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八百二十三章 新寶船廠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關于大婚當晚,以下省略三萬五千字,請各位自行腦補(我是很想寫的,但...被河蟹怕了。)

  十月初三,柳安收到了徐鴻儒的回信,得知招安成功后,他釋放了徐雅茹,但徐雅茹并沒有離開,而是化妝成了煙蘿姑娘留在了柳安身邊。原因很簡單,柳安想要跟徐鴻儒有所聯系,就需要有人在中間傳話,徐雅茹就是最好的中間人。

  對此,高盤發髻的楊明曦雖然有些不滿,但沒有抱怨什么。

  十月初九,過了半個月后,李旦那邊給了回復,結果跟方世興等人保證的一樣,他不會出銀資助德川秀忠。

  這對柳安來說簡直是個再好不過的消息了,他站在入海口處,望著廣闊無垠的藍色海面,明白了當年曹操寫出的觀滄海時的心情。

  東瀛的狼子野心,他是再清楚不過了,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八個字,深深刻在他的心中。眼下西南戰事平定在即,有了徐鴻儒做內應,奢崇明等人大敗只是時間問題,他可以不用再關注西南,抽出手來專心對付外侮。

  當一頭雄獅年邁,就會引來許多人的覬覦,大明之前的羸弱,讓周圍的小國們紛紛生了異心,柳安覺得,也許是時候一勞永逸了。

  朝廷現在要兵有兵,要銀有銀,要將有將,唯一不足的就是朝堂之上的形勢尚不算統一,但對于這個方面,他暫時沒什么太好的辦法,朱由校需要魏忠賢來平衡局面,更需要他來進行擴張。

  柳安忽然惦念起天津衛的新寶船制造廠了,三個月過去,不知道他們有沒有什么進展,正好回去的時候順路去看一眼。

  柳安揉了揉腰,收拾好行囊,帶著來時的人上了船,這一趟江南之行太過順利,順利的讓他沒有真實感,東海之上的形勢比起大明還要混亂,那里有佛郎機人,有西班牙人,有荷蘭的快船,也有肆意妄為的海寇,想要出海,必須要有寶船的支持。

  寶船是必需的。

  十月十三日,柳安乘坐的船抵達了天津衛,下船休整的同時,讓孫德勝和李桯易李守一帶著人手保護丫丫等人,柳安則帶著洪峰楊來老乞丐洪熊來到了寶船廠的新址。

  得知柳安來了,天津衛的知州馬安邦立刻屁顛屁顛趕到現場,殷勤的貢獻出自己的馬車,陪著柳安來到了新寶船廠。

  南京寶船廠占地一千余畝,新寶船廠占地一千五百畝,開辟九條作塘,在城外建立起的高聳建筑連成一片,每一條作塘都有一百米高,長三百米,寬一百米,九條作塘并連,氣勢恢宏,站在作塘前讓人有一種渺小的感覺。

  望著已經建了三分之一的作塘,柳安有種看到后世建筑的錯覺,誰說沒有水泥鋼筋蓋不出高樓?

  寶船床除了房屋是用石頭水泥壘砌而成之外,其他的作塘全都是用木頭砌出來的,嚴絲合縫,過了油的木頭連水都沁不進去,堅固至極。

  這些木頭來自天南海北,有的是就地取材,采伐百年大木,有的是從云南四川等地運送而來,耗費不知多少人力物力,朝廷征調民夫,協助建造寶船廠,兩三萬人同時動工,在有圖紙的情況下,三個月的時間也只能建個大概出來。

  柳安在寶船廠看到了不少眼熟的人,這里如火如荼,幾十人拉著繩索吊起木樁,打磨木材的聲音不絕于耳,每個人都十分忙碌,相比起來,柳安幾個就像是來觀光的。

  馬學林在王彥忠的陪同下走了過來,陳廣識幾位大師也在旁邊,幾個月不見,他們變得瘦了些,臉上也有帶著疲憊之色,但目光清澈,精神頭倒是很不錯。

  “馬大師,陳大師,馮大師...辛苦幾位了,陛下讓我來看看幾位的狀況,別看陛下遠在京師,他可是一直惦念著諸位呢。”柳安笑著拱手。

  這可不是柳安無的放矢,朱由校之前真的經常提起馬學林等人,對朱由校來說,他們就是木匠中的先賢,一手技藝出神入化,讓他嘆為觀止,要不是因為修建寶船廠,他肯定要跟他們多學幾招。

  “承蒙陛下厚愛,柳太師也看到了,寶船廠的建造很順利,短短幾月的功夫,已經進入了正軌,馬知州也幫我們免去了不少麻煩事。”陳廣識笑著說道。

  馬安邦興奮的臉頰微紅,他確實沒少出力,為寶船廠忙前忙后,求的是什么?不就是這么一句夸獎嗎?

  “好好,馬知州的事情老夫回呈報陛下,等到寶船廠建造完成,陛下會論功行賞,幾位都是大明功臣。”

  柳安看著面前已經有十幾米高的基臺,問道:“按照目前的進度,想要修建完成還需多少時日?”

  馬學林說道:“現在人手很充足,大家也很有干勁,我算了一下,差不多半年內,九條作塘應該就能全部修筑完成。”

  光有船塢沒有船一樣不行,柳安繼續問道:“那寶船呢?”

  馬學林微微皺眉:“寶船的話,有幾個問題還沒有解決,但根據柳太師您送來的那艘洋船來看,這些問題想要解決也不是問題,我們已經在對寶船進行試制,柳太師可以過來看一下。”

  柳安跟著馬學林等人來到了一處簡易的船塢中,用木頭造船,講究一個拼接,木匠的手可是很靈巧的,他們使用的度量衡精準至極,一些老木匠更是看一眼就知道尺寸。

  船的底座已經制造了出來,與圖紙上的尺寸分毫不差,但唯一不足的是,底部有一條長長的空隙。

  “到目前為止,我們還沒找到合適的木材充當龍骨,這龍骨是一條船最重要的地方,也決定了船的堅韌程度,我們使用了松杉、柚木、榆木、赤木、楠木....都不太滿意,唯有楠木勉強能用,但...”馬學林嘆了口氣:“恐怕并不能長久。”

  “以前寶船用什么木材,現在就用什么木材不就好了嗎?”一旁的楊文才說道。

  馬學林看了他一眼:“就是因為不知道以前用的什么木頭,我們才一直在嘗試。”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