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544章 夏王來也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夏國大軍至!”

  大唐軍團作為先鋒,先至東牧城!

  秦瓊、程知節、李嗣業三員猛將,率領大唐驕兵悍將到來!

  “這里便是東始之山?聽說有千萬人族精銳與蠻族廝殺,這次一定要好好殺個痛快!”

  “我的陌刀已經有多年沒有見血了。”

  程知節、李嗣業磨刀霍霍。

  與以往速戰速決不同,此番的東始之山戰場注定是消耗戰,就看人族和蠻族陣營誰先無法堅持下去,主動撤出東始之山峽谷。

  東始之山,扼守人族、蠻族疆域之間的通道,易守難攻。哪一個陣營奪取東始之山,便有機會將敵對陣營從東大荒驅逐。

  “那便是夏國的軍團?真是奇怪,他們的盔甲有黑有白,并不統一。”

  “聽聞夏王殺了右屠王、九蜥蠻皇、兩個野人王,實力在我們這些小諸侯國之間最強大,有三域之地。難道夏王是武皇高手?”

  “武皇在東大荒已經是鳳毛麟角般的存在,什么時候東大荒又出現了一個武皇高手?夏王是我們人族的高手,如果我們東大荒人族多出一個武皇高手,對我們而言是一件幸事啊。”

  “正是如此,我們東大荒人族陣營多一個武皇高手,與蠻族的爭斗就越有利。”

  “但我聽聞,夏王好像還不是武皇,只是高階武王,想必是憑借什么法寶或者秘術,才有辦法斬落右屠王、九蜥蠻皇和野人王。”

  “不管他的境界如何,既然他有能力殺九蜥蠻皇,那他的實際戰力便有武皇境界!九蜥蠻皇有多么可怕,我們之中又不是沒人見識過,他憑借神蜥血脈,可以臨時獲得武皇境界的力量。”

  九個神朝冊封的諸侯王多次在東始之山戰場與蠻族大軍征戰,九蜥蠻皇也一度活躍在東始之山戰場,結果被素不謀面的夏王所殺。

  修為境界與實際戰力基本成正比,但不意味著境界越高,實際發揮的戰力就越高,譬如燕皇就無法戰勝九蜥蠻皇。

  姜王從未見過夏王柴云天,這是他第一次以神朝的名義招來夏國大軍支援。

  夏王柴云天對姜王以及其他九個諸侯國的王而言都相當神秘。

  今日,終于有機會見到神秘的夏王。

  大唐玄甲軍、大唐陌刀隊率先到來,為兩萬人,他們全身黑色戰甲,與趙云、陳慶之的白袍軍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一黑一白。

  在大唐軍團后方是浩浩蕩蕩的南朝軍團,東晉五萬精兵。

  再后面是漢騎兵,整整二十萬漢騎兵!

  衛青作為頂尖騎兵統帥,額外領有十萬草原狼騎!

  漫山遍野的騎兵到來,風卷殘云!

  衛青、霍去病、陳湯三將組成目前夏國的西漢三騎將!

  騎兵開路,大量的步卒組成中軍!

  赳赳老秦銳士,持長戈鐵戟,兩千輛秦國兵車碾壓而來。

  精通墨家機關術的馬鈞、蒲元、諸葛亮三人對戰國兵車進行改進,戰國兵車威力更加巨大,內設陣法,以減輕戰馬和道路的負擔。

另外,戰國  兵車的造型在墨家機關術的改造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變化。以前的戰國兵車還是古華夏的造型,而現在的戰國兵車呈猛虎狀,以更加沉重的鐵甲覆蓋,裝備有諸葛連弩和攻擊陣法,整個兵車成為一件可怕的兵器!

  按照柴云天的設想,戰國兵車為墨家四大機關獸之一的“機關白虎”!

  魏武卒手持長戈,與齊技擊組成六國軍團。

  魏武卒、齊技擊同樣有兵車,目前是一千乘兵車。

  這是最巔峰的魏武卒、齊技擊,而不是被秦國橫掃的沒落軍團,很難說吳起率領的魏武卒就遜色于秦銳士。吳起可是兵家亞圣,還精通三道。

  神朝的夏王、三域的夏帝柴云天還要在后方,在三國軍團之中。

  專門裝備諸葛連弩的蜀漢軍團在其左,陷陣營、并州狼騎在其右,虎衛軍、雄鷹斥候位于其中。

  頭裹黃巾的黃巾軍團在后方,張角三兄弟再次活躍在戰場上,憑借古怪的太平要術,張角三兄弟以及黃巾軍團仍然有一席之地。這些黃巾軍發起瘋來,戰力也可以很強大。

  野人組成的無當飛軍同樣浩浩蕩蕩。

  經過諸葛亮挑選的山戎國戰士扛著狼牙棒,體魄強大,不需要戰甲,也沒有多少腦子,容易驅使,騎著各種山戎國的妖獸。

  在更后方,范仲淹、狄青的宋軍,秦良玉的明軍殿后,防備后路被切斷。

  這次夏王傾巢而來。

  面對東大荒的人族危機,柴云天對此慎重,以大局為重。至于與姜王不可避免的沖突,等度過東大荒的人族危機再說。

  “夏王好大的排場,而且他的士卒五花八門,什么都有。”

  姜王面對柴云天到來的大軍,只覺得花里花哨。

  平時柴云天嫌棄敵人花里花哨,這次倒是他第一次被人認為花里花哨。

  但柴云天也沒有辦法。每一個軍團、每一支部隊來自于不同朝代,有自己的特色,如果磨滅了特色,那么他們就會失去靈魂。

  柴云天帶著幾個謀士、武將在中軍,他已經可以望見高大的東牧城。

  東牧城是姜家設在東始之山八十一座要塞之中的核心要塞,也是規模最龐大的要塞,一旦東牧城被攻陷,也就宣告著東始之山失守,蠻族隨時可能攻入人族的疆域。

  夏國大軍在東牧城外駐扎,柴云天親自率領文臣武將去見姜王。

  姜王畢竟是神朝設在東大荒的人族盟主,此時人族有難,柴云天自然要見他。

  如果姜王是一個王者,此時蠻族壓境,反而害柴云天,那么只會身敗名裂,引來神朝不滿。因此柴云天不擔心姜王下黑手。

  兩個謀士跟在柴云天左右。一個是來自蜀漢的諸葛亮,一個是來自大唐的謀士。

  “一個字,拖。將蠻族拖在東始之山,拖的越久對我們越有利。等我們暗中修煉,一旦陛下與臣等齊齊突破至更高境界,可一舉滅盡東大荒的蠻族!”

  大唐謀士給出了拖字訣。原本很多無法解決的困局,在硬實力達到以后,便可以迎刃而解。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