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七十二章 唐太宗 玄武之變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本來是打算從春亭口中知曉武則天與關山的聯系,沒想到如今卻說到了李淵身上。

  看起來好像是有點跑題了,不過多了一次對歷史真相的探索,這似乎也不是什么壞事。

  我們在聽到春亭所說的內容后,終于理解了凌軒為何情緒如此激動,原來是李淵忘恩負義,在登上帝位之后反而打算對關山進行瓦解,這個行為確實是讓人難以平靜。

  眾人都在社會上摸爬滾打了許久,稍一深思便明白了其中為何,只有單純的亓芷還并未理解,只見她皺著眉頭瞪大了驚訝的雙眼,看向春亭的目光中是滿滿的疑惑。

  “李淵怎么會如此過河拆橋,畢竟是關山的幫助才讓他登上了帝位,他為什么會有如此想法?”

  陳工雖然看起來五大三粗有些憨傻,實則卻是大智若愚,他這時候僅僅一句話便讓亓芷理解了李淵心態變化的原因。

  “之前李淵不過是領兵一方的將軍,魁首能助他登上帝位他自然只有欣喜,無暇顧及其他,可當他成功建立起唐朝坐在那張龍椅之上時,看著關山龐大的勢力心中或許就產生了恐懼。”

  凌軒似乎是整理好了自己的情緒,他冷哼一聲,眉宇間的憤怒與不屑絲毫不加掩飾。

  “沒錯,正所謂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他親眼看著關山一路上是如何摧枯拉朽般擊敗了所有的敵人,關山既然能讓他登上帝位,自然也能讓其他人龍登九五,他又怎么可能放心。”

  如此說來確實也是有著幾分道理,李淵雖然登基為帝建立唐朝,可他既然知道有一股能輕而易舉推翻自己的勢力存在,自然是放不下心來。

  久未發言的弈和這時緩緩開口,看這樣子,對于關山千年前的這些隱秘他也略知一二。

  “其實也怪不得李淵,九五之位不好坐,他自然要擔心潛在的威脅,不過更重要的是有人看不慣這四海升平九州安泰的景象,所以在暗中進行挑撥。”

  沈浪雖然不是關山中人,不過凌軒既然傳授他當年李存孝的功法,他已然尊稱凌軒為師,想來早就以關山門人自居,聽到弈和的語氣,原來李淵過河拆橋的根本原因居然是有人挑撥,他忍不住氣憤的開口問道。

  “是誰?”

  弈和淡淡一笑,這關山的不幸遭遇似乎讓他很是開心。

  “不知,反正不會是我。”

  弈和簡簡單單的幾個字,卻讓沈浪無言以對,他只能看向凌軒,繼續從他嘴里刨根問底。

  “師傅,到底是什么人在暗中挑撥關山與李淵的關系?”

  “除了弱水,又怎么可能會有其他人做出如此舉動。”凌軒隨口對沈浪進行回答,同時好奇的看著弈和,似乎是不能理解這本該屬于關山的隱秘,為何會被他所知曉。“弈和,你是從何處知道的此等消息?”

  弈和聳了聳肩,用眼角瞟了下一旁的春亭,語氣平淡卻不難聽出其中的怨念。

  “沒辦法,誰讓我本來是打算殺了他的,他既然是關山魁首,這關山的消息我自然是知道的越多越好。”

  我們聽后一陣苦笑,看來還真應了那句老話,最了解你的人往往不是朋友,而是敵人,春亭與弈和之前互為仇敵,可相互之間最為了解的也正是彼此。

  春亭聽見弈和此番言論也并未生氣,他聳了聳肩,看著弈和露出了一個無所謂的表情。

  “沒關系,反正你已經沒機會了。”

  接著,他話題再度轉移,并未對李淵的行為予以評價,反而說起了太宗皇帝。

  “此人確實來自弱水,時過千年他到底是誰早已不再重要,此人在挑撥離間的同時暗中勾結太子李建成試圖讓天下再起刀兵,而李淵雖然背信棄義,好在太宗皇帝深明大義,他于玄武門成功撥亂反正誅殺了一眾賊子,再一次制止了弱水的陰謀。”

  此事居然與太宗也有所關聯?

  即便是三歲孩童,想必也聽說過秦皇漢武唐宗宋祖的赫赫威名,太宗皇帝李世民自然不會有人不知。

  李世民是李淵嫡次子,其名字中的世民二字取自于濟世安民,他生于武功別館,少年時便開始從軍,擅長騎射的同時謀略過人,曾去往雁門關解救隋煬帝,同時也是第一個鼓動李淵起兵反隋之人。

  在繼位后,太宗皇帝對內文治天下厲行節約,實現休養生息國泰民安,開創貞觀之治,對外則開疆拓土,攻滅東突厥與薛延陀,征服高昌、龜茲、吐谷渾,重創高句麗,設立安西四鎮,讓各民族融洽相處,北方各族共同尊稱其為天可汗,為后來唐朝一百多年的盛世奠定了重要基礎。

  而聽春亭話中的意思,弱水中人不僅在李淵面前進行挑撥,私下與太子李建成同樣有所牽連,我暗暗覺得,或許我們又要聽到一段被歷史塵埃所掩藏的千古秘聞。

  太宗皇帝的文治武功自古為人所津律樂道頌揚備至,后世之人對他的雄才偉略和他對華夏歷史所作出的重大貢獻都給予積極的肯定,但卻唯獨有一點被人詬病,那便是他當初弒兄奪權的玄武門之變。

  不過聽春亭的意思,此事似乎另有隱情。

  據記載,太原起兵本是李世民的謀略,李淵曾答應他事成之后立他為太子,但李淵登基后卻立李建成為太子,常駐宮內處理事務,李世民則為秦王,繼續率領武將集團帶兵出征,平定各方的割據勢力,可稱功勞最大。

  經過長期的斗爭,在李淵的偏袒下李建成集團控制了局面,為了挽回局面,最終李世民搏命一擊,在玄武門殺死了自己的長兄皇太子李建成和四弟齊王李元吉,同時逼迫李淵立自己為新任皇太子并繼承皇位,這就是千百年來太宗唯一被人所詬病的玄武門之變。

  薛楠也算見多識廣,同時心思一向縝密,在我能想到這些的同時她自然也能想到,她將腦海中自幼所讀的史書記載拋在一旁,在認真的分析過后對春亭面色詫異的提出了一個大膽的看法。

  “難道太宗玄武門之變的真正原因,便是為了去除弱水對皇室的干擾?莫非太宗皇帝便是關山魁首?”

  春亭淡淡一笑,仿佛天大的事都不足以讓他改變那淡定的模樣。

  “太宗皇帝雄才大略,文治武功皆是華夏千年以來帝王中的上品,他在親眼見識到關山的勢力后,知道若是依照李淵與李建成的打算,這李家剛到手的江山轉瞬之間便會拱手讓人,迫于無奈,他只能做出如此決定。”

  “而太宗如此做并非因為他是關山中人,更不是關山魁首,只不過太宗知道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魁首既然許諾會為他擊滅東突厥平定吐谷渾,太宗皇帝自然要做點什么,來確保這李唐江山能夠延續下去。”

  春亭隨口所說卻讓我眼前一亮,擊滅東突厥,平定吐谷渾,這唐時的關山魁首難道是他?百镀一下“關山紀年爪书屋”最新章节第一时间免费阅读。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