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二十四章 問君有意逐鹿否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第二十四章問君有意逐鹿否  黃河岸邊,臥牛山下,一棵需要兩人合抱的古老松樹之下炊煙裊裊,空氣中彌漫著粟米酒軟綿香醇的味道,烤熟了的野兔散發的香味更是讓人垂涎欲滴。/

  關羽與郭嘉以及姜氏姐弟四人圍著火堆席地而坐,雖然初春的寒風依然凜冽,但是在篝火面前寒風也失去了他的瘋狂恣謔,變得有些軟綿無力。

  郭嘉從篝火里取出了瓷瓶,等待稍微涼了之后,便倒了兩杯,又看了一眼姜異歉意的一笑道:“對了,忘了這位兄弟已是成年了,已經可以喝酒了,郭嘉便用牛皮袋好了,關兄與姜兄弟你們用杯子吧。”說著將手中的瓷瓶里面的粟米酒又倒在牛皮袋之中,將兩個杯子分別遞給關羽與姜異。

  姜異笑著推辭道:“多謝郭大哥,姜異不會喝酒,還是你自己用杯子吧。”

  “對,對,他是不會喝酒的,小白臉哥哥你怎么能忘了我哪,他不喝我喝……”姜略嬉皮笑臉的不等郭嘉說什么,一把從他手里搶過了酒杯一飲而盡,完了不住的咋舌,樣子似乎回味無窮,嬉笑道:“呃……真是好酒。”

  姜異憤怒的瞪了姜略一眼,姜異裝作視而不見,若無其事的撕下一條烤熟了的兔腿遞給了妹妹姜若彤,又撕了一條給了關羽,然后給郭嘉了一條,最后一條撕做兩半,給了姜妙顏一半,自己留了一半,分完之后對姜異做個鬼臉道:“沒有你的!”姜異不屑的將頭扭在一邊。

  看著兄弟二人慪氣,關羽與郭嘉對視一眼大笑,關羽將手里的兔腿遞給姜異道:“來,姜異不必生氣,關大哥這條給你。”

  姜異脾氣天生倔強自然不肯接受,百般推辭,最后還是姜妙顏主持公道,讓姜若彤分給了姜異一半,方才作罷。

  郭嘉與關羽也不去管他們姐弟之間的閑事,對飲了兩杯酒,溫熱的酒下肚,渾身舒爽,額頭冒汗,郭嘉大口的咬了一口鮮美的兔肉,擦了擦嘴道:“嗯,想不到小兄弟人小鬼大,烤出來的兔子真是香嫩,關兄啊,郭嘉有一句不當講的話,不過還是非講不可,莫非你真的想要與這幫草莽賊寇共事?”

  關羽也喝了一口酒,眺望山頂若隱若現的山寨,點頭道:“是啊,既然答應了他們,關某就要帶領他們過上好日子,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其實他們也不愿意做草寇的。Htp://w.ubN/”

  聽了關羽所言,郭嘉沉思道:“關兄言之有理,倒是郭嘉差了,不過我認為兄臺利用他們可以,讓他們幫助關兄建功立業未嘗不可,怎可與之平起平坐?而今烽火四起,天下群雄逐鹿,大漢江山將傾,兄臺豈無志乎?關兄虎牢關下戲呂布,單刀匹馬踏連營,威名已經是震懾天下,若是兄臺高舉義旗,登高一呼,勢必天下響應,若兄臺有此志向,郭嘉愿意傾盡犬馬之勞,輔佐兄臺成就大業,雖赴湯蹈火,萬死不辭!”

  郭嘉一番慷慨激昂的話說完,注視著關羽,眼神之中滿是期待。關羽聽了郭嘉的話之后呷了一口酒,陷入了沉思。

  郭嘉的話說的很明白,是讓他扯旗造反,然后他給自己做謀士,郭嘉這樣的頂尖謀士在三國可謂可遇而不可求,能得到郭嘉的輔佐,加上關羽自己的武力,關羽相信或許可以闖出一片天地,可是在這諸侯并起的年代又能有多大作為?最后又能走到哪一步?最終是做一個割據州郡的諸侯?制霸一方的霸主?鼎足三分的君王?抑或是一統天下的開國大帝?

  是啊,自己憑武力是可以打遍天下無敵手,可是做皇帝與打仗不同,并不是誰厲害誰就能做的了皇帝,關羽深知三國中的各路英雄豪杰雖多,可是大都出自豪門士卒,有幾個起于布衣之身?

  曹操的父親曹嵩曾經做過大司農、太尉,位列三公,又是十常侍曹騰的養子,譙縣夏侯氏、曹氏乃是中原的名門望族,曹操的成功除了他本身的不凡能力之外,與他的出身背景不無關系。

  江東孫氏歷代在吳地做官,深得民心,孫堅自己少時便在縣內擔任官吏,深得百姓愛戴,之后孫策蕩平江東又取得了江東陸、顧、張、留四大家族的支持,才奠定了東吳霸業。

  袁紹、袁術出身豪門,家族四世三公,門多故吏,天下聞名,因此附者云集;其他各路諸侯荊州劉表、北海孔融、北平公孫瓚、益州劉焉等人,除了天下名士就是漢室宗親,或者是擁有實權的地方官吏,總之一句話概括,三國英雄雖多,但是卻不是一介布衣的用武之地。

  唯一布衣身份出身的劉備,僥幸得到了兩個不世出的猛將關羽與張飛的輔佐,尚且忽悠來了一頂皇叔的高帽,可是霸業之途尚且艱難無比,前半生過著顛沛流離,寄人籬下的生活,以至到了四十多歲的時候在荊州得到了“臥龍”孔明的相助,方才走上了逐鹿天下的道路,這里面劉備堅韌不屈的性格,善于用人識人的謀略,縱觀歷史之上又有幾人能與之相比?

  關羽作為一個擁有后世記憶的人是深有自知之明的,他知道自己既沒有豪門士族的相助,又沒有劉備的堅韌意志,更重要的是自己作為一個后世來人,缺少謀略的手段,要想在這亂世有所作為,乃至稱王稱霸,無異于異想天開。

  有些現代人妄想著穿越之后憑借著對于歷史的了解稱王稱霸,又何其幼稚?歷史猶如汪洋大海,史書上的記載不過是滄海一粟,以為自己看見了一滴水珠,便了解了大海,便能在大海之中呼風喚雨,改變歷史,何異于癡人說夢?

  幸好穿越前的凌風是個聰明人,穿越之后依然保持著清醒的頭腦,他知道自己與這世界格格不入的地方太多了,做君主絕對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你厲害有什么用,別人打不過你躲著你總行了吧,你總不能把不服你的人都殺掉吧?

  關羽知道自己出身低微,扯旗起義,高舉大旗,最多也就是能夠招來一幫平民百姓,豪族門閥是對自己不屑一顧的。最終的結果也許與黃巾起義差不多,再強一些,也許就是憑借著自己天下無敵的武力稱霸一方,可是自己作為一個后來的人對于這世上的繁文縟節,君主禮儀完全一竅不通,而且做君主比武力更為重要的謀略以及政治,而自己在這方面雖然不能說是一竅不通,不過讓自己治理一州一縣或許還能勉強為之,要讓自己治理一個國家,只怕自己沒有這種雄才大略。

  自己若是依郭嘉之言舉旗自立的話,估計呂布就是自己的前車之鑒,當初三國的呂布身份與現在的自己差不多,一樣天下無敵,號稱“人中呂布”,雖然背負不忠之名,可是卻從董卓手里接了一只驍勇的部隊,手下也有張遼、高順這樣的良將,陳宮這樣的多謀之士,可是最終的結果還不是被曹操梟首在白門樓。

  也許后世的人會說呂布智力低,穿越前的關羽就對此嗤之以鼻,這簡直是站著說話不腰疼,事后諸葛亮!

  俗話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后世的人看了后來發生的事情,就跳出來說呂布若是那樣這樣的話,就會如何如何,好像呂布有多么傻,自己有多么聰明一樣,豈不知這樣的人是愚蠢的,不能因為呂布輸給了曹操就說呂布是白癡,既然呂布是弱智,那么為何陳宮、張遼這些不是白癡的英雄卻要為一個白癡效力?

  結論只有一個,呂布輸給了曹操這個更為厲害的角色,武力輸給了智力,而不等于呂布是智力低下者,做皇帝,掌江山,起決定性的是智力而不是武力。

  更何況向前推幾百年,勇猛蓋世的霸王項羽也是活生生的例子,手握絕對優勢,又有范增的這樣的智者輔佐,面對被逼到了絕境的劉邦,尚且被翻了盤,最終拱手讓出了天下,讓出了江山,送上了自己的首級,只留下一段讓人扼腕嘆息的故事。

  “打江山武力永遠不是謀略的對手!”關羽深深的明白了這個道理,所以他也不想重新走上呂布、項羽的道路。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