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二十五章 解決兩個問題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駐東德蘇軍德累斯頓基地軍用機場,十架滿載軍火的伊爾76TD運輸機,正從跑道上陸續的起飛,它們的目的地將是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軍用機場。李韋德和伊夫琳,以及昨天被從東柏林接過來的喬爾和丹尼,都在其中一架運輸機上。

  自從前天李韋德選好首期交易的軍火具體是哪些武器后,選擇哪個國家和地區作為軍火銷售市場,以及怎么把這批軍火經濟安全有效的運送到目的地,成為了接下來需要面對的兩個大問題。

  有關選擇哪個國家和地區作為軍火銷售市場,李韋德是事先就早已經考慮好。

  環顧1986年此時的全球軍火市場,工業化國家最大的五家軍品進口國是日本、西班牙、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土耳其,約占工業化國家大型常規武器進口額的一半;而第三世界最大的五家軍品進口國,是伊朗、伊拉克、阿富汗、印度、沙特拉阿伯,也約占第三世界軍貿市場大型常規武器進口額的一半,這其中光是正在兩伊戰爭期間的伊朗和伊拉克兩國,就進口了270多億美元的大型常規武器,占第三世界進口總額的25。

  這些國家自然是極好的軍火需求市場,但卻不是李韋德的目標。因為像這些熱點地區,由于政治和軍事方面的原因,其軍火提供者都是各個國家,交易對象都是國家對國家的交易,基本上私人軍火商存在的空間很小,而且私人販賣軍火到這些國家不但比較困難,而且交易后所引起的麻煩也很大,所以李韋德不會去選擇它們。

  如果撇開具體的國家不談,先選擇大概的地區,那肯定是中東和非洲。但這次的軍火生意是從東德進貨的,從東德到非洲路途太遙遠,從成本上說絕對不劃算,而且以李韋德現在是要快速的資本原始積累講究時效,所以只能選擇中東地區。正在進行的兩伊戰爭、阿富汗戰爭,以及以色列和周邊國家和地區之間的沖突等等狀況,無不持續的掀起中東地區搶購軍火的熱潮。根據媒體報道的統計數據顯示,從1980到1986年,中東地區大型常規武器進口額約占第三世界進口總額的45。

  中東地區既然是必選的目標地區,但伊朗、伊拉克、阿富汗這正在戰爭中的三個國家又不適合的話,剩下的李韋德當然會選擇兩個地方:黎以沖突的熱點地區黎巴嫩南部、巴以沖突的熱點地區約旦河西岸。

  選擇好軍火銷售市場,剩下的問題就是怎么把軍火經濟安全有效的運送到目的地,這個問題可把李韋德傷透了腦筋。

  全途走海運吧,由于德國南部沒有出海口,如果想用輪船從東德海運到中東,此方式必須繞大半個歐洲海岸,不要說太費時間也很不安全,因為滿載蘇聯軍火的船想要經過北約國家的海域該有多困難,即使是使用中立國標志的輪船,在一路大樣上幸運的不會碰到檢查,但在通過英吉利海峽、直布羅陀海峽時,可是幾乎肯定會被檢查而扣押,因為像在海峽或運河這種特殊地區,檢查都是非常嚴格的。

  先走陸路然后海運吧,這種方式分兩種路線:第一種路線是東德-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南斯拉夫,再從南斯拉夫出海口海運至中東,可是這種路線雖然經過的都是華約國家,但捷克斯洛伐克和南斯拉夫很不太平,和蘇聯的關系一直不穩定,這種路線也是不安全的。

  第二種路線是東德-波蘭-烏克蘭,再從烏克蘭的黑海出海口海運至中東,但這種路線要經過土耳其的兩個海峽,自然也是經常非常嚴格的地方,還是不安全,而且也路途也太漫長。況且,不管是那種路線,由于涉及的國家太多,需要打通的環節也太多,此次交易就很難隱瞞,即使是拿軍事調運做借口也不行,而且手續和所要花費的金錢也會很多。

  海運或者路運加海運這兩種方式都不行了,自然只剩下的空運。可怎么空運呢?正在李韋德傷腦筋的時候,恰好碰到了好運。此次大規模的裁軍,駐扎在東德境內歸駐德蘇軍集群司令部管轄的蘇聯空軍第20集團軍,也是在裁軍之內,但在今日,他們又接到了蘇共中央下達的集中部分空軍力量于阿富汗戰場這樣的命令,所以第20集團軍的一半數量的飛機將調往阿富汗戰場使用,其中就包括那十架伊爾76TD運輸機。

  并且由于這些飛機并不是直飛阿富汗,而是將會在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軍用機場作短暫的停留,進行中轉加油和物資裝載。便可以趁著這樣的機會,順路運送李韋德的那批軍火先到敘利亞大馬士革,然后他們再想辦法通過陸路運輸到最終的目的地。

  這樣一來,運輸過程肯定會非常的安全,也會很省下太多時間。當然這一切可不是免費的,而是要花費錢的。李韋德需要付出十架伊爾76TD運輸機,所消耗的航空燃油等基本費用,經過計算這筆費用大約在十五萬美元左右。不過這費用也算合理了,這也多虧了是順路帶貨,不然也不止這么多。

  想想那一千克一馬克的低廉基本價,李韋德也就沒在意那十五萬美元的運費。不過也不僅僅是這點錢了,等軍火運到敘利亞大馬士革,以后還有運到兩個目的地的陸路運輸費用,以及打通關卡和各種打點費用,還是需要不少資金的。其實在國際軍火市場上,軍火成本的一大半便是在運輸費用和各種打點費用上。

  想想這些麻煩事,這么多需要克服的困難,李韋德不由得懷念起以前在書上看到的歷史。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前,軍火交易只是個體軍火商之間的商業買賣,完全不受政府約束。比如德國(普魯士)的阿爾弗雷斯克虜伯,和英格蘭的阿姆斯特朗勛爵,賣軍火僅僅為了賺錢。那時像克虜伯公司生產的槍炮,有一半以上出口到47個國家,其中也包括德國的敵人。一個具有諷刺意味的例子是在1866年奧普戰爭中,交戰雙方都使用克虜伯的槍炮互相殘殺。這種狀況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后,各國簽訂和約協議進行限制才為止。

  任何人都可以正大光明的買賣軍火不受限制,要是自己是生活在那個時代改有多好?李韋德也只能在心中YY了一下。

  在經過漫長的旅途,飛行很長一段時間后,十架滿載軍火的伊爾76TD運輸機,終于抵達了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軍用機場。

  在軍火運送到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之后,因為李韋德的第一個銷售市場是黎巴嫩南部地區,大馬士革又離黎巴嫩中南部非常的近,最近的地方大馬士革到黎巴嫩邊境只有不到20公里,開車十幾分鐘就能到達,所以軍火被暫時存放在了蘇軍在大馬士革的軍用倉庫里,李韋德準備先去探察一下市場,等到找到買家談好生意后再來提貨不遲。

  于是第二天,李韋德帶著喬爾和丹尼,使用伊夫琳提供的蘇聯國籍的假身份,開著借用來的一輛軍用越野車,沿著從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一直通往黎巴嫩南部城市貝魯特的大馬士革公路開始了行程。

  至于伊夫琳,則是在軍火安全抵達大馬士革,妥當安排在軍用倉庫里存放,并給李韋德借來了一批車輛,留了幾名手下以及一個排的士兵聽從李韋德的安排后,便與李韋德離別回東德去忙她自己的事情去了。

  “韋德,你說我們的那批軍火當中,哪種槍支最能賺錢的啊?”正在大馬士革公路上急速奔馳著的一輛軍用越野車里,傳出了喬爾的聲音。而在越野車里的人,自然還有李韋德和丹尼兩個。

  聽到丹尼的問題,正在開車的李韋德還沒作回答,坐在旁邊的丹尼便毫不猶豫的搶先說道:“這還用說?槍支中什么最賺錢?自然是世界上最流行的槍、戰士和恐怖分子們最愛的武器——AK47。它的適用性極強,能適應各種復雜惡劣的天氣和地理環境,從沙漠到沼澤,從赤道到兩極,不管在沙漠還是在高原,不管是在熱帶雨林還是在戈壁荒野,AK都能始終如一地發揮自己的優良性能,就算它被泥土或者沙子覆蓋,它還是可以正常的開火。”

  “它的使用又非常簡單,就算是一個六歲小孩都可以很容易使用它,而且很多地方的小孩的確在使用它。這么多的優點,自然永遠不會缺少買家,而且需求量也會巨多。它造價和成本又十分低廉,但在某些時間某些地區又賣的非常貴,這其中的利潤自然可觀。而且由于AK47極耗子彈,如果擁有購買它的長期顧客,就意味著擁有長期的飯票。因此在千萬種槍中沒有一種像AK47那樣賺錢的。”

  李韋德在點頭肯定丹尼的言論后,又補充說道:“其實,正是因為AK47在國際軍火市場上的流通性和普遍性,所以觀察某個地區的一支AK47的單價,甚至就能了解該地區社會的穩定程度,可以從AK47的價格透視地區沖突。”

  “這么神奇?”喬爾驚訝道。

  李韋德微笑著解說到:“當然!低廉的價格、超強的適用性和強大的殺傷力讓AK47成為地區沖突各方都非常樂意使用的武器,它的價格便可以說是標志某地區暴力沖突嚴重與否的風向標。在社會比較穩定的地區,一把二手AK47的價格大約在230400美元之間。如果價格低到100美元左右,這可能表示該地區的沖突狀態突然停止了。”

  “但也并不是價格越低越好,如果AK47的價格跌到40美元左右,用句開玩笑的話說就是,一個學生打一個月暑期工也能搞到一把AK47的話,當地的槍擊殺人案可能會大幅度增加。這種情況多數發生在那些政治局勢剛剛得到恢復的國家和地區,經濟的不景氣和槍械的一度泛濫令槍械的價格跌到了極點。曾經就在非洲某個內戰剛剛結束的國家,二手AK47賣到了6美元一把,價錢就相當于一袋大米的價格。”

  “如果AK47的價錢高到1000美元以上,則標志著該地區的沖突漫長而持續,而且正在進行。奇高的槍械價格表示當地人非常希望得到槍支,而正常的買賣渠道又無法滿足人們的需要。在這樣的地區,一旦槍械來路被打開,槍械就會大量涌入市場,暴力沖突隨之突然爆發。像在克什米爾和印度東北部地區,AK47的黑市價居然高達2000美元以上,這是非常值得重視的。這樣的高價意味著什么,應該是不言而喻了吧!”

  可是后來根據80年代航空燃油國際價格每桶30美元,7.33桶為1噸,每架伊爾76滿載油量70噸,一共10架伊爾76,這么仔細一算,相比較軍火價值的總體數額來說并不貴。當然這是在搭“順風飛機”,只要支付航空燃油等基本費用的情況下,因為其它很多費用如機場使用費、飛機保養費、飛機駕駛員費用等等這些可不需要李韋德支付了,本來的軍事任務這些費用就存在,國家掏錢。

  還有,由于八十年代石油、航空燃油等能源價格還比較低,所以做本章所說的同樣的運輸,如今光航空燃油上就至少需要花費五十萬美元以上。

  伊爾76系列運輸機本來就比較耗油,不過當時蘇軍正在服役的就這種型號的運輸機最大了,其后的安124系列運輸機,是1986年初交付使用的沒錯,可當時只有五架,不可能分配到駐扎在東德境內的蘇聯空軍第20集團軍,投入批量生產可是要1987年。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