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860.爭議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華新的市值太高了,投資價值也就自然有限。

  事實上,投資者最想投資的是星夢娛樂!

  但是可惜的是,星夢,王逸凡從來沒想要上市。

  王逸凡的身價其實遠比外界傳聞的要高。

  畢竟,這些年,王逸凡的個人收入,一點都不低,每一部電影,他賺的甚至都不一定比華新低。

  導演到了王逸凡這個層次,片酬本身就非常高了,他每一部電影都肯定要參與票房分成,而且這個比例還不低。

  至少也是20。

  這幾年王逸凡的資金也沒有閑置著,都投資了出去,雖然兩個世界不一樣,但是有些東西還是相同的,所以,錢對王逸凡來說,如今還真的就只是個數字。

  當然,他捐獻出來做慈善的錢也早就已經是數以十億計。

  那些掛著逸凡的頭的小學就是明證。

  這也是為什么王逸凡的地位超然,很少有什么負面新聞的原因。

  言歸正傳。

  《泰坦尼克號》哦,雖然這個世界是叫《珍妮號》但是這部電影,王逸凡之前只是說說,沒有預料到,這部電影想要拍出來,比想象當中要難的多的多。

  首先是劇本,就特別難搞。

  如果按照前世的劇本來的話,王逸凡估計自己根本別想拍出來。

  電影真不是復制黏貼那么簡單。

  涉及到的東西是方方面面的。

  前世的《泰坦尼克號》細節方面可以說令人發指。

  可是同樣的,王逸凡要拍的這個世界的《泰坦尼克號》難度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倒不是說電影的拍攝難度,而是如何拍好電影,這一點。

  王逸凡要拍的不是歐美版本的《泰坦尼克號》,而是雙線的國際版的《泰坦尼克號》!

  那么劇本,就相當重要了。

  雙線拍攝是必須的,但是問題在于,雙線故事,如何設定?

  前世的《泰坦尼克號》是一個底層的杰克和一個貴族小姐露絲的愛情故事。

  為什么卡車司機要這么拍?

  說白了,電影是拍給普通人看的。

  窮小子拐跑富家女,好吧,其實就是屌絲逆襲白富美,顯然是絕大多數普通人都喜聞樂見的。

  那么這個,的確可以保留下來。

  可是華國主角的愛情線怎么安排?

  勞工和富家女?

  王逸凡搖了搖頭,這就太狗血了。

  他感覺自己完全是搬石頭砸自己的腳。

  幾天下來,他一點頭緒都沒有。

  他也想過,要不把杰克換成華國面孔,可是隨即他就打消了這個不切實際的想法。

  因為這就太扯了!

  國人能不能接受是一方面,首先是身份的問題就很成問題。

  “怎么了?看你這幾天都愁眉不展的。”張紫絨雙手放在王逸凡的肩膀上一邊捏著一邊有些心疼地道。

  “沒事,劇本的事情有些沒頭緒。”王逸凡轉過頭來,環住張紫絨的腰道。

  “這可稀奇了,居然還有我們點金圣手王導發愁的事情。”張紫絨咯咯一笑道。

  “我又不是神,自然有我發愁的事情。”王逸凡沒好氣地道。

  “好了啦,你這樣下去也不是辦法,不要一直想了,出去走走,說不定什么時候靈感就來了呢?”小姐姐說道。

  王逸凡點了點頭。

  《泰坦尼克號》的劇本陷入難產境地,不過,王逸凡反倒是不急了,反正這個事兒,一時半會也不可能成的。

  畢竟,不是照搬照抄,所有真急不來。

  不過,吳天雄那邊《親愛的》的先期的宣傳卻出了問題。

  《親愛的》殺青之后,就放出了一些相關的消息,可是結果,這消息才放出來,就因為題材的問題,引起了熱議。

  王逸凡編劇,吳天雄執導的現實打拐題材電影《親愛的》殺青的消息一傳開,網絡上就出現了大面積的爭議聲。

  “不是把,農村題材已經很危險了,居然還拍打拐?這片子有什么看的?”

  “打拐題材有什么可看的?不是說這個題材不能拍,而是以前的幾部所謂的打拐題材,拍的都是什么玩意,吃人血饅頭有意思嗎?”

  “人血饅頭”一出,結果頓時就引爆了網絡。

  其實現實題材之所以難拍,就是因為,現實題材,很多都是揭露社會的陰暗面,而且,這種電影拍出來,真的吃力不討好。

  《我不是藥神》是一個比較另類的現實題材改編電影。

  但是《我不是藥神》涉及到的是,病患,男主角可以說是一個草根英雄。

  但是打拐題材的電影,顯然不可能這么拍,真要這么拍,那就真的是吃“人血饅頭”了。

  其實這也和早前的一些‘打拐’題材的電影有關。

  最初的一部打拐題材的電影《我的孩子》,當初上映的時候,就被無數觀眾罵的狗血淋頭。

  因為影片當中雖然也是講述一個孩子被人拐走的父親的尋子之路,但是不知道導演是怎么想的,影片的細節沒有到位,和現實幾乎完全錯位,讓很多人看了之后,都大罵不已。

  現實題材最麻煩的地方就在于,你不可能完全沿用現實,但是卻又不能偏離現實。

  而特別是打拐題材的電影,更是最容易觸碰到很多受害者的脆弱的心靈。

  當然了,因為王逸凡是編劇的關系,雖然有一些人大罵吃人血饅頭,但是也有不少人支持。

  “為什么打拐題材不能拍?讓更多人關注到這種人間慘劇,減少這種事情的發生不好嗎?”

  “我支持《親愛的》,現實題材的電影,真應該好好拍一拍了。”

  不過,很快地就有重量級的媒體評價了《親愛的》以及打拐題材電影這個事情。

  “我理解打拐作為一個題材被導演感興趣的原因,因為這種故事充滿了人性的煎熬和悲歡離合,是絕好的影視題材。

  但是我卻絕對反對打拐搬上大銀幕,說吃人血饅頭或許過分了,我知道,很多導演拍這類的電影,并不是為了盈利,因為這種沉重的現實題材的電影,本身就和商業絕緣。

  可是,我依然反對將打拐搬上大銀幕!

  為此我要講一個故事。

  我曾經采訪過很多被拐賣兒童的父母,多數執著尋子的主角,都是母親;多數被執著尋找的,都是兒子。

  我從搜集來的眾多尋子案例中,最終選擇陳先生作為采訪對象,因為這是一位在找女兒的父親。”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