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四十二章 遭遇突厥騎兵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汗浮圖城,突厥的守將阿史那步真正獨自在喝著酒※

  這位室點密可汗的五世孫。曾自立為繼往絕可汗的中年突厥將領,無所事事地在可汗浮圖城呆了半來年,心里不是滋味兒。

  阿史那步真想著以往風光的日子,號令諸部,不必看人眼色行事,多自在。但好事往往不能長久,得不到族人擁護的他,到頭來只得聽令于阿史那欲谷設。領一咄陸葉護職,被欲谷設派到高昌境內,和阿史那矩一道監視高昌國內的情況。手下雖然有萬余人,但也只有這萬余人還聽他的指揮,原先的那十多萬族人,都已經背他而去。

  貞觀六年唐皇李世民冊封阿史那步真的族兄阿史那彌射為奚利奶咄陸可汗。阿史那步真不服,欲自立為可汗,派人謀殺阿史那彌射弟侄二十余人,自封為繼往絕可汗,但其部落族人多不服,叛逃的有十之七八。自封的可汗也得不到唐皇的認可,阿史那步真只得取消汗號投靠欲谷設。阿史那步真不知道,他還要在可汗浮圖城呆多久,原先那族人放牧的地方能不能回去。

  “報,葉護,我們前方發現唐軍的蹤跡”一名手下連滾帶爬地跑進來,向阿史那步真報告道。

  “什么?瑭們有沒有看錯!”阿史那步真大驚失色,一下子站了起來,面前桌上的酒杯都被碰翻在地,“柳谷城呢?唐軍是從柳谷城飛過來的嗎?”

  “葉護,唐軍數萬人,正從柳谷城方向而來,他們的前軍已經在可汗浮圖城外十里處!”這名阿史那步真的手下一臉緊張地報告道,“柳谷城已經被唐軍攻占!”

  “為何沒有我們的人回來傳報?”阿史那步真一腳踢翻面前的桌子。暴怒道。

  柳谷城有阿史那步真以聯絡名義派出駐扎的近五十人的手下,目的也是監視和協助柳谷城的守將張伯,以阿史那步真的想法,若有唐軍攻擊的行動,手下的人一定會回來報告的。

  但如今柳谷城已經被占,唐軍都出現在可汗浮圖城下,這樣的事實表明,自己派出的那幾十名人員已經兇多吉少了。

  阿史那步真想著的,肯定是張伯舉城降唐,而將自己的那些人也全部俘虜或者殺害了,這讓他非常的憤怒。

  阿史那步真并不知道,張伯是在唐軍攻破城門后才投降的,他那些派出的手下,確實有人試圖趕回來向他稟報情況,但是被另外一支神秘的唐軍隊伍射殺了。剩余那些在柳谷城的。也被唐軍俘虜了。

  看到阿史那步真如此的震怒小這名手下更是嚇得面無人色,不敢再說什么。

  阿史那步真踱著步走了幾圈,逐漸冷靜下來,“速傳眾將,準備出城攻擊唐軍!”

  阿史那步真想趁唐軍立足未穩。派出自己的精銳人員,打唐軍一個措手不及。

  從高昌城附近率部出發的李業詡指揮的九個近衛師,已經分散在斷面近百里的地域上,向西北方向快速行進。

  西疆平整的土地上并沒多少人居住。還有數量不少的河流和水草地。這給唐軍的快速行進創造了非常有利的條件。

  從高昌附近出發的八個師。再加在輪臺近的第十三近衛師,九個師的兵力,共七萬余人,有戰馬近二十萬匹,輪流騎乘,還有近萬頭牲畜一道,每天的行進距離都在百里以上,兩天后,抵達輪臺近,暫作休整。

  士兵們每人帶著二十天的干糧,那些牲畜也將在途中充任糧食。快速行進的大軍,不可能帶著大量的糧草乖抬重,這些東西食用完后,只有就地取材,從突厥人手中奪取食物了。

  在李業詡所部抵達輪臺近的第二天,增援攻擊輪臺的右武候將軍梁建方、左領軍衛將軍劉伯英和右武衛將軍孫貳朗率部抵達,圍困輪臺的李君羨所領的第十三近衛師。將圍困輪臺城的任務移交給這三將所領的府兵后,往北行進,加入奔襲欲谷設所部的行列中。

  粱建方、劉伯英和孫貳朗都是中青年將領,三人所率的都是府兵,共有七千余人,全由梁建方指揮,準備攻取輪臺城。

  李業詡所不知道的是,這個輪臺城和后世的輪臺縣并不是同一個地方。高昌時候的輪臺城,差不多就是后世的烏魯木齊近,有高昌駐守一千人,還有幾百突厥士兵協助防守。

  圍城的唐軍士兵是守軍的好幾倍,李業詡對梁建方部攻取輪臺城很有信心,只是攻城的任務不要他操心,攻取高昌境內的行動全由侯君集親自負責,李業詡只要消滅欲谷設的力量。那此次出征的任務就算圓滿完成了。

  西突厥同娥設為呸淵幾,汗時,將其國內分為十部,每部有酋長人。稱!回“洲,隨后又將十部分左、右廂,左廂號五咄陸,置五大啜,居碎葉以東;右廂號五弩失畢。置五大俟斤。居碎葉以西。

  這也是突厥的十姓。

  后來呸利失可汗同娥設逐漸失去民心,十部許多不聽其號令。欲谷設勢大。到后來呸利失只能號令五弩失畢,五咄陸皆聽命于欲谷設。

  同娥設和欲谷設經過幾年的的爭斗,連續的戰爭,同娥設兵敗身死,由薄布恃勤為乙沙缽羅葉護可汗,但此時五弩失畢的力量已經不可同日而語,完全不能與欲谷設抗衡,在多次向唐廷求救的同時,也慢慢地向碎葉以西退卻。

  五咄陸部,從金山到伊列河一帶分別為處木昆部,胡祿屋闕部。攝舍提墩部,鼠尼施處半部,突騎施索葛莫賀部和阿利施部。

  此次攻擊的行動,即是由阿史那社爾率上官懷仁所領的第六近衛師、李世南所領的第八近衛師。攻擊金山一帶的處木昆部,契芯何力率公孫武達、獨孤彥云所領的第九、第十近衛師,攻擊雙河一帶的攝舍提墩部,執失思力率李孟嘗所領的第十二近衛師、李君羨所領的第十三近衛師,攻擊黑水一帶的攝舍提墩部。

  而李業詡率領第一、第二、第三近衛師。則攻擊欲谷設親自掌握的鼠尼施處半部,突騎施索葛莫賀部和阿利施部。

  從所先前情報人員傳來的情報上看,欲谷設控制的部落族人有三十余萬,可以上馬作戰的有差不多十五萬,從人數上看,突厥人的力量是參加行動的唐軍兩倍,但人數上處于劣勢的唐軍,無論從將軍到士兵都沒把這三十余萬的突厥人放在眼里,他們唯一擔心的,是突厥人散腿逃跑。正面遭遇,突厥人一定不是對手,但突厥人逃跑的話,還寞不好追。

  在李業詡率部奔襲的第六天,抵達白楊河畔。

  在美麗的白楊河畔,大軍再次休整,李業詡、阿史那社爾、契芯何力和執失思力最后一次聚首。過了這個地方,他們將分道揚鐮。往各自的攻擊目標地前進。

  各師的將軍們也都被李業詡召集來。

  從高昌過來,沿途有遇上成規模的突厥騎兵,但越接近突厥人的活動地帶,遭遇突厥大隊人馬的機會越大,李業詡嚴令諸將,行進途中。無論是遇上什么人,格殺勿論。不能讓我大軍的行動被不相干的人偵知。

  并且再次叮囑各將,此戰的行動要求,那就是要盡量做到出其不意地攻擊突厥人,爭取在突厥人沒有反應過來前,殲滅其大部,或者逼迫突厥人投降。

  對不愿歸降的突厥人,只有從肉體上消滅他們。

  戰事結束后的會師地是伊列河谷,投降的突厥人要全部押解到伊列河谷一帶。

  從金山到伊列河谷,距離有近兩千里。李業詡希望諸將能在四個月左右,西北的嚴冬來臨之前。到伊列河谷間的弓月城匯合。

  天氣正是西北的初夏,非常適合作戰的時候,若在嚴冬來臨前,不能全部解決戰事。那對唐軍的行動將非常不利。

  諸將領命后各自而去,第二天即要往東北西三方向散開來而去。

  大唐動用七萬多精銳的軍隊,進入西域之地,攻擊突厥人,漢人進行這樣大規模的戰事,在這一片土地上,還沒有發生過。

  李業詡親領的第一近衛師。攻擊的目標將是欲谷設的牙帳,蘇定芳領的第二近衛師。攻擊的目標是弓月城附近的處月和處密部,鄭仁泰的第三近衛師攻擊的目標是伊列河谷南側一帶,這三個師成倚角之勢,相互呼應,協同配合。目的就是消滅欲谷設親自控制的十多萬部族人。

  幾師從白楊河畔分道而行后。李業詡所率的第一近衛師沿著白楊河谷行進。同時令其他兩師一道加快行進速度。爭取早一日與突厥人接觸。

  這天李業詡正帶領將士們行進時,在隊伍前頭的特戰隊員使人來報,離我軍三十里處,發現大隊的突厥騎兵。人數估計在兩千人以上。

  進入西北的特戰隊員有五個支隊,除一個支隊百來號人配屬給侯君集外,另一個支隊配屬牛進達部外,其余三個支隊全部跟隨著李業詡親領的幾師行動,目的就是為行動的大軍掃除前進路上的障礙,并偵探前方的情況。

  特戰隊員傳回來這樣的消息讓李業詡一下子緊張起來,此地離欲谷設的牙帳還有五六百里的路程小就遇上數量這么多的突厥騎兵,可不是好的兆頭,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