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出動直升機反恐 東突勢力正在加緊整合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鐵血報道出動直升機反恐東突勢力正在加緊整合  “擊斃恐怖分子18名,捕獲17名。”1月8日,新疆公安廳發布消息稱,3天前,新疆警方在南部帕米爾高原山區摧毀了一個恐怖分子訓練基地。“這是歷年對‘東突’組織的打擊行動中規模最大的一次。”專家稱。

  槍聲響過之后,本報記者深入帕米爾高原的葉爾羌河谷地,真實接觸那簡陋路卡邊搜尋恐怖分子的維漢警民,維吾爾族村落中平靜的漢族菜農,首府城市里照常忙碌著享受生活的人們,路遇的熱心維吾爾族青年……有關專家表示,“認認為新疆到處是爆炸恐怖活動,或者認為新疆已經沒有一點不諧音調,都是對新疆的誤讀。”

搜索還在繼續  “身份證,身份證。”兩位20歲左右的維吾爾族小伙子,說著生硬的漢語,攔住了前行的路。透過車窗遞出證件,他們認真翻看了一會兒,又盯著車里的人一個個辨認。確認證件和人對上號之后,兩人沖路邊的另外幾個年輕人揮揮手,一根粗碩的白楊樹干做成的路障緩緩挪開了。“亞克西,亞克西。”車里的人向維吾爾族年輕人擺手再見,剛才還一臉嚴肅的他們露出了善意的笑臉。

  這是1月11日的下午,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喀什地區莎車縣通往喀群鄉的公路上,一個普通的維吾爾族居住的村莊,一個簡陋的路卡。相比于G315國道上的檢查站,很有些“土氣”。

  從喀什出發,沿G315公路向英吉沙、莎車、葉城、阿里方向行進,車子不時被路卡攔截停下來,接受一次次的檢查。出示證件,打開后備廂,核對無誤后放行。漢族人的車輛一般檢查都很快,維吾爾族人的車輛檢查就要繁瑣多了。手持微型沖鋒槍的警察將槍口斜沖著天空,身著迷彩服的檢查人員整齊地站成一排,有次序地對每部通過的車輛進行檢查。

  這是中國最西部、與阿富汗山水相接的邊遠的喀什地區。一個又一個的維吾爾族村莊鋪排在公路兩側,蒙著臉的婦女、蓄著大胡須的男人,“噠噠”地趕著他們的毛驢車,從巴扎(集市)穿過。

  “你們要去哪里?把證件拿出來。”當正要通過又一個路卡的時候,一位維吾爾族警察攔住了去路,“不要再往前走了,車子上不去了。”這里已是昆侖山上,“再往上走就是前幾天發生圍剿的地方了。”遙望路的前方,葉爾羌河沖開了連綿不絕、層巒疊嶂的昆侖山,形成了寬約一里的河谷,一條白色的蜿蜒崎嶇的土路伴隨在河谷的右側。“只有毛驢子可以往上走了,大卡車也可以慢慢走。”

  這是葉爾羌河邊上的一個叫阿爾他遜的村莊,屬莎車縣霍其拉甫鄉。1月5日,新疆武警打擊“東突”恐怖勢力訓練營的戰斗就在上面十幾公里的庫斯拉甫打響。在那次戰斗中,18名“東突”分子被擊斃,17名被俘,一名叫黃強的武警犧牲。

  “我們從去年底就接到了命令,周邊葉城、英吉沙、澤普、莎車、阿克陶等縣的公安干警都集中向這里集結,對庫斯拉甫組成了數層包圍。”攔車檢查的莎車縣公安局刑警隊警察艾買提江·.沙烏提說,他和另一名同事受命把守這個路口已經很多天了。“我們把包圍圈合攏后,1月4日,武警從喀什乘坐三架直升機上去的。”

  庫斯拉甫是一個只有兩千多人的鄉,除了一些牧民和一個煤礦上的礦工之外,人煙稀少,與外界的聯絡也極其不便。“這條路向東通喀群、莎車,向西通塔什庫爾干縣城。”艾買提江說,或者沿著河谷徒步、走野牦牛踩出的小道,可以上去。

  1月5日的戰斗結束后,殘余恐怖分子作鳥獸散。“有一個跑到了這個村子,被我們抓住了”,艾買提江拍了拍腰間的手槍,“非常時期,現在是實彈。”他抬手指了下村莊四周的大山,“那上面人站不住的,冰凍了,他們想逃,只能從這條路上過。”庫斯拉甫四周的警民混合組成的路卡收獲不小,“我們這邊又抓住了8個,喀群鄉4個,霍其拉甫鄉3個,其他地方還抓了1個,還剩下多少沒抓住,我們都不知道。”艾買提江身邊燃起了一堆篝火,幾位維吾爾族老鄉圍著火堆,他們要在這里全天候值守,絕不放過任何一個可疑之人。

  1月12日北京時間15時,一架直升機飛向澤普縣方向,兩架飛往喀什方向。那是往山上補充給養的返程飛機,山上的搜索圍剿還在繼續。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