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271章 一炷香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西軍在等霧,一場能夠讓一萬五千騎軍魚目混珠的大霧。

  可是老天偏偏不行方便,最利突圍的大霧始終是沒有等到。

  如果沒有霧,其他一些虛張聲勢,或者聲東擊西的小伎倆是派不上多大用處的。非但不能傷到趙軍分毫,卻極有可能弄巧成拙,耽擱了撤軍本意。

  庾翼的家底就剩下這么點了,經不起任何無謂的折騰,既然只剩一條路可以走,又何必再故弄玄虛遮遮掩掩,那干脆放手一搏吧。

  不能再耽擱下去了!

  主力突圍后的第三天清晨,樊城東門大開,雄武鎮一萬五千騎軍如潮水般涌出城門,徑直朝東,席卷而去。

  而南門也同時敞開,牙營三千弓騎出了城,斜向東去,緩緩拉開了兩翼。

  頓兵城下,扎住陣腳,槊朝西南,將東門而出的袍澤遮護在了身后。

  為了保送主公突圍,為了還庾氏養育之恩,這三千牙兵早便下定了玉碎決心。

  庾大臨比麾下將士更清楚牽制趙軍的意義,給雄武鎮斷后,不僅僅是保住他們那一萬五千條性命,更是為了保住江防希望所在。

  沒有這一萬人,武昌必得捉襟見肘。浩浩江險空隙如篩,有江無防,等若無險,那只能落個東南傾覆的結局。

  而多出這一萬老兵,一兵帶五丁,補上江險空隙,險處有人守,便能一會降十力!

  只要再撐上半個月,朝廷的援兵也就該到了。

  庾大臨不禁有些恍惚,此時此刻,仿佛大晉司馬氏的國祚都壓在了他們這三千弓騎身上。

  嗚隆隆的角鼓聲打破了清晨的沉寂,蟄伏已久的趙軍鐵騎,踏著揚塵黃沙,終于現出了真身。

  黑云漫壓,遮天蔽日!

  早有血戰一場的覺悟,可是當這一刻真正來到,庾大臨根本難抑心頭驚撼。

  眼前如蛟龍出水的鐵騎,哪里是尋常部旅?

  三萬鐵騎,旌旗獵獵,乞活、神武、追坪,龍騰,隨便挑出一面來,都足以世上稱雄!

  誰能想到羯趙竟以如此精銳雄師留守樊城!?

  庾大臨慘然一笑,轉頭向東望去,心頭掠過八個字:

  獅子搏兔,全軍覆沒!

  人家既然獅子搏兔,要的就是自家全軍覆沒!

  今日這一仗,庾大臨籌劃了不下十種戰法。他是算盡了心思,琢磨如何拼光最后一騎一矢才能換到最大的戰果,原本還是自信能夠拖上半日光景的。現在看來,能耗上半個時辰就不錯了!

  但哪怕只能撐上一炷香又如何?

  無非一死罷了,死也要死的慷慨!

  “吹角!”庾大臨橫舉長槊,勒著韁繩,壓下了戰馬的不安,一字一頓傳下軍令,“前營收弓,擎槊,列倒錐陣,咱們迎敵!”

  倚著城墻護住右翼,借助趙軍殘營兜住左翼,三千弓騎呈出了倒錐形。錐尖在后備下弓矢,錐面在前,猶如一字長蛇橫亙東去道路。

  與趙軍陣容相比,這三千人的倒錐陣顯的極為單薄,但庾大臨卻巴不得趙軍放馬強沖過來。

  晉軍借助地形占住了道路,這狹隘道口能容納的騎軍斗陣規模,也就在萬人上下。是以趙軍縱然有三萬鐵騎,一時間也是難以舒展兩翼,倘若自負兵力優勢,一哄而上強沖晉軍,難保不自亂陣型。

  但趙軍并沒有遂意庾大臨,占盡優勢,仍是穩扎穩打。三萬大軍出了營便扎在千步之外,按部就班的派出一支兵馬前來斗陣。

  率先出陣的是羌人追坪狼騎。

  八千狼騎同樣擺出了三角錐陣,卻是錐尖在前,錐面在后,兵鋒凌厲,斗志決絕不下晉軍。

  兩軍幾乎同時催起馬速,千步之距呼吸而過,狼騎的錐尖卻猛然偏東扎去,全然不顧將側翼暴露在晉軍槊鋒之下。

  交陣伊始,羌軍側翼便被晉軍割出一道血痕,但錐尖卻也鑿開了晉軍錐面。兩軍持續推進,邊線的狼騎紛紛墜馬,一個交鋒,折掉不下五百騎,但整支羌軍依然不管不顧的從晉軍缺口處朝里插去。

  首陣告捷,庾大臨卻緊皺眉頭,他不禁有些欽佩羌軍主將的格局。

  兩軍交鋒,竟然先自亮側肋,這哪里是斗陣?羌軍主將是寧可豁出去無謂損傷,也要以最快的速度給后面大軍打通東去道路。

  人家從一開始,瞄準的就是突圍而去的晉軍主力!

  果然,穿行近半,羌軍冒著被攔腰斬斷的風險,調轉了馬頭,竟以一字長蛇的陣型,將晉軍朝西壓迫。

  庾大臨不會放過這樣的良機,三千牙兵隨之臨陣換形,鋒尖徑朝羌軍腰眼戳去。一個是要將對手推到西側墻角,一個是要反向橫斬對手,這時就只看誰家兵馬更精壯了!

  但這斬腰之舉也非是輕易能成的,狼騎堅韌出乎庾大臨的意料,牙兵的鋒尖竟始終捅不破對手腰眼,反而被對手一字長陣壓迫的步步后退。

  狼騎已然不計損傷了,只是借助兵力優勢逐步朝西推進,羌軍大陣背后的通道越來越寬,十步,二十步,三十步...

  “姚五郎真是帥才!”千步之外觀陣的孫伏都擊掌大贊,“不惜自家兒郎如此折損,也要給全軍爭到先機優勢,嘖嘖嘖,這格局,某是不如啊!”

  蒲健也呵呵贊道:“不到一炷香,就清出了道路,羌人今日損傷,都由俺們氐人日后補上。”

  “咱們若還追不上逃出去的晉軍,真是愧對他了。”石閔已是摩拳擦掌,連胯下戰馬都打著響鼻安耐不住了。

  “此處晉軍就交給羌人料理,剩下的就看咱們手段了!”孫伏都舉臂一揮,“全軍出擊,剿了晉軍主力!”

  眼見兩萬趙軍從羌陣背后呼嘯而過,徑往東面疾馳而去,庾大臨只能仰天長嘆,到底是人力有窮,力所不逮啊!

  堂堂西軍最精銳的大都督牙營,竟只拖了趙軍一炷香!

  這區區一炷香的功夫,雄武鎮又能逃出去多遠呢?

  庾大臨已經能夠預見到了,西軍這最后的一萬五千騎,怕是要葬身中原了。

大晉司馬氏傾盡二十年之功打造的赫赫西軍,經此一戰,等若全軍覆沒,最終葬送在了這一炷香上。166網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