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九十六章 下邳城的反擊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第九十六章下邳城的反擊  曹操為報父仇,近乎傾巢出動,集中十一萬大軍猛撲徐州,所到之處血流成河,尸積如山。/

  曹純、曹休滿懷著對徐州百姓的仇恨,各自率領五千虎豹騎兵分兩路,出許昌,奔兗州,直取彭城,所到之處大開殺戒,徐州北方近乎堅壁清野,雞犬不聞。

  半月時間內徐州北部的百姓死在曹軍屠刀之多達下七八萬人,曹軍將所殺的百姓尸體棄之與泗水,泗水為之不流。

  曹洪率一萬精兵緊隨虎豹騎之后,樂進率軍兩萬軍出陳留,夏侯惇率軍兩萬出洛陽,曹操親自提五萬大軍,并部將典韋、許褚、李典、滿寵,謀士荀攸、程昱、董昭等人隨后席卷而來,揚言誓要屠盡徐州兩百萬百姓。

  消息傳出,天下嘩然,諸侯均被曹操的嗜殺所震驚,反應不一,有大罵曹操慘無人道者,有默不作聲看曹操如何收場者,有趁著曹操后方空虛蠢蠢欲動者。

  徐州牧陶謙接到消息之后,急忙組織部隊抵抗曹軍的進攻,只是曹軍精銳,徐州軍連戰不利,節節敗退,陶謙急火攻心之下病倒在床榻上。

  這一日探子來報,曹軍先鋒部隊又逼近三十里地,前鋒部隊已經到達彭城北一百里地,彭城乃是徐州北方門戶,彭城若失,徐州則危。

  陶謙聞報,帶病召集部下所有眾幕僚商議對策。

  看著眾幕僚到齊,陶謙在病榻上氣息奄奄的道:“咳咳……陶謙無能,以致徐州百姓蒙難,只怕死在曹賊刀下的無辜百姓已經幾十萬人不止了,曹賊之惡,罄竹難書,我陶謙愧對徐州百姓啊,不過下邳、彭城兩地尚有接近五十萬百姓,諸位誰有良策,可以讓桑梓避免大劫?”

  陶謙話落,一名身高八尺,相貌端正,年約二十的青年出列道:“州牧大人,登有一策,不知當講不當講?”

  陶謙視之,正是新任的典農校尉陳登陳元龍,急忙請教道:“元龍有何妙策,快講,只要能保住桑梓的性命,陶潛在所不惜!”

  陳登道:“泰山郡太守劉備去年剛剛與田楷、田豫攻克了青州數郡,連接成一片,已小有氣候,部下兵精糧足,況且久聞劉備以仁義而名揚天下,愿州牧大人派遣一能言之人前去泰山郡與青州求救兵,若是劉備、田楷肯出兵救援,可成犄角之勢,緩解曹軍的攻勢。Htp://w.ubN/”

  聞聽陳登之言,另一名相貌忠厚,年約三旬的儒雅之士出列道:“元龍說的雖然有理,可是劉備只是一郡太守,兵力不足兩萬,田楷雖然名義上是青州刺史,也不過剛剛從袁譚手里搶回了兩個郡,二人的總兵力疊加不足四萬人,面對青州北部的袁譚軍團的威脅,便是劉備、田楷二人同意出兵,最多也只能擠出一萬兵力,面對來勢洶洶的十一萬曹操精兵,只怕是杯水車薪。”

  陶謙看去,說話的人是徐州“治中從事”糜竺,字子仲。

  “咳咳……子仲還有什么辦法,就算劉備肯出兵一千,對于我軍來說也是一個支持啊,哪怕能救下一個百姓,也能減輕一份陶潛的愧疚,是潛用人不賢,才致使徐州百姓們蒙難!”陶謙面色虛弱的道,顯然糟糕的戰局已經極大的耗盡了陶潛的精血。

  糜竺思索半刻,肅聲道:“久聞河東關云長以仁義之名傳世,愛民如子,河東、長安兩地百姓皆受其恩澤,況且此人嫉惡如仇,先是單刀匹馬殺得袁術一蹶不振,后來又單騎誅董卓,可見此人對于為害百姓之人是深惡痛絕,這關云長又有萬萬人不擋之勇,若是能讓他出兵相助,以糜竺看,或許能解徐州之圍。”

  聽了陳登與糜竺的建議,陶謙的情緒大為好轉,高興的道:“好,好……兩邊一起去請,老夫相信這世上還是正義之人多。誰肯替老夫出使兩地?”

  糜竺自告奮勇道:“既然是某提出的要請關云長,竺愿意親自走一趟河東。”

  幕僚之中一個叫做孫乾的人出列,自告奮勇道:“乾愿意去一趟青州與泰山郡,憑三寸不爛之舌,說動劉備、田楷二人出兵來解徐州之圍。”

  又一個長者開口道:“關云長遠在河東,路途遙遠,劉玄德兵力不足,只怕此二人皆不足以解徐州之圍,某另外保舉一人,若得此人相助,徐州之圍定然萬萬能解。”

  眾人一起看去,說話的正是陳登已經五十歲的父親陳珪,字漢瑜。

  “漢瑜啊,有何良策快快直說啊,老夫與你相交一場,你無論如何也要設法保住老夫的心血,保住徐州的桑梓啊!”

  陳珪施禮道:“州牧大人勿急,珪說的此人便是“江東猛虎”孫堅孫文臺,自孫堅在江東平定了吳郡嚴白虎、會籍王朗、豫章劉繇之后,便將整個揚州牢牢的控制在掌握之中,帶甲七八萬人,部下武將云集,謀士如雨,況且孫堅乃是當世猛將,善于用兵,而江東此刻太平無事,珪與孫堅素有舊交,若是陶公應允,珪愿意親自走一趟江東,若能得到孫堅起大兵相助,再輔以劉備、田楷、或者關羽之中的任何一路,徐州之圍可解。”

  陳珪話音一落,陳登隨即反駁道:“父親大人此言差矣,此乃驅虎吞狼也,固然曹賊殘暴如豺狼之兇惡,可是孫堅卻也有猛虎之威脅,傳聞在討伐董卓之時,孫堅私自藏匿了玉璽,而且不惜為此與勢力強大的袁紹翻臉,可見此人有圖謀天下之志,如今孫堅在江東蓄養精銳,收買民心,在得到了江東四大豪族的襄助之后,孫堅的志向已經不滿足只呆在江東了,父親此去,孫堅必然發兵來助,請神容再想易送神卻難了,只怕孫堅來了就不肯走了。”

  陶謙劇烈的咳嗽了幾聲,隨即緩緩的道:“暫時不用考慮那么多,只要能救徐州百萬黎民的姓名,老夫又怎么會在乎區區徐州牧的名分,只要能擊退曹軍,老夫情愿以徐州牧相讓,就是怕孫文臺不肯發兵。”

  堂下眾幕僚聞陶潛之言言一片沉默。

  陶謙又長嘆一聲道:“老夫錯了,先前老夫不該與曹操爭豫州的地盤,以致得罪了曹操。曹父之死,固然是張闿這個惡賊該千刀萬剮,卻也是潛用人不賢,若是曹操以此問罪,我陶潛情愿以性命相抵,更不會在乎區區徐州牧的官爵,只是奈何曹賊居然屠戮徐州百姓,數十萬桑梓因我陶謙一人之過而遭受此大難,讓潛情何以堪!”言畢,淚水長流。

  聽了陶謙的話,眾幕僚齊聲道:“州牧大人仁慈之心,我等萬分敬佩,只要上下一心,同仇敵愾,必能保全徐州無虞。”

  陳登道:“陶公勿憂,登愿祈公麾下的精銳‘丹陽兵’一用,率兵前去彭城阻擊曹軍先鋒部隊,在幾家援軍抵達徐州境內之前,誓死保住下邳門戶。”

  “好,元龍有此膽量,潛甚感欣慰,我就將麾下的一萬‘丹陽兵’交給你指揮,你與曹豹即刻起兵前去彭城,協助彭城太守抵御曹軍的進攻。”陳登欣然領命而去。

  計議停當,眾人各自分頭散去,糜竺準備起身去河東,孫乾去青州,陳珪去江東,剩下的幾名將領調集軍士,幕僚籌備糧草,下邳闔城上下誓死與曹軍決戰。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