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七十四章 洛出書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自古有言,河出圖,洛出書,這圖與書正是華夏淵源流傳的河圖洛書。

  正所謂河圖主常,洛書主變,河圖重合,洛書重分,此二者方圓相藏,陰陽相抱,相互為用,在河圖洛書中,蘊含著華夏千年無數的奧秘,像什么太極、八卦、周易、六甲、九星等,其實皆可追源至此。

  當然,河圖洛書畢竟復雜至極,我也不敢豪言自己完全將其參透,僅僅是略微摸到了一絲大概,只不過我們剛剛走過的軌跡,正好與其中的洛書極為吻合,所以我才會聯想到這傳說中的洛書。

  不過與我這一知半解比起來,沈浪更是絲毫沒有聽聞過所謂洛書的任何傳聞,所以他才會完全不懂我們剛才所說,在我們身旁如同一個局外之人一般。

  正因如此,所以沈浪才會湊到薛楠的身旁,想要從她口中,對這所謂的洛書九宮格有所了解。

  而見到眾人再次踏上了前行的道路,薛楠也不再猶豫,她看著身旁如同孩子般好奇的沈浪,笑了笑后便對他說起了這神秘的河圖洛書。

  雖然并沒有人知道洛書的真正來源,但是在傳說中,洛書又稱龜書,而之所以洛書會有這樣的名字,相傳是因為此物與大禹有關。

  相傳在遠古時期,由于共工怒觸不周山,所以導致神州水患肆虐,大禹奉女媧法旨治理水患,卻苦思治水之法而不得,天下民不聊生,大禹極為焦灼。

  而正在此時,他忽然見到從河中浮出一只神龜,此龜看上去極為神異,雖無人形,但是看上去仿佛就是活生生的人一般,在其背上所馱之物,正是洛書。

  在神龜出水之后,并未口吐人言,也并沒有做出任何激動,這只神龜僅僅是將洛書獻給大禹,然后便再次潛回到河中。

  而大禹得到洛書之后,雖不知此物為何,但是大禹乃何許人也,以他的才智,自然看出了其中蘊藏的無窮價值與奧秘。

  于是,大禹便依照洛書中的記載治水成功,并依照洛書將天下劃分為九州,定九章大法治理天下,九州也從那時起便成為了神州的代稱,直至如今。

  聽到這里,沈浪不由得一陣咂舌,他小心的打斷了薛楠的講述,看著她不敢置信的問道。

  “楠姐,你說的這都是真的假的,大禹難道就是靠著一本書治理了水患?這本書到底都寫了些什么,真的有這么神奇么?”

  “這些畢竟都是千年之前的傳說了,沒有人知道這傳說中到底有幾分屬實又有幾分虛構,其中真偽只能靠自己自行分辨。”

  或許是因為看不下去沈浪現在這幅呆傻的樣子,所以一旁的凌軒狠狠的拍了一下他的肩膀,語氣中滿是怒其不爭的意味。

  “不過暫且不論這傳說有幾分真實,我們都至少可以確定一點,正所謂無風不起浪,不管洛書有沒有傳說中的那般神奇,其來源都一定與大禹有著某種關聯。”113

  雖然凌軒看不下去沈浪如今的模樣,不過這畢竟是他自己所選擇的徒弟,盡管他嘴上并沒有絲毫松口,但是我們肉眼可見,他手中的力道已經慢慢減弱,如今看上去更像是在揉捏著沈浪的肩膀。

  沈浪自然知道凌軒刀子嘴豆腐心的性格,所以對于凌軒的舉動,他也不過是報以了一個憨憨的傻笑。

  而在感受到凌軒手中的力道變化后,沈浪知道他還是心疼自己的,于是笑容中不免多出了幾分真誠,看著凌軒討好的問道。

  “師父,這不能怪我,我這不是之前從來沒有接觸過這些東西么,不過我真的很好奇,究竟是什么樣的一本書,居然能夠流傳千年,并且從中衍生出太極八卦這些東西,這實在是太神奇了。”

  在看到苦苦追問的沈浪之后,凌軒忽然忍不住笑了出來。

  “沈浪啊沈浪,說你點什么好,看見你就來氣,可是又實在沒辦法真的生你的氣。”

  對于凌軒所說,沈浪只能縮了縮脖子,如同孩童般吐了吐舌頭,并不敢隨意接話。

  凌軒也沒有在意沈浪的反應,只見笑容過后的他面色一正,然后便開始如同說教一般,對沈浪說起了洛書中所記載的奧秘。

  正所謂河出圖,洛出書,圣人則之。

  在傳說中,河圖乃是由龍馬從黃河中馱起獻于伏羲氏,而洛書則是由神龜從洛水中負起獻于大禹,伏羲與大禹都是傳說中的圣人,而黃河與洛水兩大水源,同樣是華夏的根源所在。

  而在將河圖與洛書二者互相結合之后,便演化出了我們所熟知的太極。

  毫無疑問,洛書乃是遠古文明的產物,其具象化的表示,便是以黑點與白點為基本要素,以一定方式構成若干不同組合,并整體上排列成矩陣的圖式,也就是世人俗稱的九宮格,這九宮正是奇門遁甲的基礎,九星、八門、三奇六儀、八神都在九宮中運行。

  雖然到了今日,我們所能見到的洛書早就有所殘缺,但是據史料記載,洛書乃是陰陽五行術數之源,其以四十五數演星斗之象,九宮八風圖配合八風,八卦,從而演化出了奇門遁甲中關于九宮的概念。

  在代表洛書的九宮格之中,以一,三,七,九為奇數,亦稱陽數,二,四,六八為偶數,亦稱陰數,其中陽數為主,位居四正,代表天氣,陰數為輔,位居四隅,代表地氣,五居中,屬土氣,位居中宮,寄旺四隅。

  而根據現代人的理解,所謂洛書其實便是脈絡圖之意,其中更是蘊含了關于空間的奧秘,在洛書所化的九宮格中,縱、橫、斜三條線上的三個數字其和皆等于十五,這定然不會只是一個偶然。

  提及洛書,凌軒臉上滿是對古人的欽佩以及向往,而沈浪的表情卻隨著凌軒的講述變的越來越迷茫。

  看得出來,沈浪已經在努力理解凌軒所說的內容,但是凌軒所說實在是過于深奧,遠遠的超出了沈浪的理解范圍,看著他努力而又迷茫的模樣,我不由得暗自發笑。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