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八百六十四章 李衍有子初長成(六)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何事?”

  聽李存詢問,虞允文遲疑了一下,才不答反問道:“請問太子殿下,陛下是否又頒下了分配令……”

  虞允文姿貌雄偉,慷慨磊落,不似文臣,倒像武將。

  不過,不要被虞允文的外表騙了,他是地地道道的文官,通過科舉途徑走上仕途的文官。

  虞允文是李貌同年的舉子。

  但虞允文并不是進士出身——實際上,他應該是落榜生。

  大中的科舉內容雖然與宋王朝的科舉不同(大中朝更注重能力,宋王朝更注重品德),但大中朝的科舉方式卻是和宋王朝一脈相承的。

  因此,大中的科舉考試,也是舉行科舉考試,取進士百人左右、諸科兩百人左右,又錄取參加過十五次以上考試而未被錄取的進士及諸科兩百人左右,特賜‘三傳’出身,每期大概錄取五百人左右,當然,有時候也會因為大中急需人才而有所擴招,不過擴招的數量不會超過五百太多(最多也就是擴招一二百人,太缺的情況下,大中通常都會再開一恩科)。

  考試合格的進士及諸科的那三百人通常會被“賜及第”,而將從考試不合格中錄取的進士及諸科二百人則被“賜出身”,以示兩者的區別。

  宋王朝將進士及第者定其優劣為三等——第一等為將作監丞,第二等為大理評事并通判諸州,同出身以下免選,注初等幕職判司簿尉,實際宋王朝是將所有進士分為三等,一、二等為進士及第,三等為同進士出身。

  在這一點上,大中朝與宋王朝有所不同,大中朝分進士為五等——一、二、三等賜進士及第,四、五等賜進士出身,定第一、二甲為“進士及第”,第三甲為“進士出身”,第四、五甲為“同進士出身(也叫同出身)”。

  虞允文就是就是第五甲的同出身。

  事實上,虞允文的這個同出身也是僥幸得到的——要不是李衍無意間看到了虞允文的名字,以他的考試成績,指定得落榜。

  (其實,虞允文雖然在史上有偌大的名氣,但他的文才卻很一般,李衍如果不出現,歷史如果不發生改變,虞允文得等到二十年后的四十四歲才能登進士第。)

  雖然虞允文的考試成績差,但并不是說虞允文就沒有能力。

  恰恰相反,虞允文很有能力。

  虞允文的先祖為唐初名臣虞世南。

  虞世南的七世孫虞殷,也就是虞世南的父親,是最早投靠大中的文人之一,后來做到了仁壽郡守(即隆州)之位。

  憑借他父親虞殷為官的緣故,虞允文雖然沒有功名在身,卻早早的就進入官場歷練。

  因此,虞允文的工作能力比那些一直死讀書的舉子強出太多了。

  所以,虞允文參加工作沒有久,就因為政績凸出而脫穎而出。

  而且,虞允文不僅擁有很強的工作能力,他還精通戰陣之道,可以說是文武雙全。

  另外,虞允文的“運氣也非常好”。

  一次“偶然”的機會,虞允文被李衍碰到了。

  李衍“不經意”的與虞允文聊了一陣。

  虞允文很善于把握機會——那次短暫的談話,虞允文不僅展示出了他自己的才能,還取得到了李衍對他的好感。

  然后,虞允文一步登天!

  不久之后,李衍將虞允文調到自己身邊任中書舍人,和當世公認第一青年才俊陳俊卿一樣,走到哪帶到哪。

  中書舍人這個職位,歷朝歷代的權力都不一樣,在有些朝代,中書舍人的權力甚至堪比宰相。

  當然,在大中朝中書舍人并沒有這么大的權力。

  在大中朝,中書舍人與明朝的內閣大學士職權地位相近,是作為皇帝的秘書官設置,為皇帝充當顧問之職,有時候也會參與機要,代皇帝起草圣旨,權力也很重。

  那陳俊卿,是正兒八經的進士出身,而且,早有賢名——阿俊卿以用人為己任,經常給李衍舉薦人才、杰出稱職之人(不是以權謀私,而是真正無私的向李衍舉薦人才),他還常常請求李衍獎勵廉潔、謙讓之人,抑制追求名利之人,有的人才能可用,但資歷尚淺,陳俊卿就私下推薦給李衍,并且未曾對當事人言說,每次在朝廷接待士人和從遠方來的地方官時,他一定詢問他們對時政得失、人才賢否的意見。

  李衍很看重陳俊卿,甚至將很多大事都交給陳俊卿處理。

  世人皆說,陳俊卿未來必定可以當宰相。

  虞允文竟然可以和陳俊卿得到相同的待遇,可見虞允文的前途有多光明。

  虞允文和陳俊卿在李衍身邊歷練了四五年。

  李衍決定御駕親征大金和蒙古諸部讓太子李存監國之后,就將虞允文和陳俊卿全都派到李存身邊,讓他們為李存出謀劃策幫李存掌管大中。

  很多政治敏感的人,甚至猜測,虞允文和陳俊卿有可能就是李衍為李存儲備的宰相。

  虞允文在李衍身邊待了四年,對李衍的性子摸得非常透,知道李衍這是將他和陳俊卿給了李存,也知道李衍這是在為李存鋪接班的路。

  也就是說,如果不出甚么意外,用不了幾年,李衍就會將江山交到李存的手上。

  退一步說,就算李衍暫時不退位,如果不出甚么意外,李存也一定會得到更多的權柄。

  對虞允文而言,他正式走上政治舞臺的日子就快到了。

  與陳俊卿不同,虞允文很快就接受了他自己的新身份,并很快就進入角色,也就是,他不再是李衍的臣子,而是李存的臣子。

  看起來,李衍的臣子和李存的臣子這兩者似乎區別不大,李衍和李存是父子,李衍又極力為李存接自己的班鋪路。

  但實際上,這兩者之間還是有區別的。

  而且,虞允文很快就找到了兩者之間的區別。

  虞允文考慮了好幾天,才下定了決心!

  一朝天子一朝臣。

  而且,李衍將他虞允文和陳俊卿給李存,就是希望他們能成為李存之臣,能輔佐好李存。

  所以,虞允文才來見李存,才跟李存說道:“請問太子殿下,陛下是否又頒下了分配令……臣再斗膽問太子殿下一句,殿下是否想到了分配令對殿下的危害?”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