說:“有勞古大儒了。”

  古天一走到賀筑的身邊,仔細看了看他寫的詩作,然后摸著自己不多的胡子說:“這首詞寫相思之情。

  上闋記述一對戀人分別時的情景,下闋寫男主人公對戀人的一往情深和無限盼望。

  詩人以凄切之情,發哀婉之調,寄寓著自己失意的心懷,全詞意蘊悠長,情余言外。

  開首二句寫景。

  陽光明媚,春風和煦,湖波微起,蕩漾漣漪,芳氣郁郁,秀色青青,在這幅春景圖中,慢慢地走出了一個漂亮的女子。

  羅襪塵生步是形容她步履的輕盈,也帶出她體態的優美。

  見到戀人的到來,等候的男子急忙迎上前去。迎顧二字,既表現了他的行動,也體現了他的心情。

  接下整鬟,說明她已經過精心的打扮,顰黛表示她正憂愁不樂。

  在如此的美景之中,見到自己的情人,應該十分喜悅才是,然而她卻緊緊顰著雙黛,這就表明她那黯然銷魂的神情。

  臨別之際,按理說應是語已多,情未了,回首猶重道的情景,而他們卻脈脈兩情難語。

  脈脈有含情欲吐之意,既然有千言萬語的柔情蜜意,而又覺難語,這就把他們綿邈凄婉的情態描摹得極為深致。

  接著,詩人通過愁的象征一一柳絮的描寫,進一層地道出了他們傷感的情懷,并直接逼出人南渡,點實詞意,結束上闋。

  下闋以回首一氣貫下,寫對戀人的追念。

  回首舊游,山無重數。

  詩人著力從男方的角度來表現,這與詩人把自己的情懷寄寓在男主人公身上不無關系。

  正因為昔時的戀情是如此的歡樂,如此的溫馨,所以在分別之后,他才會回首,也值得回首。

  然而,舉頭四望,所見只是群山成列而已。

  山無重數境界開闊遼遠,其用意則在于展示人物內心的寂寥空虛,也暗示關山的迢遞,故接下有花底深朱戶何處的疑問。

  花底寫環境之優美,朱戶寫房室之富麗,其中嵌入一個深字,則將小紅摟掩映在花木革樹叢中的勢態表現了出來。

  他的思念始終環繞在戀人的身上。他想象著,他思念的戀人可能在花底,有可能在朱戶。

  這問題似乎太迷人了,他象是進入了恍惚迷離的心態之中,于是索性擲出一個何處的問號。

  天地茫茫,情人不知何處,教他柔腸寸斷。

  到這里,詩人沒讓他的感情噴涌而發,而是宕開一筆,以寫景進一步蓄情。

  半黃梅子,向晚一簾疏雨,是他的所見,也是他的所感。

  一片風景,一片心情,梅子煙雨,也是他郁暗心情的表露,梅子黃時,細雨如絲,他的愁,如迷漫天地的梅子雨一般,無邊無際地梭織著,使他無法逃遁,無法掙脫。

  在雨聲的淅瀝中,春光流逝了,春色衰殘了,他那凄騎、遲暮、孤獨的悵恨之情終于飽和到了頂點。

  斷魂分付與,春將去,這時懷人和傷春已交織在一起了,從而轉折出一片時不我與的無奈心情。

  結語構思奇特,痛苦不堪的主人公要把斷魂交付給春天帶走,其實誰都明白這是徒勞的。

  整個下片抒情,傳導出的是纏綿、痛苦與無奈。

  整首詞情致凄切哀怨,風格委婉細膩。

  從回憶舊日臨別時的惆悵到描寫別后的相思落寞,語言凄婉,一往情深。

  不錯,不錯,看來,眾才子中又多了一個癡情的種。”

  古天一說完這話,笑了笑,然后回到了自己的位置。

  蘇離聽著古大儒的解說,也是頻頻點頭,看來,大儒果然與進士有著不可逾越的差距。

  古大儒解說的非常到位,將這首詞所蘊含的所有味道全部都說了出來,也讓人更加了解這首詞了。

  “這首詞的品級應當不會低于第一首吧!”

  蘇離說完這話,靜靜地等待起來。

  請:m.bqg99.cc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