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344“雙11”又來了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一住筆趣閣.

  當齊年帶著陶進、陶思婭、田雙雙、李紹炎、阿誠等人到轉運中心參觀時,大家都驚嘆了——原來真的可以把這個規模龐大的轉運中心建起來。

  這就算不是全國首創的水陸兩用轉運中心,至少也是丈省唯一的多功能轉運中心。

  雖然說這個轉運中心不如市轉運中心的規模大,但是功能設計明顯比市轉運中心要好。起碼功能布局更加科學一些。再加上新引入的一些設備在設計階段就已經納入了考慮。總體的設計確實非常好。

  目前轉運中心的工作區的主體建筑已經完工了,設備還沒有完全到位,所以離正式使用時間還需要半個月。

  不過,在水港的區域已經停泊了三艘船了。

  “我們去船上玩玩。”陶思婭一提議,大家都贊成。

  這船是齊年依據尺縣各個島和轉運心的實際情況定制的。也是基于節省成本的原則。

  船并不是很大,很像內河里裝煤的那種拖船。前面是貨艙,后面是駕駛臺。因為用定制的集裝箱來裝快遞貨,所以連防雨的頂逢也省了。當然這樣的船也有一個缺點,就是碰到大風大浪就沒法開了。當然,碰到大風大浪的時候,什么船也開不了,快遞遲點兒到貨也是能被客戶理解的。所以這就暫時不納入考慮范疇了。

  “在岸上看著很小,可以進來卻發現還是挺寬敞的啊。”陶思婭站在貨艙正當中說。

  “是的。這一艘船能夠裝多少貨?”

  齊年說:“一個集裝箱可以裝300到400件貨,這樣一艘船可以裝8到10個集裝箱。也就是說一趟可以拉4千件貨。相當于寸島上所有的居民每人每天2件貨。”

  “嗯嗯。那這樣的話應該是足夠了。”

  “是的。還有空余的艙位。所以我想以后把這個集運箱的業務開放出來,給其它的業務做。比如到寸島的快遞只需要2個集裝箱的話,另外8個集裝箱可以租給別人。還可以收物流費用。”

  “這可真是個好主意!”田雙雙很高興。

  “你可真是財迷心竅。怎么有那么多賺錢的好辦法呢。”陶思婭看齊年的眼神都有些迷離。

  “賺錢多好啊。”

  其實,齊年還有另外的想法,也就是賺錢更狠的方法。

  從轉運中心到寸島往返時間只需要4小時。一天的貨跑一趟就可以拉完。算上裝卸貨的時間,一艘船一天的實際使用時間只有5小時。不僅是船的艙位可以出租,船的額外的使用時間也可以出租。

  快遞的運輸時間每天都是固定的。早上56點一趟,晚上89點一趟。白天的時間基本上都是空閑的。而白天正是別家公司的主要運輸時間段。這可是個寶貴的生財機會呀。

  想到做到,齊年和陶思婭一起做了一個運輸船和艙位營銷的方案。主要營銷對象是物流公司與商超相關的供應鏈公司。當然還有和寸島做海鮮一樣的有產品出島需求的公司。

  不管是什么產品,齊年要求一定要采用集裝箱運輸。這樣,齊年就在仞市的物流行業建立起了一套自己的標準。

  所謂三流企業做產品,二流企業做服務,一流企業做標準。

  齊年就是以這樣的理念在快遞這個主業之外兼顧其它的副業。并且在主業與副業之間發掘商業機會。

  尺縣的轉運中心建成之后,不僅總部規劃部的人來看過,幾個相關部門的副總裁來看過,連集團公司的總裁也親自來考察過。

  總裁非常贊賞齊年這個縣級公司的老板的創意和執行力。回公司之后便將齊年豎立為集團公司的一個模范人物,請他協助規劃部一起在其它的區域進行經驗推廣。這是后話。

  轉運中心落成后不久,就迎來了一年一度的“雙11”。

  聞“雙1

  一住筆趣閣.

  1”色變,是快遞業的一個規律。快遞行業對“雙11”是又愛又恨,恨的程度居多。

  不論是一個行業、一個企業都不喜歡大起大落。

  “雙11”是給快遞行業人為的造成了大起大落。雖然這是電商行業的狂歡,但是主要的工作和挨罵的事情卻讓快遞行業承擔了。

  齊年剛加入快遞公司、接手寸島的網點時,就吃過“雙11”的苦頭。那一次差點兒折騰破產了。

  這一次“雙11”來臨之前,齊年已經把應對方案修改了一次又一次,不僅制訂了方案a,而且還有方案b,也就是應急預案。

  不論是哪個快遞公司,“雙11”帶來的壓力主要是場地、車輛、人工三方面。交通、信息系統能力等問題也有,但都不如這三點重要。

  11月11日,一年唯一個含有四個相同數字的日子。整個快遞業如臨大敵的日子。

  齊年的網點和轉運中心都呈現出一派安寧詳和的局面。網點和轉運中心人不多、車輛也不多、秩序進然有序。

  然而,誰都知道:這是黑暗之前最后的黃昏,這是臨戰之前最后的早餐。

  一場大戰即將打擊,所有的戰士都等待著敵軍的進攻。敵軍可能會先派數百名士兵來探探虛實,一旦掌握了我方的弱點,就會派出所有的精銳,瘋狂般地如潮水一樣涌來。

  一夜無話!

  11月12日,按慣例是先頭部隊到達的日子。

  來了!來了!從市場轉運中心的第一輛車來了!所有人的心都懸起來了,所有人的腎上腺素都瞬間激起來了。大家開始卸車、拆包。

  這個包還沒有拆完,又有車來了。繼續派人上,又是卸車、拆包。終于全部搞定了。

  之后再也沒有車來。好的,這是一個好現象。

  這也不是一個好現象。從去年的經驗來看,這是雙十一高峰的預演。只是敵軍先頭部隊的試探。

  高潮將從明天開始。

  11月13日,注定是個不平凡的日子。這一天有無數的生命誕生,也有無數的生命消亡。平凡而不凡。

  晚上11點,正面戰場上的號角已經吹響了。無數貨車載著快遞鋪天蓋地地沖過來。

  如果說在寸島的網點感受到的雙十一是一場小規模的游擊戰的話。那么這一次就是一場聲勢浩大的陣地戰。

  兩軍相爭勇者勝。

  道路已經擁堵了、場地已經飽和了、人員已經不夠用了。

  就在一切即將又陷入去年雙十一的臨界點時,轉運中心正中央緩緩升起的一個操作臺改變了一切。

  親,本章已完,祝您閱讀愉快!0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