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四十章 潘多拉的魔盒(四)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以色列很早便在研制核武器,而且比很多人想象的要早的多。

  根據幾十年后解密的,有確切資料記載的最早記錄,便是1957年在法國的幫助下,以色列在內蓋夫沙漠中的迪莫納郊外建立了一個24兆瓦的核反應堆。該反應堆雖不足以用于軍事目的,但畢竟使以色列向核國家的目標邁進了一大步。考慮到當時的國際形勢和國際協定的制約,以色列對發展自身核力量一事實行了異乎尋常的保密措施。

  迪莫納核研究中心(希伯萊文縮寫可讀作“卡馬格”)被說成是一個“紡織廠”,四周戒備森嚴,連其上空都宣布為禁區。有一次,以色列空軍的一架“幻影”式飛機在訓練中誤入迪莫納上空,也立即被部署在四周的導彈擊落。

  可以說,以色列的核計劃從一開始就是極端保密的。1962年法國戴高樂政府中止與以色列的核合作后,以色列的核計劃就更加神秘,外界只能從一些跡象中找出一點蛛絲馬跡。正是由于以色列政府的嚴格保密,盡管各國政府都判斷以色列已經開始研究核武器,但畢竟缺乏依據。

  1965年,有以色列背景的美國紐梅克公司的134磅濃縮鈾莫名其妙地失蹤,而22磅濃縮鈾就足以制造一枚原子彈!1968年11月,200噸優質氧化鈾在荷蘭安特衛普港被裝上一家注冊為“比斯坎貿易海運公司”的貨輪“舍爾斯貝格號”,隨后不知去向。

  據判斷,上述事件都是以色列情報機關“摩薩德”的“杰作”。因為以色列制造核彈缺的不是技術,而主要是原料。所以在把所有的原料都弄齊了以后,1968年年底,以色列核工廠就接到了全面生產的命令,從1969年開始,每年都可以生產4至5枚核彈頭。

  到1969年3月,以色列正式生產出了第一顆核彈頭成品,自此以色列繼美國、蘇聯、英國、法國和中國之后,正式成為世界上第六個擁有核武器的國家(盡管一直是秘密非公開的,五個核大國之外的編外成員)。為西方國家研制原子彈作出過重大貢獻的猶太人,終于也擁有了自己的原子彈。

  和其它五個核國家不同,以色列在首批原子彈造好以后,為了嚴格保密,并沒有進行實爆試驗。核武器成為猶太國家的核心機密,甚至對其最親密的盟友美國,以色列也一直守口如瓶。以色列1962年開始在納吉天沙漠一家“紡織廠”內研制核彈的時候,便被美國間諜衛星監視,可直到了1970年以后才估計以色列1968年已擁有核子彈。

  1969年9月底,以色列總理梅厄夫人訪美期間,堅決拒絕了美國政府希望以色列在美蘇發起的《防止核擴散條約上簽字的要求,原因就在于這項協定將導致國際組織有權監督、檢查迪莫納的反應堆,從而使以色列的核心機密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不僅保密方面是以色列核武的特點,其核技術方面也很高超。前面已經說了,有關核武器方面,以色列缺少的是原料(如果不是受原料的限制,那他們恐怕就不只是一年生產4到5枚核彈頭而已),卻并不愁技術和人才。其實像美國、英國、法國三國研制核武器的過程中,在技術方面都有猶太人的身影,他們也起了非常大的作用。

  這樣以來,以色列的核技術起點就非常的高。

  在運載工具方面,七十年代初的以色列不僅可以生產戰術核炸彈、戰術核地雷、戰術魚雷等等戰術核武器,甚至還可以生產已經具備基本戰略價值的彈道核導彈,以載彈量可達750公斤、射程可達500公里的“杰里科”地對地彈道導彈為載體。當然洲際導彈是當時以色列不具備的,可之所以不具備只是因為以色列的導彈技術跟不上而已。

  核武器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技術指標——當量重量比,也就是核彈的TNT當量和核彈本身重量的比值。在原子彈誕生的初期,首批核武器設計中,由于化學zha藥和反射層重量占了絕大部分,所以這個比值是很低的。

  比如1945年8月6日美國投放在日本廣島的原子彈“小男孩”,它核彈本身連同外殼長3米,直徑0.71米,全重為4噸,當量為1.5萬噸TNT。1945年8月9日美國投放在日本長崎的原子彈“胖子”,它核彈本身連同外殼長3.6米,直徑1.5米,全重為4.9噸,當量為2.2萬噸TNT。這樣算來,“小男孩”為3.75噸/千克,“胖子”的當量重量比是4.5噸/千克,與現代核武器相比都非常低。

  可如今在核武器上的技術水平和以前已經是天壤之別,例如1962年裝備核武部隊的,美國庫存核武庫中當量最大的彈頭B53核彈(以及在“大力神”Ⅱ導彈上使用的彈頭W53),當量900萬噸,重約4噸,當量重量比約2200噸/千克,相當于“胖子”的500倍。如今當量大于10萬噸的戰略導彈彈頭和核炸彈,當量重量比范圍在500~3000噸/千克;低當量的戰術核武器,當量重量比約為10~300噸/千克。

  在核武器當量重量比這方面,以色列的技術水平也很高,其七十年代初的最高水平完全能夠達到150噸/千克左右。這就意味著,如果是一個相當于“小男孩”兩倍威力的3萬噸TNT當量核彈,以色列的核導彈或核炸彈,最小可以做到200千克重的水平。

  不過因為核原料實在缺少的緣故,以色列不但因此每年的生產量受限制,他們所制造的核彈還幾乎都是10萬噸當量以下的戰術核彈(八十年代后有少量準戰略核彈頭裝備,但數量很少很少)。

  1973年10月的第四次中東戰爭,埃及、敘利亞和巴勒斯坦游擊隊大舉進攻以色列,以色列由于受到了埃及和敘利亞的兩線同時進攻,事先又沒有任何的準備,所以以軍節節失利持續敗退,丟失了一大批土地。

  面對這種情況,當時的以色列國防部長達揚認為,以色列已經到了最后關頭。而當時的以色列總理梅厄夫人也同意他的觀點,如果讓這種戰爭狀況再發展下去,以色列只能是被再次滅國。為此以色列總理梅厄夫人,便做出了使用最終武器——核武器的決定。

  “梅厄夫人,請問要動用多少枚核彈頭,又對哪些國家進行報復?”在梅厄夫人做出使用核武器的決定后,達揚也似乎很認同的沒有讓梅厄夫人多考慮考慮或者反對,而是詢問起了具體的數量和對象范圍。

  “我們現在有多少枚?”因為平時身為總理也不會特意去時刻注意核彈到底有多少枚,梅厄夫人便首先問了這個問題。

  “目前為止一共22枚,工廠里還有3枚正在制作過程中,肯定是趕不上了。”身為國防部長的達揚倒是很注意這方面的事,便立即做了回答。

  “22枚?全部待命發射!”梅厄夫人絲毫不見猶豫的斬釘截鐵的決定到,“至于對哪些國家進行報復……埃及、敘利亞是肯定的;巴勒斯坦游擊隊也有份,所以黎巴嫩南部也要報復;約旦方面雖然還沒正式進攻,但對于上次中東戰爭我們攻打了他們,他們一直是懷恨在心,現在約旦的軍隊不也是在約旦河東岸蠢蠢欲動么,給他們也來上一點。”

  “另外……蘇聯這個該死的惡棍共產國家,難道他們以為我們不曉得埃及和敘利亞攻打我們,幕后的支持者是他們么?蘇聯也給我投!實在攻擊不到俄羅斯本土,就給我攻擊烏克蘭,還有敘利亞駐軍、阿富汗駐軍!”梅厄夫人說到這,已經略顯瘋狂之色,肯定是給這些惡劣的戰況所刺激的。

  “蘇聯?”達揚感到冷汗都下來了,但他想到放一顆也是死,兩顆也是死,不打蘇聯也是死,打了蘇聯也是死,管他什么?何況沒有蘇聯的支持,埃及和敘利亞的進攻怎么會這么猛這么迅速?要讓所有對付以色列的國家都不好過!達揚想通這些便一咬牙:“遵從您的命令,梅厄夫人!”

  “那具體的操作布置就交給你完成了!到了要我給出核鑰匙和密碼的時候再通知我,由我親自下命令按動核按鈕便是。”梅厄夫人見到達揚也同意了她的決定,于是就讓達揚去具體操作布置,畢竟這方面她身為總理也不熟悉,只能下達最終的命令。

  吩咐一番后梅厄夫人又嘆了口氣:“唉……就讓我們這些人和我們的以色列國家一起,轟轟烈烈的再次滅亡吧!讓世界各個國家都知道,不要再惹我們以色列,不要再惹我們猶太人!不過即使現在我們的以色列國家再度滅亡,但我們猶太人民族遍布世界各地,總有一天我們會再次建立我們的國家!”

  以色列很早便有核武器,這是真實的,后來也被人公開了,這個情節本書以后會詳細的去寫,以色列核武器是怎么被公開的經過。而且第四次中東戰爭以色列確實準備使用核武器,至于為什么后來沒用,下章會述說。另外確實有以色列過丟失過核武器,后來也未尋找到的傳聞,當然這是不是真的到目前為止還屬于機密,以色列都不承認有核彈了,自然不會去承認丟失核彈。

  其實丟失核彈又未找到的事情,包括美國和蘇聯在內,歷史中各個核大國都發生過多次這樣的事件(好像除了中國沒有以外),在高層官員眼中這都并不是特別稀奇的事情了。而大家所知的那兩部好萊塢電影,只不過根據這個傳聞進行藝術加工,變成了丟失的核彈被找到的情節來而已,本書也是這樣。

  所以說本書這樣的情節,也不能說是完全來自電影,而只能說是我這本書和電影,使用了同一件歷史素材進行了相似的藝術加工而已。我在這本書前言里就說了:本書有超過80%的情節都是現實歷史中真實發生過的事情,包括一些隱秘的不為大多數人所知的檔案,只是我讓虛構的李韋德等人融入這些歷史事件而已。

  另外有朋友奇怪以色列的核技術,他們的核彈怎么會做到那種重量水平,能讓李韋德一人可以拿起,所以本章我特意做了說明(本來是不想寫這個的,不過現在看來不寫很多人就不能理解)。這一方面是以色列技術水平比較高,而且那又是戰術核彈的緣故,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李韋德有武功力量特別大。關于李韋德得手的那顆核炸彈的大概參數,后面也會寫到,反正不會太離譜,絕對符合當時以色列的真實水平。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