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七十章 氣血理論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經脈與學位正解?我怎么沒聽過這本書?”

  “我也沒聽過。”

  臺下很多人看著屏幕上的那個書名,都表示沒有看過。

  中醫方面權威的理論書籍其實并不太多。

  基本上他們學中醫的,就算沒看過,也會知道這本書。

  “中醫從上古時期就已經出現了,最早可以追溯到炎黃時期。

  這中間歷經了幾千年。

  然而中醫發展至今,卻不進反退了。

  各種老方子、老中醫,仿佛只有這些才是真正的中醫。

  我們中醫也應該迎來發展了。”

  臺下所有人都看著他,說實話,類似的講座他們聽過很多,倡導中醫發展的,尋求共同進步的,主張中西結合的,各種各樣的講座每年都會在中醫藥大學開展。

  所以姜良鐸教授說的這些話,并不太具備感染力。

  “大家知道人體有多少條經脈嗎?”

  姜良鐸見眾人興趣平平,也不著急。

  這個問題問的,大家都不知道怎么回答。

  在座的都是中醫系的,誰不知道身體有十二條經脈?

  “我想這個問題不需要我來說大家應該都知道,是十二條,左右對稱共二十四條。

  今天我不管你們是從哪里得到這個答案的,也不管你們看的書籍有多么權威,我要告訴大家的是,人體有十二條經脈,是錯誤的!”

  此話一出,很多人的興致都被調動了起來。

  “十二條經脈是錯的?”

  “書本里這么多年了,一直都是十二條啊。”

  “不能吧,十二條經脈很多人論證過了的,不會錯呀。”

  很多人在小聲討論,十二條經脈連接了人體內,心肺肝脾腎,大腸,小腸,胃,膽,膀胱,三焦等五臟六腑之正氣,并使按十二時辰的變化,自然而然的周天運轉。

  這是他們一直認為的中醫定理般的存在。

  怎么見天姜良鐸這位中醫權威教授,直接要推翻這一理論?

  “經脈的主要作用是為身體氣血提供通路,在我們的認知中,十二正經只主脈絡,還有八條脈絡起到聯絡調節作用,這就是我們平常說的奇經八脈。

  實際上人體根本不止十二條正經,如果你還這么認為,那你就沒有真正理解什么是人體經脈,什么是氣血。

  這本經脈與學位正解,從氣血的產生,到經脈流通,再到學位的連接,非常科學完備的講解了人體統一經脈穴位關系。

  我也不賣關子了,這本書的作者,就是坐在我旁邊的張帆醫生。”

  姜良鐸話說到這里,所有人都震驚的看向張帆。

  中醫的理論仿佛被定死了一樣,這么多年來,一代代醫學圣手們,也只是在古人定下的理論基礎下修修改改。

  還從來沒有人敢把古人的理論基礎給改了。

  而張帆這么年輕,寫一本書,把人體經脈都給改寫了?

  “大家不要驚訝,這本書我已經看過了,可以這么說,從今往后,只要是學中醫的,如果沒看過這本書,那他就永遠不可能知道什么是中醫。”

  姜良鐸對張帆這本書的評價真的非常高。

  高到讓臺下的人不敢相信。

  “有這么夸張嗎?”

  臺下有人小聲嘀咕,感覺有點不太相信。

  “我話不多說,讓張帆醫生來說兩句。”

  姜良鐸知道,這個時候讓張帆來說話,是再好不過了。

  張帆自然也不客氣,清了清嗓子。

  看了看臺下眾人,對著大家笑了笑。

  “在座的有沒有看過武俠小說的?”

  張帆開口先問了這么個問題。

  “當然看過,金庸古龍是我的偶像。”

  “大唐雙龍傳。”

  “看過倚天屠龍記。”

  現場的人,就算沒有看過武俠小說的,電視劇都是看過的。

  神雕俠侶,射雕英雄傳等等。

  “看過的話,那就行了,在大家的認知里,氣血是不是一種概念模糊,功能模糊的東西?

  氣血不足會出現各種癥狀,失眠、食欲不振、精神不濟、甚至是老的快。

  然后很多人應該也都知道一些補充氣血的藥材。

  這可能就是大家所認識的氣血了。

  如果是個普通人,不是中醫,他對氣血的了解會更少。

  我寫的這本書,從氣血產生的本源開始講起,然后講到它的通路經脈。

  最后是經脈上延伸出來的穴位。

  每個穴位因為所處的位置變化,對經脈氣血會產生哪些影響,進而會對身體產生什么影響。”

  張帆講到這里,已經看到下面眾人在交頭接耳了。

  “聽他這么一說,我還真的很想看看他這本書講了什么。”

  “氣血產生的本源?哪有這么簡單,我覺得他可能就是說的好聽。”

  “但是這跟武俠小說有什么關系呢?”

  張帆還沒有講完。

  等到下面討論的聲音慢慢變小一點之后,張帆才繼續講話。

  “武俠小說里面講真氣,這個真氣跟我們的氣血其實有點類似。

  只是真氣是可控的,而氣血卻不受我們控制。

  真氣可以自我療傷,也能給別人療傷。

  氣血也能療傷,不過只能給自己療傷。

  控制氣血給自己療傷的方法,就在穴位上,通過穴位按摩、針灸等方法,就可以達到這個目的。

  人體有免疫系統,給身體做自我保護。

  我把氣血,當做人體第二大保護系統。”

  張帆越說,在座的人就對張帆這本書越感興趣。

  越聽越覺得玄乎。

  感覺看了這本書,自己都能練出真氣了。

  “快把這本書發給我們看看吧。”

  “是啊,我都等不及了。”

  臺下有人開始大喊,想要看看這本書到底寫了什么內容。

  “大家不要著急,等到座談結束之后,每個人都可以拷貝一份。”

  張帆示意大家不要著急。

  “我還有一些話要送給大家,希望大家能認真聽一下。”

  所有人都安靜了下來,仔細聽張帆說話。

  “我可以負責任的跟大家說,中醫絕對不是一門沒有科學根據的一門醫學。

  很多時候,看似我們的診斷只是通過經驗做出的判斷,實際上這其中蘊含著絕對的科學道理。

  只不過很多理論知識要么在歷史的長河中消失了,要么,就是沒有被發現。

  在座的各位都是國內最年輕的中醫學者。

  我希望大家不要把思想禁錮在課本,更不要相信什么權威,多從本源思考問題,任何問題都要多在大腦中想個為什么。

  只有這樣,我們中醫才能不斷向前發展。”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