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118章 遠征王廷的準備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一千尊火爐同時開工,沖天的火焰、熱浪讓周圍的空間扭曲。

  煉器師李三和兩萬鐵匠在晝夜不停打造精良的兵器,每天有幾千支兵刃產出,消耗幾十萬斤的礦石。

  花木蘭代替柴云天巡視煉器師、鐵匠們工作。

  大軍即將出征,藥草、糧草、兵刃全都要進行準備。

  在十萬大山轉戰十個蠻族軍團的經驗告訴柴云天出征一定要備好足夠的兵器!

  大戰正酣,若是箭矢耗盡、刀劍卷刃,到時將士只能徒手搏斗,戰力將會大損,不得不撤退。

  “按照范仲淹大人的安排,兩萬鐵匠分為兩批,一批煉制武師高手使用的兵器和箭矢,每日至少產出500把兵器或者盾牌、5000支精鐵箭矢。一批煉制尋常武者使用的兵器,每日至少產出5000把兵器或盾牌、5萬支普通箭矢。至于煉器師,則專心煉制武宗境界高手的兵刃,每日可能只有幾把兵刃和幾十支特殊箭矢產出。”

  監工向到來的花木蘭匯報煉器師和鐵匠的進度。

  品質越高的兵器和箭矢越花費時間、珍貴金屬,也需要更加高明的工匠,甚至是煉器師。

  花木蘭接過一個武師高手使用的盾牌,她雙手一捏,整面盾牌竟然像是紙張一樣變形。

  “將軍您的修為太高,武師境界使用的盾牌擋不住您的一擊。”

  負責煉制這面盾牌的鐵匠生怕花木蘭以為自己是偷工減料,趕緊解釋。

  花木蘭沒有說什么。

  為了給各路大軍盡快湊出備用的兵器,質量自然會有所下降。

  相比之下,巫神族“借”給華夏軍團的一批兵器質量不可謂不精良。巫神族鍛造的兵器,至少都是武宗高手才能摧毀的上好兵器,有些兵器就是花木蘭也無法徒手毀掉,比如巫神族專門幫典韋打造的雙戟。

  “現在武庫已經有多少兵器?”花木蘭問道。

  “原本順天路、劍南路兩個武庫有各種備用兵刃和盾牌50萬,箭400萬支。現在又產出各種兵器10萬、箭矢100萬支。合計60萬兵器、箭500萬支。”

  監工清點龐大的軍備。

  這次為了遠征西忠王廷,他令人將兩個武庫的兵器全部搬出。

  花木蘭巡查煉器師和鐵匠之際,范仲淹則在巡查煉藥師、醫師準備藥草的情況。

  “藥王”孫思邈率領3000煉藥師、醫師為大軍煉制藥草。

  “用于治療刀劍創傷的金瘡藥已經產出二十萬份。調制藥方不難,難的是藥草的庫存不足,需要令人前往周圍大山之中采集,或者令人栽培。另外主公令我準備的一萬份毒藥,我已備好兩千份,即使是武宗高手,中招也會致命……”

  孫思邈將一小包藥草交給范仲淹。

  就是這樣一包藥草,卻可以毒死武宗高手。

  范仲淹疑惑道:“這樣的毒藥,如何使用?”

  孫思邈答道:“只需要將粉末揚到空中,敵人呼吸之間,便會中毒。需要小心的是,一旦風向有變,說不定毒粉會反傷我軍將士。另外如果是武尊層次的高手,可以輕易看到空中的粉末。因此,毒粉對武尊高手無效,反而會被識破。”

  范仲淹點頭:“原來如此,用毒也有諸多限制。”

  “如果沒有諸多限制,則毒物便可以橫行天下。萬事萬物,相克相生。”

  “甚是。”

  孫思邈還是一名修道之人,與范仲淹交談,并無絲毫障礙。

  范仲淹讓華夏軍團每一名士卒都準備兩份金瘡藥,以備不時之需,然后給土著士兵組建的第一騎兵軍團、第一步兵軍團每個將士各一副金瘡藥。還有多出的金瘡藥,再分配給其他土著軍隊。

  孫思邈帶著醫師到附近的大山采摘草藥,他還在劍南府栽培大量的草藥。

  遠征所需要的兵器、藥草越多越好。

  所有人在忙碌準備,他們絕大多數人還不知道柴云天和幾個華夏人杰打算放棄阻擋蠻族大軍,而是北上偷襲西忠王廷。

  遠征王廷的時間接近,柴云天在籌備物資以及進行最后的準備。

  組織一百萬土著大軍遠征西忠王王廷,不只是兵器、藥草,糧食的周轉也是一個難題。

  “西王廷距離劍南府有七千里,中途相隔四路節度使,臣已經標注出途中十七座重要城池,用以周轉糧草,每座城池相隔五、六百里。”

  張角在大乾王朝的地圖上標記十七座城池,遠征西王廷的大軍將會逐一攻克十七座城池,建立補給線,一路抵達西忠王廷。

  衛青有深入匈奴腹地作戰的經驗,他盯著地圖說道:“即使此方世界的馬匹可以輕易馱動幾百公斤的糧食,供給百萬兵馬的糧草要周轉七千里,這是幾乎無法做到的事情。可以在途中強行征收附近城池的糧草,補充大軍消耗。他們位于西忠王廷管轄的領土,不值得同情。”

  張角率領三十六萬黃巾軍起義,他也是一個狠人,十分贊同衛青的做法:“搶奪敵人的糧草,可以減少我們運輸糧草的壓力。”

  “我們一邊運輸糧草、一邊搶奪叛軍的糧草和兵器。”

  柴云天做下決定。

  花木蘭、范仲淹巡查煉器師、煉藥師回來,向柴云天報告:“兵器、藥草已經完成初步的準備,足夠出征。大軍離開劍南府以后,鐵匠和醫師仍然可以生產兵器、藥草,再設法運到前線。”

  “如此看來,我們已經可以出征。傳令各軍,七日后,兵出鎮南關。”

  柴云天坐擁兩路兵馬,為最強的節度使之一,他有討伐叛軍的實力。

  西忠王離開王廷,兵力空虛,此時正好趁虛而入,不但可以掠奪西忠王廷的寶庫,而且還可以緩解其他王侯的壓力。

  大乾王朝分成了王師、叛軍兩股勢力逐鹿天下。王師為東驍王、北義王、定南候一眾王侯,叛軍則是西忠王、蠻王。

  柴云天與華夏眾將商議,最終還是決定加入王師陣營。

  天下大亂,逐鹿中州,對柴云天而言也是一個際遇。只要擊敗叛軍,他很有可能會被封為異姓王候。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