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四十八章 討論婚事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主公,將士忠君,蓋君之仁、明,若不能令死之士得葬,則將寒之恢弘志士之心。”

  李蕁昆愕然,笑道:“吳敦啊,你是聰明反被聰明誤,臣所謂以死者之項上人頭取勛者乎?”

  原來,吳敦以為李蕁昆要把那些戰死的應招兵、獵弓手的首級取下,去換取功勛。

  畢竟朝廷雖然余威猶在,但是八年前已經被打怕了,傷了筋動了骨。

  如今李蕁昆若是交上去兩萬余黃巾余孽的首級,那絕對能夠封官加爵。

  “吳敦啊,汝看此新死者之士,及其未之及葬之紹軍士,汝能分得清誰是誰?”

  吳敦搖頭,未能分辨。

  李蕁昆笑曰:“汝不能分,夫朝廷者即能辨之清乎?紹乃能辨之清乎?我割其首,再將其尸葬,我更是仁極,而我則以救被賊圍之紹而自出兵兮。”

  吳敦恍然大悟,拜手稱是。

  這也不怨吳敦,實在是李蕁昆的思維太過于超前了,在吳敦的思維中,死者為大,若是將其割首冒充罪名,實乃大忌會。

  “景興,汝來矣?汝與吳敦視袁紹之書,吳敦便知我何如是也。”

  李蕁昆聽見馬蹄聲,回頭一看,發現是王朗和陳前兩個人來了,便招呼王朗,讓吳敦知道知道袁紹的狠毒。

  “實甚矣!主公此行,亦只是還恥而已矣,吾以袁紹乃四世三公出,當是行之堂堂之師,吾不意,未曾想紹竟行此下三濫之事!”

  吳敦看過書信后,覺得李蕁昆做的一點都不過分,甚至還不夠狠,現在吳敦對于李蕁昆剛剛的命令沒有了任何的芥蒂。

  “景興,汝掌計首,與太尉書,安明,公主葬我之士,吳敦,此五千人即付汝以掌,務須改旗易幟,以留人口舌。”(不是公主,這里的“公”是指陳前)

  三道命令下發后,李蕁昆則是帶著自己如今已經全員配馬的五十名弩手,和李煜晨離開這里,返回丹陽休整,準備前往東海,了解了答應糜竺的婚事。

  一提這事李蕁昆就頭疼,畢竟這年頭結婚真的挺費時間,不像后世,不管結婚還是離婚,都十分迅速。

  漢代結婚儀禮,講究“六禮”,一納采、二問名、三納吉、四納征、五請期、六迎親,雖然李蕁昆已經直接完成,跳過了前面的四步,但是最后兩項,才是最費時間的。

  這媒人,就是王朗,至于父母之命,糜家如今糜竺說的算。

  “開元,今閱兩月矣,吾知汝忙,身居要職,掌兵,然私問亦重,婚姻乃人身中必不可闕者,不知何時來東海行開元,定婚之日。”

  這已經是糜竺給李蕁昆的第四封信了,意思就是一直在催李蕁昆,趕快和糜貞成婚。

  這也怪不得糜竺,實在是這場婚事本就是聯姻,為的就是李蕁昆在徐州更好的立足,糜竺則能夠得到李蕁昆的支持。

  如今李蕁昆勢力越來越大,在這天下已經嶄露頭角,若是再拖下去,恐怕李蕁昆這正妻之位,就要被別的家族給搶走了。

  誰愿意自己的妹妹給別人做小妾?誰還不是個大家閨秀的千金小姐了?

  而李蕁昆最近也沒有什么忙的事情了,隨性就盡快完成這個事情,省得糜竺整宿整宿的睡不著覺。

  聽王朗說,糜芳給他的信中提到過“吾兄近至于思開元之也,皆棄發之”這一句話,給李蕁昆樂的合不攏嘴。

  這都愁的掉頭發了,這得是多愁啊。

  如今李蕁昆從系統的資源數據上就能夠看到,蒙特蘇馬那邊絕對是已經在交州立足了。

  至于封官加爵,進一步提升徐州控制力,剛好的在討伐董卓之后涿鹿天下,那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現在搞定婚姻大事,就當是征戰天下前最后的放松時刻了。

  畢竟這場婚姻里沒有什么家族之間的矛盾,糜貞也不可能傻乎乎的逃婚,因為她知道跑不了。

  “嗟夫,李煜晨,吾亦不知那竺之妹長何如,若長者與異也,則我豈不虧矣?”

  如今事到臨頭,李蕁昆也不的不開始多想起來。

  在原歷史上,糜貞是劉備的夫人,性情貞烈,當年長坂兵敗,她懷抱年僅兩歲的劉禪在亂軍中走散,被趙云發現。

  但糜夫人因為趙云只有一匹馬,不肯上馬,在將阿斗托付給趙云后投井而亡。

  就不管其長的還看與否,最起碼人品、德行這里肯定是過關的。

  都說人放松休息的時候時間過的是最快的,尤其是在那種假期的時候。

  如今李蕁昆深有感觸,自己莫名其妙的在丹陽休息了五天,之后又走了十二天的路來到了東海,小半個月就過去了。

  “真服玄奘法師,在交通不便之下竟以股去則遠而取真經。”

  李蕁昆剛剛感嘆完,又想起了那個炮火連天的歲月,想起了先烈們為了祖國的錦繡山河而戰斗,為了包圍家園而戰斗,靠著雙腿翻雪山過草地,從北打到南,從南打到北的時候,不由得起了一身的雞皮疙瘩。

  李蕁昆騎在馬上,莫名其妙的一個人哼唱起了小時候最不愿意唱的義勇軍進行曲。

  曾經,李蕁昆不知道這首歌有什么好的,而且震耳欲聾,也沒感覺到什么,直到他長大后,離開了校園的那一刻,他暮然回首,才發現自己當初是多么的可笑。

  李煜晨聽著李蕁昆哼唱的歌曲,雖然不明白這唱的是什么,但是那慷慨激昂的聲調讓李煜晨知道,這肯定是一首離不開軍伍的歌謠。(古代沒有“歌曲”一稱,只有“謠”“調”“曲”)

  剛到東海,就有人出來迎接李蕁昆,說是糜竺在家中等候,掃榻相迎。

  李蕁昆點點頭,東海郡的郡兵根本不敢阻攔,李蕁昆跟著那下人一同來到了糜府。

  “則嘖,雖皆言商賈乃賤行,然此富實可食之于人也。”

  李蕁昆看著這處府邸,其豪華程度不亞于郡都府。

  “嗟乎,開元兮,君凡來矣,你知不知吾久不見汝面每,然欲死我也。”一進主堂,就見一人跑了出來,對著李蕁昆一頓忽悠。

  李蕁昆表面笑嘻嘻的寒暄道:“哈,子仲謂我之情臣知之,今見,相見恨晚兮。”

  心中卻吐槽道:你可不想我嘛,頭發都愁掉了,也不知道你這是怕影響你以后的生意,還是你妹妹真的嫁不出去。

  李蕁昆細細的打量了糜竺一番,發現此人的確一表人才,而且身材健壯。

  歷史記載,糜竺此人雍容大方,敦厚文雅,善于騎馬、射箭,但軍事不是其所長,未試過統御軍隊。

  一個標準的宋代之前的文人形象。

  糜貞雖然嫁給了劉備,但是不代表一定漂亮,就劉備那個影帝,為了初始的發展資源什么事干不出來啊。

  為了趙云和其他手下更加的忠心,直接把劉禪給摔傻了。

  之后的幾天,李蕁昆全都在糜府中生活,于糜竺討論成婚的事儀,古代人對這方面的禮儀,那可是賊嚴格的,馬虎不得。

  定親前議親,議親始議“小禮”,在買賣婚姻年代均討價還價。(杜絕包辦婚姻,拒絕封建殘余)

  一般男方要給“四洋紅”或“六洋紅”,金戒子兩只、金耳環一副。

  聘禮、小禮三十六,中禮六十四,大禮一百廿。

  食品,個數“六十四”,即包頭64對、油包64只、麻餅64只等,尚有老酒2擔至8擔不等,故生囡有“老酒甏”之稱。

  而這些東西對于如今的李蕁昆來說根本不叫事,開玩笑,李蕁昆如今大家大業著呢。

  迎親日子叫“好日”,俗諺“請吃酒,挜拜生”,好日前新郎拿著紅紙“知單”請長輩親友吃喜酒,長輩要在自己姓名下寫上個“知”字。

  好日前有待郎、待嫁習俗,雙方父母親請子女吃包子、蚶子、肘子、栗子、蓮子,討“五子登科”彩頭。好日前三五天,男方送女方“轎前擔”。

  而李蕁昆和糜竺定下的日子,就是大大下周的周一,用來通知親朋好友,以免有什么準備不當。(古代其實沒有周這一說的)

  而在李蕁昆軟硬兼施下,李蕁昆也破規矩的提前和糜貞見了面。

  對此,糜竺也只是象征性的拒絕了李蕁昆一兩次后,就同意了。

  畢竟這個主可不是一般人啊,那真是不按套路出牌啊,如今終于要成婚了,糜竺可不希望在這個節骨眼上出什么問題。

  算不上的傾國傾城,但也稱得上是小家碧玉,這要是有后世的各種化學藥劑合成的化妝品,那就對是一撇傾人,二撇傾城,三撇傾國了。

  對此李蕁昆也是很高興的,畢竟美女嘛,肯定都是喜歡的,而且直接跳過了“談戀愛”這一十萬里長征的步驟,讓李蕁昆這個怕麻煩的人高興的要死。

  “妾身今日一見郎,果為人美、大將風。”

  “哈,彼其,姬亦傾城,姿色絕兮。”

  李蕁昆自從穿越過來之后,基本上都沒怎么遇見過異性的生物,如今一個如此美貌的女子聲音婉轉動聽,李蕁昆也是有些上頭。

  ………………………………

謝謝起點生vs死0的100點打賞過渡情節,不會主寫感情問題,因為作者沒有這個經歷哈哈哈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