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1179章 擔憂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沈老師,這就是你不懂了。給每名簽約作者發放金額可觀的保證福利,不太現實。這樣的話,雜志社的運營成本會提高,搞不好,雜志社會破產。而且,一旦不能形成競爭,讓一部分人得過且過,漫畫的整體質量也不一定會有大規模的提升。”俞晨糾正道。

  王聞弘推開門,拿過一瓶礦泉水,遞給了沈昕,沈昕在喝水的同時,也在想著俞晨的話。

  俞晨說的也沒錯,站在一個企業的角度而言,盈利是首要目的,而ic

  Future》和網盤平臺不同,它出售的是實體雜志,既然是實體,要么有庫存,要么售罄,總之,不能將利益最大化,也更容易虧錢。

  以網絡為例,網站大規模簽訂買斷,一般網站都不一定扛得住,就更不用說ic

  Future》這樣的紙質雜志了——發給作者稿費,發售雜志,庫存,宣傳等等,ic

  Future》家大業大,利潤沒有想象中那么高。

  “我也知道雜志社的難處……確實,想要讓每一個作者不為生計而發愁,確實不可能,雜志社也沒有義務這樣做。ic

  Future》或者《Manga

  Fly》有自己的選稿標準,我也認為這樣的標準沒錯,但這個類型的漫畫工作室不會因為樊隱墨的退出,而銷聲匿跡。只要有利益,就一定會有人做這件事,而一部分漫畫家也可以以此為生,希望俞總能夠早一天熟悉這種狀況。”

  “你是說,讓我認同這種類型的工作室?”俞晨詫異道。

  作為國內漫畫家的標桿,沈昕這么想著實讓他有些意外。

  “當然不是,我只是說,ic

  Future》與工作室的交集并不大,尤其,在你們發了微博之后,更是如此。但是,漫畫學校增多,每年的畢業生也在增加,這些人該怎么辦?總不能一直給漫畫家做助手吧?與其讓工作室躲在暗處,倒不如讓他們浮出來,在漫畫家協會登記注冊,讓漫畫家協會去監管他們,規范多方的合同,不讓工作室鉆空子——堵不如疏。萬一,從里面發現幾名出色的漫畫家,貴社也有可能把他們挖過來呢?挖人也不是什么見不得人的事。”

  大公司挖小公司的骨干,在哪個行業都時有發生,并不止于漫畫行業,更何況,ic

  Future》也確實挖過人,這也沒什么好否認的。

  俞晨的眼睛則瞬間明亮了起來,現在他最頭痛的就是人才的培養。

  有時候,花費大量的經歷,投入更多資源,卻未必能得到讓人滿意的新人。要是如沈昕說的那樣,確實可以挖掘到一些不錯的人才。

  如果從這方面考慮,他應該支持沈昕的意見。

  “沈老師,如果這兩件事都成了,你可是為國內漫畫做了一件大事。”俞晨笑道。

  “這件事可沒這么容易做到。就像你之前說的,如果參加工作室的漫畫家,安于現狀,出不來讓人眼前一亮的作品。這樣的話,選人根本不可能存在。”

  “也是。還是要有競爭手段才行……但是,怎么才能讓漫畫家們自覺競爭呢?”俞晨揉著下巴,眉頭蹙起。

  沈昕則攤開雙手,在這么短的時間里,他也想不出太好的辦法。

  “不過,這不是一家公司所能左右的事。我建議……如果你放得開,不如把多漫網也拉進來,《Manga

  Fly》也可以。”

  “拉他們?”俞晨冷笑一聲。

  他不清楚沈昕說這句話的原因,但每一家平臺都是競爭關系,站在他的角度來說,他恨不得這兩家公司快點倒閉。

  “俞總,我參與到漫畫圈子的時間比較晚,對我來說,最難忘的階段,是我剛入行的時間,那時候為了參加‘漫畫盛典’,我也是煞費苦心,與我競爭的是《罪罰》和《狩獵深淵》。后來,網絡漫畫興起,多漫網加入后,拿出了超高額度的獎金,舉辦了金畫筆獎,使得‘漫畫盛典’的關注度銳減。平臺增加,漫畫家們分散,讓漫畫家之間的競爭減少很多。

  Future》只在意自己的讀者,多漫網也只在意自己的讀者。說實話,這樣的漫畫圈子……很無聊。游戲、輕、視頻、影視劇、電影……與這些娛樂項目比,漫畫的優勢是什么?我相信,讓ic

  Future》走下坡路的不是《Manga

  Fly》,或是多漫網,而是那些能產生出更有趣內容的行業。

  “一個人的時間只有24小時,除去工作學習,吃飯睡覺,真正屬于個人的時間,也就一兩個小時,漫畫如果不拿出高質量的作品,最終,漫畫會是時間被擠壓的那一方。好作品怎么來,競爭至關重要。而且,越激烈的競爭,越能創作出高質量的漫畫。這樣一來,漫畫行業才不會掉隊。”

  王聞弘瞪大眼睛,看著沈昕。

  躺著賺錢不好嗎?這樣的話,競爭會更激烈。

  他重新回味,才明白沈昕的意圖。

  能擊敗沈昕的漫畫家,從目前來看,國內根本找不到,但漫畫行業萎靡,收入影響最大的人,無疑是沈昕。

  其實,沈昕所想的也和王聞弘差不多,漫畫行業競爭變得更激烈,和他的關系真的不大。因為“沈正”的名氣已經闖了出來,其他人再想追,沒什么可能。

  《Y’s》、《棋魂》、《鋼煉》、《DN》、《SLAM

  《Y’s》的成績稍微弱一點,但《棋魂》的總卷均在200萬以上,《鋼煉》、《DN》和《SLAM

  DUNK》的銷量更是夸張。

  能一口氣畫出這么多高質量、高銷量漫畫的漫畫家,在地球都幾乎不會存在,更何況他手里的牌還有很多。

  在國內,不要說接近,甚至連追趕他的人都找不到。哪怕在11區,經過這么長時間的積淀,植松野也未必能穩超過他。

  但是,漫畫讀者的受眾減少,漫畫行業收縮,甚至整個行業走下坡路都有可能。就像地球的網文,受到短視頻、游戲的沖擊,已經顯露出了疲態。

  未來,漫畫行業未必不是這樣,這也是沈昕所擔心的。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