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四百六十六章 養鴨熱潮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宋家上房。

  澆完返青水,宋老爺子把宋家眾人,包括劉老根,招到宋家上房。

  “咱家的果園,挖的差不多了,果樹也該買了。“宋老爺子說著,望向眾人,“你們看看,這次誰去買果樹。”

  “我的意思是,這次全買成樹。”宋老爺子補充著。

  “買成樹好,早點結果,早點賺錢!”宋誠忠接道。

  “對,該買成樹!”

  “買成樹!”

  全家人一致通過。

  “只是,去買果樹的人選”宋誠忠看向宋老爺子,“爹,私塾這邊,就我一個人,離不開。”

  宋老爺子點頭,“私塾離不開人,老大不能去!”

  說完,目光看向宋誠義和宋城禮。

  宋誠義道,“爹,我們這邊正在建作坊,得我監督著,也離不開我。”

  宋老爺子點頭,“作坊那邊也不能耽擱。”

  那就只剩下宋誠禮。

  宋誠禮很為難。

  按說是該他去的,可三房建鴨舍,豬圈,還要蓋個孵化屋,這都離不開人。

  “爹,要不我”宋誠禮開口道。

  “爺!”宋青苑截斷了宋誠禮的話,“三房這邊也離不開三叔,要不這樣吧,我把春來叔和春生叔派出來。”

  宋春來,宋春生如今正在宋青苑的玩具作坊做工。

  宋青苑繼續道,“上次買果樹,就是春來叔和春生叔跟著三叔去的,他們兩個也認識路,不如就讓他們去”

  “老爺子,要不我也跟著?”劉老根問道。

  宋家人手不足,作為宋家的長工,這事他正該出頭。

  宋老爺子看了眼劉老根,琢磨了一陣,“那也成,就你跟著宋春來,宋春生一起去。”

  “把家里的兩個牛車,都趕著,不夠的話,就在那邊雇車拉回來。”

  “成!”劉老根應下。

  商定結束后,眾人各自回房。

  第二天一早,劉老根帶著三十兩銀子,跟著宋春來,宋春生兩兄弟,踏上了去往山里之路。

  三人走后,宋家迎來一批想要養鴨子的村民。

  宋老爺子,周氏,在堂屋內接待著。

  宋青苑拿著紙筆,做了統計,一共五十來戶。

  宋家村一共一百多戶,這一下子,就來了三分之一。

  宋青苑執筆,敲了敲桌子,“每家我大概能收一百只,不過,我不能一次性都收,只能保證在一年內收完。”

  “大家也知道,每天的烤鴨數量有限,我都收了,鴨子也往哪放!”宋青苑解釋道。

  “是這么回事!”村民們點頭。

  烤鴨店現用現殺,這個理他們都懂。

  只是,鴨子若是養一年,浪費飼料不說,鴨子下的蛋,它也賣不出去啊!

  鴨蛋腥,吃的人也少。

  一時之間,村民們猶豫不決。

  “那,我們能不能分批養?”有人靈機一動道,“我們幾個這個月養,他們幾個下個月養。”

  “這樣一來,大家的鴨子串開,就不怕養久了,收不了,浪費飼料。”

  “行倒是行!”宋青苑輕笑,“可是誰愿意冬天的時候養?”

  開春養,可以趕去帽兒山。

  冬天的時候,只能自己拿飼料喂。

  這里面誰占便宜說吃虧,一目了然。

  宋青苑此言一出,大家默默無言。

  是啊!

  他們誰也不愿意,自己被分配到冬天。

  “這樣吧”宋青苑想了想道,“你們就一起養吧,下的鴨蛋,賣給我,我來收。”

  “和雞蛋一樣,一文錢一個。”

  村里人不愿意像養雞一樣,來養鴨子的根本原因,就是鴨蛋不好賣。

  若是她收了鴨蛋,村民們有了收入,鴨子多養個一年半載,就不是事了。

  “收鴨蛋?”村民們吃驚。

  “鴨蛋可不好賣!”老實的村民說道。

  宋青苑搖頭,“沒關系,這個問題我能解決,若是解決不了,我在通知大家。”

  嘴上這么說著,宋青苑心里卻有信心。

  有些東西,不是她創造的,而是經過歲月的洗禮,流傳下來的。

  存在既有道理。

  在現代能賣,在古代也一樣能賣。

  兩天的功夫,宋家村集體養鴨的事,就在青石鎮傳遍。

  青石鎮的鴨仔,早已賣完,不少人把眼睛盯在了鴨蛋上。

  既然沒鴨仔,那就自己孵化。

  也有那圖省事的,跑去了縣里,以及周邊其他鎮子上去收購。

  一時間,又興起了一股養鴨熱潮。

  而這一熱潮的始作俑者,宋青苑,正在指揮著眾人挖小溝,引水。

  “這邊,挖這么大”宋青苑邊說邊比劃著。

  宋家的魚塘,荷塘,去年已經挖完,一共挖了三個。

  兩個荷塘,一個魚塘。

  如今要從官道旁的小溪內,往這邊引水。

  “那邊,挖小點,能讓水流經過即可。”宋青苑囑咐道。

  “苑兒”周氏走了過來,問道,“啥時候能挖完?咱們好訂魚仔,挖藕。”

  宋青苑看了看,“我估計兩天就差不多。”

  “挖完之后引水,也需要兩天,這樣一來,四天吧!”

  四天?

  周氏輕輕重復。

  “那成,我跟你爺說,四天之后,讓你姥家把魚仔送來。”周氏說道。

  宋青苑閉嘴不言。

  如今宋老爺子已經是河伯大使,河伯大使是管什么的?

  是管魚稅,管漁民的。

  宋青苑估摸著,只要老爺子一放話,送魚仔的人,肯定會絡繹不絕。

  縣試在即,大郎上次童生試失利,這次又要重新參加縣試。

  宋家上房內。

  宋老爺子拍著大郎的肩膀,“明天你和我一起去縣里,縣試對你沒什么難度,你肯定能行。”

  “保持平常心,戒驕戒躁!”宋老爺子叮囑著。

  大郎抬起頭,眼睛里閃過堅定,鄭重的道,“爺,你放心,這次我絕對不會給家里丟臉。”

  “爺信你,你是個好孩子!”宋老爺子鼓勵著。

  “必不負爺所望!”大郎保證道。

  “好!”宋老爺子說完,看向孫氏,“老大媳婦,這次你也跟著,去給大郎做做飯,照顧照顧他。”

  孫氏沒等回答,大郎反對道,“爺,作坊挺忙的,別讓娘去了,我自己行的。”

  “就那幾天”宋老爺子想反對。

  大郎道,“爺,考過縣試,還有府試,娘也不能跟著我去府城,這次就讓我自己去吧,也當歷練歷練。”

  府城一事,終究在大郎心里,留下心結。

  還有一點就是,他對縣試,信心十足。

  “那就依你!”

  宋老爺子同意,孫氏也沒反對。

  大郎既然上次能過縣試,這次肯定也能過,宋家眾人對這點,毫不懷疑。

  宋青苑看著這一幕,默默感嘆。

  大郎,成長了!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