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1170章 誰的聲音?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至于“高級神之血液”第二方面的作用,和第一方面很有關聯。

  得益于對身體掌控能力的增加,李察能確定自己現在身體得到了很大加強。

  具體表現的話,那就是工作效率變得更高,另外對于一些外在原因,造成的傷勢,也能更容易的處理。

  比如困擾很久的虛空能量侵蝕。

  現在損傷已經緩解了不少,之后如果出什么情況,需要再次長時間使用虛空法術也無妨。

  因為身體掌控能力的增加,可以針對性的增加對虛空能量侵蝕的抗性,讓虛空能量損傷身體更加困難。

  如果說之前每一次使用虛空法術,會對身體造成十點傷害,那么現在頂多是造成三點或者兩點傷害,理想的話,只造成一點傷害也不是不可能。

  使用虛空法術的代價大幅度降低,再加上造成傷害也能高效恢復。這樣的話,虛空法術的使用,從戰略性的底牌,變成了常規性技能,處理一些事情可以不用太顧及的使用,變得更靈活、更省事。

  比如說,現在再次碰到真理會的彩指環總管,完全不用像是在龐培的時候那么狼狽。大可以不斷使用虛空法術和對方捉迷藏,一直把對方繞暈了,再輕松離開。

  某種意義上,身體被“高級神之血液”改造后,加上有虛空法術這種有些“賴皮”法術傍身。現在的他,也許無法打敗所有敵人、成為無敵的存在,但是敵人想要打敗他也很困難,因為他打不過、大可以一跑了之。

  換句話說,他目前的生存能力大幅度提升,如果不想死的話,很難有人把他殺死,即便是真理會的彩指環都不行。

  從這方面看的話,他也算是一個強者了,即便他給自己的定位一直是研究者。

  當然,作為強者,是有一個前提的,那就是他體內的能量可以支撐。

  源于他走偽天啟巫師的路子,再加上有儲能短法杖補充能量,一直以來,他雖然沒有投入太多時間開辟、擴展法源,不過體內能量還是夠用的。

  除非,情況很極限,讓他無力抗爭,只能不斷躲閃,等到體內能量快速耗盡,那么他“強者”身份自然撐不下去了。

  要想解決這個問題,就必須解決能量來源問題。

  單純開辟、擴展法源增加能量的儲存上限,回報率太低,不太可取。

  他倒是試過研究“儲能短法杖”和“黑靈王面具”,不過兩者都比較深奧,無論是材料還是原理,都有著不低的門檻。特別是“黑靈王的面具”,技術含量比“滅世的手套”更高,畢竟一個是專屬物品,另一個是計劃量產武器。

  目前,“黑靈王面具”中的能量被全部使用后,想要注入新的能量、重復利用都做不到,完全不如“儲能短法杖”友好。

  退一步講,其實如果能夠多復制幾個“儲能短法杖”,把體內能量偽裝成無限,也可以消除能量不足的擔憂。不過,對于“儲能”方面的研究,他目前只是解析了一點皮毛,制造出來的儲能容器,容量上限不足原版“儲能短法杖”百分之一,轉換損耗卻超過百分之八十,利用率不足五分之一,很難投入使用。

  研究虛空方面的知識,想辦法直接從虛空中吸收能量,倒是一個新思路。

  這能夠擺脫了中間儲能這個負擔,真正做到能量無限,其實錫木就是這么做的。真的能夠實現,也算是虛空式的真天啟巫師了,而不是現在的偽天啟巫師。

  只是,不知道是不是物種問題,真的從虛空吸收能量用于自身,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容易。至少以目前研究得到的知識,還無法構建出可行理論。

  真的想要成功,需要更全面的解析超凡因子,更深入的了解當前力量體系的底層邏輯。

  只是……

  想著這些,李察皺起眉。

  不得不說,想要繼續解析超凡因子,并不容易。

  目前對血能超凡因子的解析程度,雖然成功超過了50,制造出“高級神之血液”,有了重大突破,但這也代表想要再次有重大突破,需要更多的血法術作為研究素材。

  畢竟,容易得到的血法術他都收集到了,容易解析出來的知識他都解析出來的,剩下的便是那些偏門的、古老的、殘缺的、難以得到的血法術,剩下的便是那些隱秘的、隱藏極深的、難以理解的的知識。

  把血能超凡因子解析度推到50以上,他用了幾個月,而解決掉剩下的50,很可能需要一年、甚至數年。

  又或者,換個新的超凡因子來解析?

  比如火能超凡因子?土能超凡因子?風能超凡因子……

  李察思索了好久,一邊思索著,一邊收拾了場地,換了一件衣服,離開了地下實驗室,回了主實驗室。

  主實驗室內。

  把散亂的紙張收起,整理成摞,放到環形實驗桌上面。李察在桌前坐下,輕敲桌面,繼續思索。

  暫時放棄血能超凡因子,封存知識成果,轉而研究其余的超凡因子,不是不可以,只不過一切要從頭開始。

  話又說回來,不這么做的話,血能超凡因子上面,真的很難在短期內有重大突破,那……

  “不一定!”

  李察正想著,突然一個聲音響起。

  “嗯?”

  李察眼睛一瞇,快速站起,環視四周,帶著幾分警惕出聲問道:“誰?”

  沒有人回答,主實驗室內一片安靜。

  李察皺眉,目光繼續環視,輕輕掃過櫥柜、桌子、書架……

  掃過書架時,不知道為何,目光移動的速度一緩。看著書架上一排的書籍,突然一個念頭的聲音,在腦海中極其突兀的響起:“書要倒!”

  這個念頭聲音剛剛在腦海中響起,目光所注視的地方,一排幾十本書籍“嘩啦”一聲,就向旁邊歪去。

  李察一愣,有些疑惑的反思:自己怎么知道那些書會倒?

  是了,自己看到了那些書的狀態,看到了那些書雖然排列整齊,但已經出現傾斜角度。左側的摩擦力,無法平衡右側傳導來的推力,雖然書籍當時處于靜止狀態,但很明顯馬上會傾斜、倒下。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