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一百七十五章 龍顏大怒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第一百七十五章龍顏大怒  遼東,襄平城,皇帝御駕所行之處。(每天24小時不睡覺更新!)(

  一天將近,御駕大軍扎營,李世民召集屬下各臣、各將議事。

  “陛下,前方再過三十里,是兩百里遼澤,皆是泥淖地,車馬很難通過”做為皇帝御隊左馬軍總管的尉遲恭向李世民報告道。

  “泥淖地?”正在看著從前方傳回來情況傳報的李世民皺起眉頭問道,“我前面的大軍是否因為有泥淖地,才從通定一帶過遼河的?”

  “陛下,我大軍是從通定及遼河下游一帶過遼河的,依臣所想,李大總管是想以一部出懷遠,做出欲攻擊遼東城的姿態,大部從通定過,借機迷惑高麗人”尉遲恭回答道,“通定方向雖然遠上百多里,但過遼河后,正可攻擊新城、玄菟城,可以從北面打開高麗人防線一個口子,再南下攻擊蓋牟、遼東、安市諸城”

  “若李世績是此用兵之道,那還甚是不錯”李世民對著沙盤看,點頭稱道。

  前方的這處泥淖地在沙盤上并未標示出來,這是因春季各地雪融后遼河水大漲,一部河岸的平原地被淹,天氣轉暖后,河水退去而出現的季節性泥淖地,只是這片泥淖地,實非大軍可行進的地方。

  “有何方法可不繞行,即可過此泥淖地?”李世民站在沙盤邊上,依然皺著眉頭說道。

  繞行的話,將要延誤幾天的行程,按前方送回來的情報,戰事差不多已經打響,李世民有些迫不急待地想趕到前線去。

  “陛下,臣有一法”將作少監李道裕出聲說道。

  “講”

  李道裕恭身說道:“臣可領士卒,在泥淖地布土作橋,這樣大軍可邊行進邊作橋,幾日即可通過此地”

  李世民想了下,即揮手示意道:“朕允,你即去做準備”

  “是,陛下,臣這就去做準備”李道裕領命出帳而去。

  “除了張儉部,其他地方可有情報傳來?”李道裕出去后,李世民再問其他人。(每天24小時不睡覺更新!)

  張儉派人送來的戰況通報上說,他率部過遼水,準備偷襲建安城,只可惜在建安城下遭遇了高麗騎兵,在將這部約五千的高麗騎兵大部殲滅后,張儉即率兵退回遼河邊。(每天24小時不睡覺更新!)

  “陛下,我車駕剛歇下來,有軍中傳來的情報,也要再過一些時候才會到”一旁的長孫無忌說道。

  大軍行進中,情報的傳遞還真是件大難事,前方即使有緊急軍務要傳遞,也不一定能趕上行進的大軍,一般在扎營后一段時間,各處的情報才會集中到手上。

  正說著,一名侍衛匆匆跑進帳來,將兩份情報交給迎上去的李世民侍衛長手上。

  李世民從侍衛長手中接過情報,打開一看,登時露出大喜的神色,“哈哈,大捷,我軍大捷”

  “陛下,何處大捷?”一聽到大捷的消息,其他諸臣都忍不住露出驚喜的神色,長孫無忌先一步出聲問道。

  “我遼東道大軍輕取親城、玄菟城,傷亡將士不過數百,高麗守軍盡降哈哈哈”李世民大笑著,把手中的戰報扔在案上。

  一旁被李世民委以掌管軍中資糧、器械、簿書的岑文本也湊了過來,搶過一本看了起來。

  岑文本手中的戰報是李世績發來的,里面講述了玄菟城的高麗守軍,在我攻城時火炮的轟擊下,沒有發一箭一矢,即開城投降,此戰我軍獲人口兩萬余,糧食五萬石。

  看到此情況的岑文本也大喜道:“陛下,我軍火炮威力如此之大,讓高麗人不戰而降,如此高麗定將在很短的時間內被滅”

  另一份戰報是李道宗送來的,被長孫無忌搶在手上,里面寫著我火炮攻城時,將敵守城主將及兩名副將炸死,新城很快就被我軍攻破,共俘高麗人口兩萬三千,糧食八萬石。

  “陛下,我軍初戰即取得如此重大的戰果,此是可喜可賀之事,”長孫無忌恭身說道,“陛下親征,高麗人畏懼,才聞風而降”

  “哈哈哈高麗乃遼東跳梁小丑,竟如此不堪一擊,李世績和李道宗正合兵攻擊蓋牟,想必蓋牟也將被攻下,”李世民重新趕到沙盤前,以一手支著沙盤側案,另一手將新城、玄菟城的敵方旗幟排除,插上表示我方的紅旗,再用手指著遼東城和白巖城道,“若是蓋牟城被我軍所取,那接下來將攻取遼東和白巖了,我們要加快行程,朕希望親自看到遼東城被攻下的時候”

  “陛下,若過了遼澤,即抵遼河邊,渡遼河后,只需一至兩日即可抵達遼東城下,陛下親率的大軍,也可投入攻城行動中”一旁的尉遲恭說道。

  “令將士們加快行程,早一日抵達遼東城下,朕想親自看看將士們是如何攻城的,我火炮的威力如何”李世民瞇著眼笑,以手指著遼東城說道。

  “陛下要擔心自身的安危,千萬不可冒進,以防萬一”一旁的長孫無忌提醒道。

  “無妨,高麗人受此打擊,我大軍連續攻城,如何還敢出城應戰哈哈”李世民大笑了兩聲,似又想起什么,“怎么沒有熊津道和平壤道的消息傳來?”

  “陛下,他們從海上行進,傳遞消息不便,若是登岸后,定是有消息傳來的”長孫無忌道。

  “海路行進,一切難沒,朕但愿他們能平安抵岸”李世民臉上稍稍的露出一些擔憂之色。

  這時又有侍衛將收到的傳報送進帳來。

  “陛下,此是平壤道行軍部使人通過陸路傳來的消息”侍衛長將傳報交給迎過來的尉遲恭,輕聲地說道。

  還真是說什么就有什么地方的情報送來。

  “平壤道的消息?從陸路傳來的?”李世民聞之一愣,快步上前從尉遲恭手中接過那份情報。

  李世民將之打開,粗略地看了看,一張剛剛滿是喜悅的臉開始密布陰云,看到后面已經是變了臉色。

  站在邊上的長孫無忌、尉遲恭、岑文本等人都提著心看著皇帝表情的變化,心里想著平壤道行軍部肯定有什么大事發生了,以致于皇帝剛剛非常高興的心情都變了樣,各人都在猜測著這份通報上到底寫著什么,只是希望不要是最差的結果。

  “朕選錯領兵將領了”李世民臉色灰暗,把手中的傳報扔到一邊,背著手,轉過身去,走了幾步,頹然坐在那把舒軟的御座上。

  身為武將的尉遲恭搶先一步從地上搶起那份傳報,一看之下,倒吸了一口冷氣:“陛下,平壤道行軍大總管張亮竟然違反戰前的布署,擅自改變行軍路線,從遼東南端登陸,只委以水師往鴨綠水一帶…”

  尉遲恭清楚地記得,在戰前布置各部行動目標時,皇帝曾多次嚴令過,要求各行軍部攻取各自目標的,以作相互策應。在洛陽分兵時候,也召集諸將,說明此次三路大軍攻擊的目標和含意,沒想到竟然還有行軍大總管違反軍令,放棄攻擊的目標,皇帝如何會不動怒。

  尉遲恭把手中的這份傳報交給湊上來的長孫無忌手中,走近李世民身邊一步,說道:“陛下應該再下詔嚴令張亮部,火速往平壤一帶攻擊,亡羊補牢,猶未晚矣”

  “遲了,我水師戰船已經前往鴨綠水一帶…”李世民長嘆一聲,“朕所用非人也”

  “陛下,張亮在傳報中說,怕遼東道諸軍攻擊遼東諸城兵力欠缺,因此以高麗人所沒有料到的方向,拿出攻擊,并成功地攻取了卑沙城,此也不失為一種策略,”長孫無忌看了看傳報,也上到李世民面前,奏道,“若張亮部從南面攻擊遼東,建安,安市諸城,那我正面攻擊這幾城的壓力就會減少很多,假如遼水一帶的諸城皆被我大軍攻占,那我兩道大軍即可傾全力攻擊平壤,兵之道,在于多變,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張亮所行,并非無所取之處…”

  聽長孫無忌如此說,李世民剛剛有些寂然的表情變得有些憤怒了,指著長孫無忌道:“朕在戰前所制定的戰法,即是以平壤、熊津兩道直接攻取高麗、百濟的都城,分而擊之,以使得戰事效果最大化,如今平壤道諸軍放棄了他們的攻擊目標,轉而與遼東道諸軍攻擊相同的目標,若是如此,朕何必設平壤道行軍部?你…”

  李世民暴怒之下卻收住了口,此次以張亮領軍,全因是長孫無忌所薦之故,李世民因也張亮在以往一些戰役中曾有不錯的表現,而給予其領軍機會,但沒想到卻出現這樣的情況,而且長孫無忌還為他辯解,這讓他更是急怒攻心。

  “陛下,張亮部正往建安城方向而來,陛下可令其部再轉向,無需攻擊建安、遼東一線,而是從陸路,以騎兵的快速突擊,直趨平壤,高麗人騎兵數量不多,戰力低下,定不是我精銳的近衛師騎兵將士的對手…”尉遲恭小心地說道。

  “可是,陛下…”長孫無忌還想再說什么,卻被李世民揮斷了。

  “即依恭遲愛卿所提講辦,立即傳朕詔令,命張亮舉全部將士,從陸路進擊平壤不得有誤,否則軍法從事”李世民壓抑著怒氣,低吼著道,連額上的青筋都有些暴出來了。

  帳內的諸臣都知道,此時皇帝心里已經是暴怒了。

  龍顏大怒,可不是好事情…

  (八度吧)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