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1362.這個喜劇不一樣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事實上,對于院線來說,春節檔,同樣的也至關重要。

  這個時候,排片就很關鍵了。

  他們同樣的也要對每一部電影的票房潛力進行預測,調查。

  這些預測,調查不局限于電影本身,還有宣傳力度,影響力,等等。

  一些本身就大熱的電影,的確不需要什么看片會,但是像《人在囧途》這樣的充滿不確定性的電影,卻還是很需要的。

  之所以說充滿不確定性,一方面是因為《人在囧途》的卡司不大,導演付榮雖然也不是新人,但是同樣的也不是什么大牌的導演。

  其次,演員陣容方面,《人在囧途》的兩個男主角,除開其中的一個許尚算是實力派演員以外,另外一個卻是新人演員,甚至根本在宣傳的時候,都不被提起。

  所以,從這方面來說,《人在囧途》的確沒有什么太大的潛力可言,特別是在競爭激烈的春節檔。

  畢竟,不管是《起源》,還是《盛唐榮耀》,亦或者是《錦衣》都可以說算的上是大牌云集。

  相比之下,《人在囧途》真的不夠看。

  但是之所以說這部電影充滿不確定性,還是因為,人的名兒,樹的影兒,王逸凡點金圣手的名頭不是吹的。

  而恰恰《人在囧途》就是王逸凡為時代光影打造的三個系列當中的“囧”系列的第一部。

  所以,難說這部電影沒有黑馬的潛質。

  畢竟以小博大什么的,喜劇電影的確是比較擅長的,而王逸凡的劇本創意,本身也是靠譜的保證。

  再加上,這次時代光影邀請,他們怎么也得給點面子過來捧場。

  特別是看到王逸凡和戴新月到來,在場的院線商代表們一個個頓時就對這部電影有了更大的興趣。

  畢竟,如果不是特別看好這部電影,王逸凡可是在國外拍電影來著,怎么會特意千里迢迢趕回來?

  顯然,目的是為了推一推《人在囧途》這部戲。

  “王導,謝謝,謝謝您能來!”付榮有些激動地握著王逸凡的手道。

  對于付榮來說,王逸凡的親自到來,可以說是最大程度的支持了。

  畢竟,整個《人在囧途》的劇組成員,都抵不過王逸凡的到來。

  宣傳方面是這樣,其他方面也同樣的是這樣。

  那些院線商代表,其實根本不是太在意付榮,但是王逸凡他們卻不得不在意。

  而且,這里面還有一個心里暗示的作用,那就是王逸凡非常重視的電影,能差嗎?

  天然地就會讓他們對《人在囧途》朝著更好的方面去看待。

  或者說,是一個先入為主的印象吧!

  看片會自然不會像什么首映禮那樣搞什么節目之類的。

  畢竟,大家時間都很寶貴。

  放映廳內的燈光熄滅,光線暗了下來。

  影片字幕上,時間顯示是2.05,距離過春節還有兩天時間。

  率先出場的是李成功,李成功的飾演者許尚,風格和前世的徐光頭不同,事實上,李成功的角色,要求并沒有那么的高。

  作為實力派演員,許尚飾演的李成功,給王逸凡有種特別新奇的感覺,畢竟,在王逸凡這里,先入為主是以徐光頭作為標準。

  作為一家玩具公司的老總,他坐在高檔餐廳里吃飯,同時非常刻薄的批評坐在對面自己的三個員工。

  “你的智商真的很提神。”

  “小張,今年你還是很有進步的,去年你是弱智,而今年已經晉級為愚蠢了。”

  “辭職,是你今年以來做過的最正確的一件事。”

  短短不到一分鐘時間,李成功把自己的三位員工一頓批判,刻畫出了一個有錢,但卻尖酸刻薄的老板形象。

  不少影院內的院線代表們,都不由地有些莞爾。

  李成功的形象似乎立了起來,這就是一個有錢,但是卻無比的尖酸刻薄的小老板。

  接下來的劇情,更是可以說,把李成功的這個角色,完全放在了觀眾的對立面,或者是讓人反感無比。

  因為他有著很多老板都有的缺點,比如說他還養著小三,并且打算回去和老婆離婚。

  頓時就讓李成功的角色,清晰明朗了起來。

  讓人覺得,這應該是個反派,不,這就是反派。

  其實這也是一種爽文的鋪墊方式,因為《人在囧途》接下來的劇情,很明確,那就是,讓這個不討喜的家伙,一路倒霉透頂。

  讓觀眾會不由自主地產生爽感,覺得他活該。

  換句話說,如果李成功的人設是一個很完美的老板的話,那么之后發生的一切反倒是變得沒有那么有意思了。

  也不會讓觀眾覺得有多爽!

  可以看做,接下來李成功經歷的一切,都是對他的一種懲罰!

  就目前而言,王逸凡覺得,電影還是比較滿意的。

  至少李成功的這背景人設的介紹,還算是比較不錯的。

  這讓王逸凡有些期待起另外一個男主角牛耿的戲份了。

  很快地鏡頭轉換,牛耿出現了。

  王逸凡不知道這個牛耿的飾演者,付榮是從哪里找來的,這個牛耿的風格,怎么說呢,和前世王逸凡印象當中的王寶寶的風格其實不太像。

  反倒是這個演員,給王逸凡的感覺,更像是前世的黃渤的風格。

  同樣的長得比較接地氣。

  接下來自然而然地是給牛耿這個男主角的背景和人設來一個側寫。

  牛耿老實巴交,而且為人耿直,因為是從農村外出務工的,他說著一口地道的地方話。

  他在為春運回家的火車票發愁,而且老板還沒給他結工資。

  老板給出的理由是,我沒錢,但有別的人欠我的賬,你想要工資,拿著欠條自己去討。

  為了拿到錢回家過年,牛耿決定坐飛機去沙市討錢。

  于是,影片的兩個男主,在機場正式相遇。

  李明作為院線代表,可以說閱片無數,看到這里,他也基本上可以猜的出來。

  這個故事的用意了。

  一個是有錢的老板,其實和剝削壓迫牛耿的工頭有些類似。

  一個是地地道道的農民工,老實巴交,但是認死理。

  這樣的兩個可以說平時很難有什么交叉點的不同階層的人,在這個時候,相遇,會發生什么樣的事情?

  李明也不由地有些期待起來。

  因為這很有趣不是嗎?

  而且,雖然說今時今日,農民工討薪問題,已經可以說沒有早年那么嚴重了。

  但是并不是不存在,而且,像牛耿這樣的情況,可以說早幾年,真的是比比皆是,很接地氣。

  還有春運這個話題,可以說,不管是任何時候,都是一樣的!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