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一百一十四章 五萬足矣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大唐軍魂第一百一十四章五萬足矣黃昏前面  二礱。皇城,李世民正在兩儀殿批閱奏※

  “報,疊州緊急軍報殿外由遠而近傳來宮中內侍的喊報聲。

李世民心里一緊,站起了身,心里想著諸軍都沒鼻終到個,侯君集這個領兵主將還在途中,這么快前方就打響了,甚是不妙。從飛奔進來的內侍手中接過軍報一看,臉色一下子變了,吼道:“馬上召集眾臣,緊急軍情商議!再,使人傳特進李靖”小  “是,陛下!”內侍領命快速而去。

  接著有諸多的人從皇城出去。往各朝臣府中傳喚。

  太極殿內,接著緊急傳喚的眾臣有些不知所以,都在交頭接耳地悄聲議論著什么,打探究竟發生了什么事兒。

  久未露面的李靖邁進殿來,諾大的殿內一下變得安靜了,許多大臣心內更是驚異,這位自從出征吐谷渾歸來后保持低調,極少露面的大唐軍神都被皇帝召進來,定是有異常重大的軍情發生。

  吐蕃,定是吐蕃人,幾次請婚被拒,上次以武力威脅的請婚也同樣被拒,并將其使團驅逐出境,吐蕃人定是報復來了。

  有人已經往這方面猜了。

  諸多大臣們都上來和李靖打招呼,也試著探問發生了什么事兒,李靖都回以不知情。李世民神色嚴肅的從左側序門走了進來,并沒如往常般坐下。而是站在殿首,看著朝卓上的諸臣。

  “眾位愛卿,聯今日召你們前來,是有異常重要的軍情商議。接疊州緊急軍報,吐蕃贊普棄宗弄贊親率三十五萬大軍,往我青海、隴估、劍南一帶而來!”李世民一張臉上滿是殺氣騰騰的神色,“棄宗弄贊請婚被拒,竟然敢冒天下如此大不諱,公然以武力相脅,聯甚是憤慨!聯想問問各位,有何對策!”

  “陛下,當日吐蕃使團公然威脅要以武力逼迫陛下許婚,如今其贊普棄宗弄贊果然率軍進犯我邊州,此事早有預謀,對如此卑劣行徑。我方當以強力還擊,不可示弱”。尚書右仆射溫彥博第一個出列奏道,“臣懇請陛下,派我大軍,擊退吐蕃人的進犯!”

  “陛下,如此還要說,肯定是要戰的,吐蕃人如此狂妄,還是讓臣領兵,把那些吐蕃鳥人殺得片甲不留。臣去過那些地方,熟悉地形,讓臣領兵出征當是最好的”小朝中手腳最快的程知節,今日反而慢了一拍,被溫彥博這樣一個六十多的老頭子搶了先,心里不痛快,聲音也更是響亮,說完還瞪了溫彥博一眼。

  “陛下,臣附議,溫相說得在理,吐蕃人太狂妄了,應該派出我大軍。給予他們迎頭痛擊,讓他們知道天朝的國威是不可侵犯的”左仆射房玄齡也出列表示同意溫彥博的觀點。

  “陛下,臣也附議,吐蕃使團在朝堂上失禮,并派軍隊公然進犯我大唐,是要教一下狂妄無知的吐蕃蠻人”特進魏征出列奏道。

  接著長孫無忌、王佳、高士廉、唐儉等朝中重臣都出列表示支持出兵。

“陛下,當戰無疑”刑部尚書,剛剛改封江夏王的李道宗出列奏道,“臣跟隨李老將軍出征過青海,對高原地頗為熟悉,就讓臣領兵出征,與吐蕃人決一死戰!,小  其余的武將也全都群情激昂,支持出兵,請求帶兵出征。

  面對吐蕃人的大舉進犯,朝廷是否出兵的事兒,朝堂上第一次出現一面倒的情景,沒有反對的聲音,沒有人提議與吐蕃人議和。

  所有身居高位的文臣都支持,這也是近年來少見的事兒,連一向反對兵事的魏征都支持出兵,更是前所未有。

  看到沒有人反對,李世民大悅,接著又問眾臣如何出兵為好。

  諸多朝臣都認為吐蕃三十余萬大軍犯我邊境,定是傾舉國之力欲與大唐決一死戰,我朝也應派遣數量相當的軍隊出征,還有人建議糾集那些歸附的部落和屬國也一道派兵,共擊吐蕃人的進犯。

  只有李靖未發一言。

  待眾臣一番鼓躁后,終于有人注意到李靖這個未發表意見的大唐軍中第一武將,這位戰神一樣的人物難道有不同意見?

  “李老愛卿,你有何意見?”李世民一直在注意著李靖,見李靖未發表意見,心里有些打鼓。

  “老臣當然支持出兵”小李靖上前說道,“只是我朝從未曾在如此高寒之地人作戰,也未與吐蕃人交過人,不知陛下想如何安排戰事”。

  “聯想聽聽愛卿的意見”。李世民聽李靖如此說,知道他早已經對這場戰事進行過研究了。

  “老臣覺得,此戰必須要將吐蕃軍隊大部殲滅,讓其多年沒有侵犯我邊境的能力,而且出擊的速度耍快!”李靖說道。斤出了革靖的話里幾重意思,那就是此戰只是將葉一生力量殲滅,并不是要將吐蕃國徹底擊垮,這與當初出征吐谷渾時李靖所表述的大不相同。

  這是為何,許多人在想!

  李世民也皺了皺眉頭,表示對李靖的話有些不解。

  但還沒等李世民開口相詢,李靖繼續說:“陛下,吐蕃地處極高之地,相比較青海,地勢更高許多,大部地方都無人煙,許多地方終年積雪結冰,人畜無法生存。

  且吐蕃占地極廣,東西南北各距千里。我大唐軍中無太多有高原作戰經驗的士卒,也沒有在如此極高之地進行作戰的經驗,我方的糧草供應都很是艱難,想一戰而滅其國,顯然是不太現實。因此,老臣以外,當以我精銳之兵力,消滅吐蕃這三十五萬人馬的大部,那吐蕃至少在十年內無力犯邊,這十年,我大唐可以刮練出數萬能在高原上作戰的軍士,到時可一擊而將其徹底制服,占其適合居住的邏些城近”

  “吐蕃高原上冬長夏短,適合大規模軍隊作戰的時間很短,只有三四個月的時間,若嚴冬來臨,我方士兵不要說作戰,恐怕連自身生存都無法保證!因此戰事必須在短時間解決,在高原上的寒冬來臨前,我方軍士必須全部撤離高原!回到青海或者多彌、白蘭等地勢稍低的諸羌之地,以免不必要的損失”。李靖宏亮的聲音在太極殿內回響著。

  “李老愛卿言之有理,那你覺得殲其大部,要用多少兵力?。李世民聽了大喜,這低調的老狐貍果然早已經對此戰進行過異常詳細的研究,對那些地方的地形地勢都已經很是了解了,這也正是李世民今日一定要召李靖來的理由。

  “殲其大部,五萬精兵足矣”李靖伸出五個指頭說道。

  “啊?!”朝臣們都被李靖此說驚呆了,連李世民心里都是一震,面對吐蕃大軍三十五萬人,李靖只要五萬人就可將殲其大部,若是其他人口里說出來,所有人都會認為這是口出狂言,但從李靖嘴里說集來,自是不一般,沒有人敢出來指責。

  李靖哪次領兵不是以少勝多,對突厥頜利,李靖親率三千兵馬,在大雪天突襲領利近十萬大軍,再遣蘇定芳以二百騎偷襲領利的牙帳,最終徹底擊敗領利;青海之戰。無論哪戰也都是以少數兵力取勝的,奇兵加速度,這是李靖最擅長的用兵之道。

  “你說說,對付吐蕃三十五萬大軍,為何只需五萬兵力?”李世民很是有興趣地問道。

  “陛下,兵貴精不貴多,在那一片高原地帶上,兵力更是不宜過多,不然不易展開,數量眾多的軍隊匯集在那里,不說不能靈活出擊,只是一個糧草的供給就是個異常重大的難題,而且許多地方連戰馬的草料都不能生長。因那片高地地勢險要,各方偵探情報都不方便,更是可以突出一個奇兵的用處。吐蕃三十余萬大軍,不可能集結在一處,所以要以我方軍隊,快速、連續襲擊吐蕃大軍,在吐蕃人未掌握我軍動向前,給予敵方一個毀滅性的打擊,打掉吐蕃人的士氣,殲滅其有生力量!”

  “李老愛卿言之有理,你每次領兵,都是以少數的兵力戰勝大量的敵人!聯同意你的意見”。李世民臉上露出笑容。

  “但也得防吐蕃人分兵進擊我邊境其他地方,一定要嚴令各邊州作好應戰的準備!”“李老愛卿智慮過,聯甚慰,聯還想問你,你覺得何人領兵為佳!”

  “陛下,臣本愿領兵出征,無奈身體欠佳,耐不住高寒,臣薦兵部尚書侯君集!”

  “與聯想得不謀而合!哈哈”李世民大笑兩聲,其實早已經和李靖談過領兵將領的事了,如今只是兩人一唱一和地在朝堂上提出來而已。

  出征的事兒決定下來,主帥有著落,李世民和眾臣雙討論了一番作戰事宜。

  第二日,朝廷發布出征的詔命,以吐蕃攻擊歸附大唐的多彌和白蘭諸地為由,出兵反擊吐蕃。

  詔令以兵部尚書侯君集為當彌道行軍大總管,特衛將軍李業詡為副,并以李業詡為河源道行軍總管,執失思力為白蘭道行軍總管。牛進達為闊水道行軍總管,劉簡為佻河道行軍總管,共率步騎六萬擊之。

  兵力比李靖說的五萬多了一萬!

  同時令青海李大亮部,段志玄部及其他邊州做好迎擊吐蕃進犯的準備。

  李世民和李靖對大唐軍隊的自信由此可見一斑,吐蕃三十五萬大軍進犯,只是派遣了六萬的兵力出擊”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