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一百一十七章 徐州總動員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沛縣,因古有“沛澤”而得名。沛縣為漢高祖劉邦的故鄉和發跡之地,亦是明太祖朱元璋祖籍,李自成在民間又以“沛上長者、太原公子復生”來進行號召,這座行政級別上來講已經不高的城市,在明末這個關鍵時期,卻具有一種獨特的象征意義。

  沛縣的“沛”字,古時是指有水草的地方,正應其義,很久以前,古泗水從這里流過,不僅有沼澤濕地,而且有大湖。

  史記《高祖本紀》有高祖在沛豐西沼澤中縱徒起義和其母在田里勞作,“嘗息大澤之彼”即在大湖岸邊休息的記載。

  可見很久以前沛縣就是一個水草豐茂的地方,今日這里的湖泊區比較秦漢時期更為壯闊,規模不知道幾倍于從前。

  只是嚴寒的氣候和枯水期的水文條件,都削弱了沼澤湖泊的防御能力。

  大風起兮云飛揚,飛云橋的名字就來源于漢高祖劉邦還鄉時奏響的這曲高歌。

  清軍攻勢猛烈,那些在滿洲太君督戰隊監督下,兇猛撲向飛云橋的清軍漢兵甲士,差不多人人都算得上明朝邊軍的精華士卒。

  在明朝時,他們空有一身武藝和過人的軍事才具,但卻因為欠餉、空額、以文制武、將門世襲等各種各樣的問題,被束縛住了手腳,無法伸張自己的才干。

  到清軍來了以后,這些頭懸豬尾巴的野蠻人固然對平民百姓殘暴到了崇禎皇帝也萬萬難以企及的地步。

  可是對明朝邊軍余部來說,東虜的到來,也意味著對于邊軍秩序的重組。

  多爾袞大刀闊斧,給予了這些漢兵足夠多的好處。十足十的餉糧,這是最重要的一點,抬旗和晉升也同樣毫不吝嗇。

  更何況現在清軍中一直在流傳著“闖孽余眾”在開封藏銀七千萬兩的傳說,這條消息激發了清軍漢兵部隊的斗志和士氣,讓他們雙眼通紅,為流賊的財富眼熱,終于在尼堪的督促下,對飛云橋發動了全面的進攻。

  即便不說那七千萬兩拷掠白銀的傳說故事,即便單論清軍南征以來,這些漢兵甲士的沿途所見:在大順控制區內井然有序的社會秩序,還有蒸蒸向上的勃勃生機,都讓他們確信,即便河南沒有這樣一筆駭人聽聞的巨額財富,至少也應該積蓄有大量存糧。

  這點從多爾袞擊破磁州、大名、濮州、鄆城等地后的繳獲來看,是可以得到印證的。

  從飛云橋的順軍營盤中,好像雷鳴怒吼、亂石穿空般,大片槍林彈雨密集發射,槍炮一齊釋放,火力特為猛烈。

  在最前排沖擊飛云橋營盤的清軍漢兵甲士,死傷最為慘烈,一瞬之間,尼堪粗略估算,估計漢兵就已經死傷二三百人之多——此時距離徐州戰事的全面爆發,還不足一刻鐘。

  沛縣有縣城,明確的記載,據說是嘉靖二十二年修筑起來的:“周圍五里,高二丈,闊一丈八尺,護城壕深二丈,闊三丈,雉堞一千三百二十一個,城門四個,各設城樓”。

  谷可成聚兵徐州,并下令山東各地的大順軍守兵,留步卒防備阿濟格,并調大部分騎兵南下增援徐州后,并沒有撤除徐州北面的防御。

  他積極利用了徐州城北面沛縣已有的城池設施,和許都親自破冰乘船又奔馳冰面一段距離后,趕到沛縣縣城,積極組織防御作戰。

  谷可成和許都趕到沛縣以后,谷可成以大順殿前軍權將軍和山東經略使的極高地位,親自率領衛兵趕赴飛云橋南岸的留城布防。

  許都則留在沛縣負責協調和組織從大運河東岸趕來的各支順軍援兵,順便他還接見了許多沛縣本地的搢紳領袖、綠林豪杰、貧民佃農和奴婢起義武裝的領袖,安撫人心,并加緊安排組織了一批支援前線的民夫參與戰事。

  西漢初年的四位丞相蕭何、曹參、王陵、周勃都是沛人,司馬遷史記所列西漢功臣侯,一百多人,有四十多位出自沛縣。

  這座城市醞釀了漢帝國的誕生,也是朱元璋的龍興之地。此時沛縣雖然已經較它歷史上的輝煌時期,是不成氣候了,但許都還是拿出了沛縣這些光輝的歷史,來號召本地紳民群眾支持大順軍的防御作戰。

  “沛縣是漢湯沐邑,也是洪武龍飛之地。漢高祖和明太祖,兩代神武的帝王都是從這里起仁義之兵,拯民水火之中……

  ……所謂義兵者,皆若陳王、漢高、洪武之流,內誅民賊,外抗胡虜強暴者……

  沛縣是晉王親取之地,晉王為人如何,本縣父老皆知之……晉王設施布置如何,本縣父老皆知之……

  ……大順軍起中原仁義之兵,已剪除秦晉,掃清胡塵,已在目中。睿酋以無歸之師,亡命來戮沛徐,安有不敗之理?”

  許都熟悉明朝搢紳階層的心理狀態,所以他接見沛縣父老時,著重強調了大順軍對于漢高祖劉邦、洪武帝朱元璋的繼承意義,強調了李來亨建政的規模和設施,并從此出發,對比清軍的殘暴,絲毫沒有提到大順軍的營田等搢紳眼中的“惡法”。

  接見從大運河東岸來援的幾支義軍武裝時,許都又攻勢一轉,強調了清軍在大名的屠城,還有多爾袞對于濮州、鄆城等魯西南州縣的殘酷搜刮,著力激發義軍們對于山東一省的本地土著意識。

  而到了會見那些沛縣本地的貧民、佃農和奴婢起義武裝時,他又換了一種說法。

  聊城大捷的時候,任繼榮在無意間開啟了對于明朝賤籍制度的徹底破壞。李來亨獲悉這一情況后,馬上就和禮政府尚書鞏焴、刑政府尚書陳可新進行了討論,決心徹底廢除明朝的賤籍,并將這點廣而告之,立即推廣到大順軍已經控制和尚未控制的地區。

  此條消息一經傳出,馬上就產生了驚人的傳播度。

  不僅是河南、湖廣和山東等大順軍的控制區里,獲得了解放的奴婢武裝自行組織了起來。而且在大順軍兵鋒所尚未企及的地區,如四川、北直隸、南直隸、浙江、江西、嶺南等地,獲得這一消息的賤籍百姓們,都以著特別驚人的熱忱掀起了起義的烽火。

  許都也視沛徐一帶的奴婢起義武裝為一支可以利用的力量,他向奴婢們出示了禮政府、刑政府草擬的廢除一切賤籍舊制的法令,以此作為號召,很快就獲得可用之士數以千計。

  許都不是一名特別優秀的將領,但他善于進行一些有價值的社會活動。不管是拉人脈、拼關系,還是單純靠嘴巴去說服,許都都有辦法在搢紳、土寇豪強、奴婢貧民等等完全不同的階層和團體里,運動出足可以為大順軍防御作戰起到用處的能量。

  “旬日之間,組織民夫以萬計。這總能對前線戰事,起到一點微不足道的作用了吧?”

  許都歸誠大順軍的時間并不久,但他對于自己仕途的野心卻一點不低。多爾袞竟然以主力冒險長驅直入迅速打到了徐州附近,這一點完全出乎山東順軍將帥們的預料,但是在許都看來,多爾袞自陷于不勝則亡的絕境,也給了自己獲取不世之功的大好機會。

  “今日乃大順開國之時,晉王必用非常之人、必用非常之士,若輩士紳,有志于仕途者,豈能放過這個機會?”

  在許都的號召下,沛縣、豐縣、碭山、蕭縣、徐州一帶的各個階層民眾,都被積極迅速地動員了起來。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