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五百二十三章 誰來先做出頭鳥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眾人聽了蘇離的話,一人一個大閘蟹拿在了手中,可是,看著手里的大閘蟹,要如何吃,卻讓他們犯了愁。

  “老師,這大閘蟹要如何吃呢?渾身都是殼,無法下嘴啊!”

  “是啊,蘇兄,這東西要怎么吃?”

  “哈哈,你們看好了,我吃給你們看看。”

  蘇離說完,拿起桌子上擺放著的小刀,然后將蟹殼撬開,露出里面橙黃色的蟹黃。

  隨后,他拿起筷子,夾起一塊蟹黃,放入口中。

  “嗯,不錯,這蟹黃的味道相當鮮美,你們趕緊嘗嘗。”

  總算知道如何吃大閘蟹的幾人,一個個也學著蘇離的樣子,撬開了蟹殼,美滋滋的吃起了蟹黃。

  從來沒有吃過大閘蟹的幾人,很快將桌子上擺放著的大閘蟹吃光了,不過,看他們的樣子,似乎有種意猶未盡的感覺。

  他們幾人的行為,在別人眼里,那就像多少年沒有見識過好吃的人一樣,別人來這詩會,是為了長見識的,而他們幾人呢?來這里上演舌尖上的詩會?

  不知道的人,還以為他們是專門來騙吃騙喝的,知道的還好說。

  大楚皇朝這面的十公子中,有人注意到蘇離他們的樣子了,紛紛露出一種這幾人我們不認識,他們不是我們一伙的樣子。

  畢竟,在這種場合如此做的行為,實在是太過于丟人了,他們也丟不起這人。

  大楚皇朝作為這次詩會的東道主,自然要保持住東道主的風度,所以,蘇離他們一行人的做法,按道理來說,確實有些不雅,可是,蘇離他們才不管那么多。

  現在是各大皇朝普通才子間的碰撞,又不是他們十公子間的碰撞,除過各大皇朝的十公子外,有誰會特別在意他們這里的情況呢?

  今天,對于第二艘畫舫上的十公子以及第三艘畫舫之上的人來說,是特別無聊的一天,他們的到來,只是為了烘托今天的氣氛,還有就是完成最基本的禮儀。

  其他幾個皇朝的人看到蘇離一行人的行為后,也都是笑了笑,沒有說什么,然而,大燕皇朝那邊的十公子,看到這一幕,似乎計上心來。

  當然,現在他們內心有多少計策,都無法施展,現在的主角可不是他們。

  時間緩慢的前進著,隨著太陽越爬越高,氣溫也越來越高了。

  現在,已經到了午時,可是,這小半個時辰過去了,在場的才子們沒有一人寫出詩詞來。

  一個原因,是他們都在醞釀,還有一個原因,是他們都在等,等別人先寫。

  因為,這一次的交鋒詩會,一共分為三場,以他們體內的浩然正氣,一個人最多也只能寫出三首詩詞來。

  這也就意味著,他們每個人在一場詩會中,只能寫一首,如果他們多寫了,那就意味著后面的詩會,他們沒有機會再進行了,畢竟,他們只是普通進士。

  所以,他們都很珍惜次數。

  但是,這種場合,所有人都在等別人先寫也是不太現實的,總得有人當這個出頭鳥。

  大楚皇朝作為這次詩會的東道主,他們必須要承擔起所有的風險,所以,大楚皇朝陣營中的一個進士不得不站出來,走到專門準備好的地方,將他想到的詩詞寫下來,就當是為這次詩會開一個好頭。

  眾人看到總算是有人第一個站出來了,于是紛紛抱著看戲的心態觀看起來。

  同時,兩位大儒共同出手,運轉他們體內的浩然正氣籠罩了這一處地方,只見畫舫外出現了一個巨大的空中投影。

  這個投影出現后,無論是在酒肆當中的人,還是在渭湖兩岸的人,都能跟清晰的看到這一幕。

  當然,這兩位大儒不參與詩作的評論與其他事情,他們專門負責將這里的一切投影到空中,讓所有人都能看到。

  蘇離看著這一幕,心中充滿了震撼。

  “這……貌似比后世的科技產物還要先進許多啊!這像素,這清晰度,簡直就是如臨現場觀看一般,這個世界真是太神奇了。

  而且,這還是純天然,無污染的綠色能源,這一切,只需要消耗體內的浩然正氣。

  而浩然正氣,只需要靜坐下來修養修養就能恢復。”

  不僅是蘇離如此感嘆,他的兩個好友以及學生也是在一旁暗自感嘆著。

  當然,對于第一次參加五國詩會的他們來說,這一幕充滿了神奇之處,可對于見識過五國詩會的人來說,已經見怪不怪了。

  這人走到兩位大儒用浩然正氣籠罩的地方,拿起毛筆,只見這人在紙上寫到:

  《夏日》

楊萬年  綠樹陰濃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

  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

  當他寫完后,便站在一旁耐心等待起來。

  隨著天地間的浩然正氣涌入紙張,這首詩的內容飄到了空中,眾人這才看清楚他寫的什么。

  負責一同出題的十位大儒看到這一幕后,大楚皇朝的一位大儒說:“諸位,誰先來為大家解說一下?”

  古天一古大儒說:“既然是我宣讀的題目,那就由我先來吧!”

  “好,那就有勞古大儒了。”

  隨后,古天一清了清嗓子,運轉體內的浩然正氣,開口為大家解釋說:“綠樹陰濃夏日長,起得似乎平平,但仔細玩味陰濃二字,不獨狀樹之繁茂,且又暗示此時正是夏日午時前后,烈日炎炎,日烈,樹陰才能濃。這濃,除有樹陰特別之意外,尚有深淺之深意在內,即樹陰密而且深。”

  大儒運用浩然正氣解說,包括渭湖兩岸觀看的眾人,都能聽的非常仔細,所以,他們在聽到古大儒開口后,也都豎起耳朵仔細的聽著。

  “樓臺倒影入池塘,這里楊萬年是從視覺寫夏日,寫看到的景觀。

  他看到平靜的池塘倒映著遠近不同的亭臺樓閣的倒影,心情自然怡然舒一爽,于是才寫出如此富于美感的詩句來。

  入池塘的入字用得好,他不僅寫出了明凈與清新,也寫出了動感,寫出了池塘容山容水容亭臺樓閣的胸懷,把池塘寫大了。

  水晶簾動微風起,這一句是詩中最含蓄精巧的一句。此句可分兩層意思來說。”

  請:m.bqg99.cc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