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73章:甕中之鱉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古老的長安城,經歷了前漢兩百年的經營,已然算作是規模化的城池。

  各方城門以及城內布局都是有跡可循,諾大的長安城,有很多房舍殿宇,若是初次入長安的倒還真是有一番好找。

  相比于往日的繁華,此時的長安城內只能用蕭條來形容,以往熙熙攘攘的人群,早在李傕與郭汜爭斗的時候,就已經遷移走了。

  當初李傕與郭汜兵馬混亂時,一言不合直接便在長安城內進行巷戰,把好好的一座百年都城弄得雞犬不寧。

  最終,天子為了擺脫他們對于皇權藐視的無奈,經過多年謀劃后終于獲得了東遷的機會,而長安城也在諸西涼軍閥的連番洗劫下,變得蕭條慌亂。

  而天子東歸后,長安城中除了少許的守備外,剩下的都是饑寒交迫的流民。后來,李堪率兵占領了長安后,更是毫無建樹不說,直接讓長安陷入更大的混亂之中。

  沒有了僅存的管理者,李堪的到來正好使得那被李傕郭汜留守任命在場長安傀儡,擺脫這破落的古城,而李堪本身更是不善管理,于是長安城內一片混亂。

  燒殺搶掠無處伸冤,每天都會有人流落街頭,餓死在道旁,尸體隨處可見,卻無人問津。各家自掃門前雪,即便是長安的原住民,豪族大戶都撤進了自家的塢堡內。

  所以當賈逵率領兩千輕騎兵從宜平門進入長安城的時候,守門的戍卒一哄而散,根本沒有抵抗的欲望。眼瞅著長安城內的無盡蕭條,賈逵只能迅速分散從屬四方控制長安各地。

  可是賈逵卻萬萬沒有想到,在他攻入長安的同時,有另一股勢力從長安的西門攻了進來。

  對方首先占領了長安城西南的建章宮后從章門攻入的城內,章門內迎面的就是未央宮,先前皇帝的行宮便是那里,后來經歷過多方洗劫,也沒有什么可以留戀的。

  越過未央宮,對方直奔武庫而去。辛虧賈逵麾下乃騎兵,長安城內四下無人的情況下,他們直接在城內騎馬縱橫。

  于是雙方在長安城,西南方向的武庫附近撞上了。

  初時,雙方具是震驚都還以為是李堪的人馬。二話沒說,先頭部隊便互相打了起來。等到斗了好一陣后,才恍然驚覺并不是李堪麾下。

  于是雙方當即僵持住,紛紛回身向各自將領稟報。各方回稟的人馬處,聽聞有另一股勢力入侵了長安,賈逵也是神情驚疑不定。

  讓五百戍卒守衛各門后,賈逵領著大批人馬直奔武庫。

  在途中賈逵也反復思量了這會是哪一批人,分析關中眼下的勢力后,賈逵驚愕的認為這股兵馬極有可能是駐守右扶風的成宜所部。

  關中地區原屬于故秦地,太祖高皇帝定都長安后,也同時繼承了春秋以來的三秦之地。所以漢初時京畿官稱內史,景帝二年分置左、右內史,與主爵中尉。

  后來武帝太初元年更名主爵都尉為右扶風,右內史為京兆尹,左內史為左馮翊,治所皆在長安城。以渭城以西屬右扶風,長安以東屬京兆尹,長陵以北屬左馮翊,以輔京師,謂之三輔。

  所以事實上,京兆尹、右扶風、左馮翊三人都是有權控制長安的勢力,因此在李堪撤出長安后,駐守右扶風的成宜便直奔長安而來。

  于是在長安城武庫附近,賈逵部與成宜部進行了對峙,對方領兵將領也是個剛毅的主,雙方沒有談攏,索性就在城內發生了火拼。

  成宜麾下雖是步卒居多,但長安城內賈逵的輕騎兵也無法發揮出多大的優勢。由此雙方在城內展開了持續的混戰。

  成宜部以未央宮為根基,占住長安西南角死守不松,任憑賈逵如何發動攻勢,他們也只是出于防備狀態。

  為了將這股勢力盡數趕出長安,賈逵直接遣輕騎向霸陵的王雙所部求援,只要他們的悍卒一抵達就可以對未央宮的勢力進行圍剿。

  這期間為了能夠占據優勢,賈逵一開始便讓麾下兵卒率先攻占了武庫,在武庫中跟換相應的兵械。雖然武庫中已經沒有什么精良的裝備,但簡單的跟換一下殘破的皮甲以及大刀還是足夠的。

  似乎見賈逵部死守衛在武庫門口,對方也將未央宮的四門全部封上,只留下北宮門與賈逵對峙。

  北宮門是未央宮朝向大街的正門,這條大街由西邊的直門入一條道向東至霸門便出了長安。此時兩側城門禁閉,四下無人。

  唯有賈逵的人馬守在大街上,朝著未央宮內呼喊。

  單手杵著腰間的寶劍,賈逵盯著未央宮的宮門,直皺眉頭。他先前見這些人固守著未央宮不出,于是便想到攻下長安各門將這些人困死在長安城內。

  可是人數上的劣勢,讓他即便從未央宮南部以及西部發起攻擊,奪下長安城門。而一旦兵力撤去后,西南兩側連接外部的城門就又會被他們奪回去。

  于是又演變成一場拉鋸戰,正在賈逵皺著眉頭深深疑惑,對方的兵馬足以同自己決戰的情況下,為何不攻擊的時候。北宮方向突然傳來了嘶吼聲!

  長安城以西直門到霸門為一條長街,將長安一分為二,南部有長樂宮、未央宮等,北部則是明光宮、桂宮、北宮等雖在地。

  而北宮真是位于長安中心地帶,北宮西有一條大街直通長安北城,也就是長安城的北洛門!此時北宮外傳來嘶吼聲,顯然是對方攻陷了北洛門殺了過來。

  瞬間,賈逵面色變幻,驚疑不定的向著未央宮撇了一眼后。為防止對方從未央宮沖出,于此軍南北夾擊,賈逵當機立斷,直接下令舍棄武庫向東南方長樂宮方向撤離。

  隨著賈逵的一聲令下,眾騎卒也是迅速動作起來,向著長安城東南方向撤離。

  于是在對方從北洛門攻入之后,局勢瞬間發生了扭轉,賈逵的成為了防守在東南一隅的被動勢力。

  時下,賈逵只能與對方隔著大道相望。

  看著成宜部占領府庫后,迅速開始更換裝備,賈逵也是面色陰沉。與此同時一眾戍卒亦是面露憤憤。

  當下,身旁一校尉也是咬牙切齒道:“剛才就應該一把火燒了那武庫!”

  輕瞇著眼緊盯著未央宮內源源不斷出來前往武庫更新裝備的兵卒,賈逵的面色越來越沉。剛才北宮方向呼聲嘈雜,此刻在看去從北洛門攻入的敵軍其實最多也就八百人左右。

  加上未央宮內可能潛藏的一千多人,總計加在一起也就只有兩千人的樣子,沒想到勢均力敵的情況下,他卻一時疏漏被對方算計了。

  敵軍領兵之人也是心思深重,恐怕從初時遇見自己就在謀劃這個圈套了。將有限的兵力龜縮在未央宮給自己一種可以徹底剿滅的錯覺,迫使他調動大股兵力來對未央宮進行圍剿。

  而在面對圍剿的情況下,他又迅速撤入未央宮防守。使得自己只得僵持在那里,這期間他則派別部攻下了北洛門,直接從長安北部殺了下來。

  如此正殺的他賈逵一個措手不及,在不明敵我兵力的情況下,只能選擇撤出武庫。從而導致原先因為騎兵積累的優勢,瞬間被扭轉了過來。

  默默的看著遠處從容更換兵甲的成宜部,賈逵有一種被欺騙的感覺。真想要沖出去與他們來一場正面決戰,但作為一軍主將的理智又讓他放棄了這個想法。

  時下,對方基本上已經完成更換兵甲,雙方如果火拼的話,最終結果也只是兩敗俱傷。而先前已經使輕騎去霸陵請王雙援兵,再等等也無妨。

  屆時援兵一到,將這些敵兵圍剿還不是易如反掌的事情。

  于是在賈逵的命令下,一眾戍卒圍繞著長樂宮與對方又展開了數次拉鋸戰,顯然這一次是賈逵在耗著對方。

  雖然對方更換了兵甲增派了援軍后,戰斗力著實提升了不少,但對于城內的巷戰而言卻是產生不了什么決定性的轉折,雙方依舊這樣僵持著。

  終于在擊退敵軍又一波進攻后,賈逵猛然聽到霸門方向傳來呼號的吶喊聲。于此同時也有戍卒,奔跑前來稟報:“霸陵王雙部已經從霸門、覆盎門攻入長安,入城支援!”

  聯通東西大道的東門盡頭便是霸門,霸陵在長安城外東偏南方向,助攻長安的時候,恰好可從此門進入。而王雙為了穩固,自又遣一別部從覆盎門一起攻了進來。

  覆盎門入城后向西行進,不久便匯入南城安門入城后向北延伸的長街上,此長街與西直門、霸門連接的長街處便是武庫所在。

  此刻王雙所部直接從覆盎門攻入城后,順著長街配合著從霸門攻入的飛熊軍直接向武庫方向涌了過來!眸中放光,賈逵當即一聲震喝,率領戍卒匯入了大軍中。

  迅速對武庫的敵軍發起了圍攻!

  正當全軍眾志成城要攻下武庫,剿滅賊軍之際。忽然聽聞身后傳來轟隆聲,眾將驚慌連忙扭頭看去!

  下一刻盡皆面露慌亂,原來不知何時賊軍趁著全軍圍攻之際,竟派奇兵攻占了南安門、東霸門!

  此刻,賈逵眾人竟成了甕中之鱉!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