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六十八章 河北鏖戰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第六十八章河北鏖戰  時光荏苒,轉眼已是初秋時節,這一日天剛朦朧亮,一彪殘兵敗卒出現在泰山郡城下高聲叫門。[txt電子書bbs.pinmo.net]

  “劉使君何在,青州田楷特來投奔,速喊劉使君來城頭答話。”城下的將軍自報姓名,來的正是公孫瓚保舉的青州刺史田楷,以及他部下的兩千多殘兵敗卒。

  城內的劉備接到部下的稟報,火速帶了張飛等人來到城頭,向下望去,只見城下的田楷灰頭土臉,帶領的部下多數丟盔棄甲,異常狼狽,顯然剛剛吃了敗仗。

  “這不是田刺史么,為何這副模樣?”劉備在城頭驚問道。

  田楷在馬上垂頭喪氣的道:“劉使君,半月前公孫將軍與袁紹因為爭奪冀州而翻了臉,雙方各起大軍正字磐河交戰,袁紹數日前遣長子袁譚并部將文丑、高覽在謀士郭圖、辛評的輔佐下率領五萬精兵昨夜偷襲了青州,某把守不住,只得棄城來投使君。袁譚知道使君與公孫將軍交好,只怕袁軍隨后就到。”

  “哇呀呀……來的好,袁本初打董卓不行,打我們倒是來勁,老子一定讓袁軍有來無回。”張飛聞言在城頭怒吼道。

  劉備急忙命令放下吊橋迎接田楷入內,一邊派出探子四處打探消息,果然不幾日,袁軍在青州境內如同秋風掃落葉一般,先后攻破了北海、濟南、齊郡、平原、樂安、東萊、城陽七郡,將整個青州控制在掌握之中。

  為了追剿田楷,袁譚從郭圖之計,率領文丑、高覽帶兵五萬殺奔位于青州與兗州交界地帶的泰山郡,陳兵泰山腳下。

  劉備問計于劉曄道:“袁軍勢大,軍師計將安出?”

  劉曄道:“袁軍遠道而來,必然疲乏,我軍以逸待勞,體力占優,當利用泰山腳下易于伏兵,先命太史子義在山腳隱秘處伏兵三千,主公親率一彪人馬與張將軍出城迎戰,先勝一陣當可挫敗袁軍士氣,鼓舞我軍斗志,休要讓袁軍迫近城下圍了城池,若能旗開得勝,此圍可解。”

  劉備從劉曄之計,命太史慈引精兵三千連夜出城,于泰山腳下隱蔽處埋伏。Htp://w.ubN/

  次日袁譚督率文丑、高覽、淳于瓊、呂威璜、眭元進等部將,并五萬袁軍前來攻城,漫山遍野的袁軍吶喊著殺奔泰山郡腳下。

  劉備點起一萬人馬,在張飛與孫觀的簇擁下來迎,田楷與呂虔帶領著三千人為側翼,兩軍相會與泰山腳下。

  劉備出馬,手中馬鞭一指道:“袁譚賢侄,別來無恙,為何興兵犯我境界?”

  “呸!劉玄德你不過一介織席販履的小兒,我袁家四世三公,爾竟敢稱呼我為賢侄,也太不知恥了!”袁譚破口大罵,并回顧部將道:“誰敢擒劉備回來?”

  馬蹄聲起,一將應聲出馬,只見一匹黑色駿馬的駿馬奔出陣來,馬上一名身高八尺有余,面貌兇惡,一臉黃色胡須,眼睛滾圓的猛將,手提一桿虎頭鑿金槍,咆哮著殺向劉備,“劉玄德休走,河北文丑在此,還不下馬受死!”

  劉備撥馬回陣,陣中馬蹄聲起,一將飛驟五花馬,手提丈八點鋼蛇矛,吼聲如雷,“我大哥叫你賢侄是看的起你,合著該喊你一聲孫子啊,孫子你別跑,讓你張二爺割下你的腦袋來!”

  文丑勒馬,手中長槍一揮道:“來將何人?報上命來,吾乃河北文丑,槍下不死無名之鬼!”

  “呸,就你這個名字還真沒取錯,你爹媽挺會取名字的,叫你文丑一點也沒有錯,你的確是俺見過的最丑的人!”張飛笑著大罵道。

  文丑聞言大怒,“豎子找死,老子不發威,你不知道河北四庭柱的厲害!”話音一落,文丑縱馬直撲張飛,張飛也不廢話,揮動丈八蛇矛與文丑酣戰在一處。

  二人槍來矛往,酣戰四五十回合,張飛越戰越勇,文丑漸漸力怯,袁譚唯恐文丑有失,折了士卒斗志,回顧部下道:“誰敢去援助文丑將軍?”

  袁軍陣中馬蹄聲再次響起,兩將縱馬齊出來助文丑,正是文丑的部將呂威璜,以及偏將眭元進,二人一個用刀,一個用斧,當下與文丑一起夾攻張飛。

  張飛戰意更濃,連聲吼叫,抖擻精神,以一敵三絲毫不落下風,反而愈戰愈勇,逼的呂威璜與眭元進手忙腳亂。

  袁軍背后山腳下的密林中突然傳來一陣鼓聲,一支利箭破空而來,“嗖”的一聲正中呂威璜面門,呂威璜慘叫一聲,墜落馬下而亡。

  “東萊太史慈在此,袁軍鼠輩還不快快受死!”

  伴隨著一聲吶喊,騎著棕色的“踏雪追風”馬,手提雙翅玲瓏戟的太史慈,收了弓箭,高喝一聲,一馬當先直沖袁譚軍陣中,身后三千精兵奮勇爭先。

  眭元進見呂威璜中箭落馬,吃了一驚,猝不及防之下被張飛一矛刺中咽喉,從馬上挑了下來,張飛大笑一聲,挑起眭元進的尸體當做暗器砸向文丑,文丑急忙閃避,卻被張飛趕上一矛i刺中大腿,幸虧高覽撥馬來救,文丑方才退卻。

  袁軍大將頃刻間一死兩傷,加上被劉備軍內外夾攻,陣腳大亂,劉備馬鞭一揮,孫觀與田楷縱兵追殺,張飛、太史慈二將如同虎入羊群一般在袁軍之中如入無人之境,袁譚見文丑受傷,只得鳴金收兵,被劉備軍追殺出幾十里路,折損了一萬多人,無奈之下之得退回青州。

  劉備勝了一陣,收獲頗豐,犒賞三軍,不幾日,袁紹與公孫瓚在磐河鏖戰正酣,袁譚派遣高覽與傷未痊愈的文丑帶兵三萬北上支援袁紹作戰,青州一帶暫時沒有了戰事。

  劉備聞報,留下太史慈、呂虔、孫觀三人率兵八千人守衛泰山郡,自己與張飛、田楷、劉曄帶兵七千北上支援公孫瓚。

  行有六七日,只見前方塵土大起,袁紹與公孫瓚激戰正酣,袁紹部將麹義斬殺了公孫瓚的先鋒大將嚴綱,單騎直沖公孫瓚軍大陣,公孫瓚軍中忽然鈴聲驟起,一年輕將軍白馬銀槍,銀色鎧甲,外罩白袍,端得是威風凜凜,與麹義交手無三合,一槍刺麹義馬下,殺散面前的一股袁軍。

  另一邊河北猛將顏良胯下“火龍駒”,手提盤龍朱雀刀,直沖公孫瓚的“白馬義從”,公孫瓚親自提槍來迎,與顏良鏖戰四十余合,抵擋不住,撥馬敗退,顏良高喝道:“公孫瓚納命來!”,縱馬緊追不舍。

  一通鼓響,忽然斜刺里殺出一將,豹眼圓睜,咆哮道:“燕人張翼德在此,賊將休得猖狂!”來的正是從泰山郡趕來的張飛。

  張飛奮勇向前殺退顏良,趙云另一邊單騎沖陣,直取袁紹,袁紹部下大將張郃與韓猛上前抵擋,雙戰白袍將軍,保護袁紹撤退,戰有三十余合,白袍將軍一槍刺韓猛于馬下,張郃心驚之下撥馬敗走,公孫瓚與劉備揮軍大進,袁軍反勝為敗,折了萬余人,后退幾十里路,雙方在磐河地區再次對峙。

  公孫瓚謝過劉備相助之恩,回到大帳共同慶功,劉備問白袍將軍道:“將軍何人,如此英勇,劉備甚是佩服!”

  白袍將軍道:“某乃常山真定人趙云趙子龍,現為公孫將軍麾下的校尉,久聞使君之名。”

  席間劉備握著趙云的手,言談甚是投機,只是遺憾趙云在公孫瓚手下效力,不能奪人所愛。

  袁紹敗了一陣,不幾日外甥高干從并州選精兵三萬前來做助戰,雙方又是一場鏖戰。

  公孫瓚軍由劉曄與田豫出謀劃策,有趙云、張飛兩大猛將助陣,更兼“白馬義從”精銳善戰;而袁軍陣中亦有顏良、文丑、張郃、高覽等大大將,兵力多達十萬,數量占優,亦有審配、逢紀、田豐、許攸等多謀之士獻計,鏖戰半個多月下來,互有勝負,誰也占不了上風,兩軍糧草都有些吃緊,只得言和罷兵,各自撤退。

  公孫瓚率部北歸,為了讓田楷反攻青州,公孫瓚派田豫帶了三千“白馬義從”與田楷跟著劉備前往泰山郡,以便伺機重新從袁紹手里奪回青州。

  劉備與趙云依依惜別。率領部下向南撤退,河北地區暫時進入了一段平靜時期。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