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510章 第二個華夏巾幗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柴云天的神識從九鼎洪荒世界回到體內,心神大震。

  大禹、虞帝、涂山氏以及兩個未知的大能者,這些都是古華夏的強大存在,其實力難以估量。雖是虛影,但柴云天可以隱隱感受到他們的強大。

  除了作為洪荒小世界主角的大禹,其他大能者的長相模糊,卻讓柴云天毫不保留胸中的震撼之意。畢竟這些都是傳說中的古華夏人物啊。

  “有一天我也會達到他們的程度,掌握自己的道,親自開辟一個小世界。”

  柴云天雙目炯炯有神。

  與仙府秘境的另一個古華夏大能者強行將傳承直接封印在花木蘭體內不同,大禹沒有直接給柴云天任何力量,全憑他自己領悟自己的道。大禹的傳承,大部分是他自言自語,或者與其他大能者的對話,少部分是演示武技。

  然后就沒了。

  柴云天回過神來,九鼎消耗三十萬方能量招徠的第一位武將已經重生。

  “嗯?”

  柴云天愣住。

  一個女武將站在他身前,手持白桿紅纓槍,紅色披風、布面甲、斗笠盔,身邊跟著一匹白馬,英姿颯爽!

  目前夏國有二三十個人杰,只有花木蘭、聶荌是女性人杰,聶荌還是因為讓聶政重生,才跟隨重生,而眼前這個竟然是……第三個女性人杰,而且還是第二個女武將!

  柴云天麾下的武將從戰國到明朝大都有之,他可以憑借盔甲的制式,判斷出一個重生的人杰來自哪個朝代。至于沒有的朝代,盔甲制式與前后朝代相差不大。比如隋朝盔甲的制式,和初唐相差無幾。

  憑借經驗,柴云天可以判斷出這個女武將來自于……明朝!

  夏國已經有兩個名將,抗擊倭軍的陳璘和鄧子龍。

  算上這個女武將,明軍團就有三個武將了。

  明朝時期的女武將,實際上還真不少,瓦氏夫人、沈云英、高桂英、唐賽兒,有些為朝廷效力,也有類似張角三兄弟一樣的農民起義軍。其中瓦氏夫人更是率兵在金山衛大戰倭盜,殺敵4000余人。

  在這些人之中,有一個人柴云天最為熟悉。唯一一個被記載到正史王侯將相列傳的巾幗英雄,明朝末年武將秦良玉!

  很快,九鼎傳來這個人杰的訊息。

姓名:秦良玉朝代:明朝  天賦:巾幗英雄(傳說)

修為:武王五重  士卒:白桿兵(三千)

  經歷:膽智過人,擅長騎射,率白桿兵參加平定播州之亂、抗擊清軍、奢崇明之亂、張獻忠之亂等戰役,戰功顯赫,被明熹宗封為二品誥命夫人。

  渾河血戰,白桿兵與戚家軍以七千眾,戰當時關外最強大的八旗兵以及一眾仆從軍數萬人,殺傷八旗兵數千人,以死報明!

  明末的白桿兵與戚家軍,人數雖少,卻盡是精銳之士!

  果然是秦良玉。

  秦良玉雖是女子,列于須眉男子中,亦屬鳳毛鱗角!

  雖然不是項羽、李存孝、白起等武將,但三十萬方能量直接讓秦良玉以武王五重的境界重生,同時開啟大禹的第四重傳承,柴云天可以接受。

  秦良玉可以直接躋身于夏國的猛將之一,而且還有三千不怕死的精銳步兵,敢以少勝多迎擊八旗兵。

  絕對不虧。

  “末將秦良玉見過陛下。”

  “嗯。”

  柴云天見秦良玉二十左右,最為年輕氣盛之時,有巾幗英雄之姿,估計可與沒有繼承大能者傳承之前的花木蘭一戰。

  現在夏國有兩個女巾幗,一個女刺客。

  數量并不算多,男性人杰占了九成,畢竟出相入將,在古華夏,以男為尊。能以女性的身份脫穎而出,其天賦絕對不弱。

  “以最低標準讓三千白桿兵重生。”

  柴云天直接消耗九千方能量,三千白桿兵以武師境界重生。

  秦良玉的白桿兵是精銳的西南步兵,數量不多,卻人均剽悍。

  柴云天對只有幾千人的武將很大方,不就是幾千人么。

  柴云天不怕秦良玉、高順、趙云等士卒數量不多的武將,怕的是衛青、霍去病、王賁、田忌、吳起等偏向于統帥的人杰。

  田忌有五萬齊技擊、吳起有五萬魏武卒、王賁有十萬秦銳士、衛青和霍去病有二十萬漢騎,讓柴云天都有些心疼。

  大軍團消耗的資源非常恐怖。小軍團消耗的資源相對較少,而且每個士卒得到的資源更多,境界更高。陷陣營的平均實力就高于魏武卒,但七百人的陷陣營怎么也無法打敗五萬人的魏武卒。

  三千白桿兵重生,堆積在未央宮后山。

  這群士卒手持白桿長矛,以白木為之,不假色飾,鋼矛帶鉤,尾有小鐵環,看上去有些奇怪。

  雖是三千人,卻人人昂首挺胸,戰意高昂!

  白桿兵,可與戚家軍聯手血戰強敵,被戚家軍、明朝廷、甚至是八旗軍認可!

  “你的武力雖然較高,但白桿兵還很弱小,至少要經過幾十年的歷練,才能追上其他武將的部眾。在此之前,以你的能力庇護白桿兵,應當不難。”

  柴云天所說不錯,有個別天賦較高的華夏軍團統領,甚至已經走到了武王一重左右。白桿兵還只是一群武師。

  武師高手在順天路時還算強大,現在夏國橫跨東域和大草原,柴云天統治的范圍是順天路的千倍,現在白桿兵已經不算什么。

  白桿兵有的是天賦,假以時日,很快也可以跟上其他精銳軍團的步伐。

  秦良玉朝柴云天拱手,豪情萬丈:“末將遵命!”

  “接下來是一個水師將領,只用一萬方能量。”

  柴云天又令九鼎招來計劃中八個人杰的第二個人杰。

  夏國水師,真正的精銳只剩下陳璘、鄧子龍的幾千明軍,但數量還不夠多。

  夏國有足夠的時間慢慢發展水師。其實也不算慢,幾十年、上百年時間對夏國眾人而言,自不算長。

  “唐、宋、明都有不少水師將領,最好來一個可以統帥諸多水師士卒的統帥。”

  柴云天心里盤算,由于武尊以上便可以御劍飛行,所以趙云、秦瓊等人也可以到大海上廝殺,對水師將領的武力要求不高。但夏國需要數量眾多的水師士卒操縱戰船,運送華夏軍團征戰蒼海各域。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