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三百九十九章 東海將軍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天南和地北。

  正當徐福和阿育王,他們徜徉在遼闊的印度洋時,徐祿帶領著艦船也到達了北方四島。

  白鶴信使早將軍隊不日到達的消息,送到了海島,楚風和雷鵬正在翹首以待。

  東方號滿載著各種物資,大船徐徐駛進海港,身后是二百艘戰艦,三千名將士。

  新朝軍隊個個精神抖擻,這給了島上的百姓莫大的激勵和鼓舞。

  大家紛紛走上大船,主動搬運物資,搶著干活,又熱情地拿出美酒和美食,來款待將士們。

  徐祿走下大船,楚風和雷鵬拱手施禮。

  “末將參見徐大人!”

  “二位將軍免禮,徐祿要先宣讀圣旨!”

  徐祿拿出一卷黃帛,將皇上的旨意朗聲宣告道:

  “新朝敕封楚風、雷鵬為車騎將軍,年秩俸二萬錢,欽此!”

  “臣謝皇帝陛下隆恩!”

  二人躬身接旨,徐祿這才輕松地說道:

  “二位將軍駐守海島,真是千辛萬苦,徐祿給兩位老哥施禮了!”

  徐祿向楚風和雷鵬拱手致敬,大家這才向島中行進。

  徐祿邊走邊將自己新任的職位,以及此次來的目的,一一向二位將軍說明。

  還把朝中推行新幣政策的事情,也詳細做了介紹。

  “二位將軍為新朝守護海島,皇上一刻也沒有忘記你們,特囑咐徐祿向兩位將軍以及島上的百姓轉達他的問候!”

  楚風和雷鵬自然萬分感動,他們再次表達出了對皇上的謝意。

  “徐大人不僅帶來了圣旨,又帶來了大船和上千名將士,島上的力量又壯大了不少,我們便可以抵抗更多的漢軍了!”

  雷鵬爽朗地說道,他的自信心無疑又增強了不少。

  “是啊,雷將軍說的是,我們新朝軍隊可以面對任何來犯之敵!”

  楚風也不無感慨地說道,他的自信心也在一天天地增長著。

  一切的自信和勇氣,都源于新朝國力的強大,以及國人對新朝皇上的無比敬仰和崇拜之情。

  只要徐福仍然是新朝的領路人,百姓們就永遠不會放棄對新朝的熱愛,對皇上的忠誠。

  可以說,現在北方四島已經做好了,迎敵的各項準備,大家的信心達到了頂點。

  與此同時,漢朝大陸上,衛青也在積極做著出海的準備。

  衛青成為了大漢的“東海將軍”,他的英雄氣概也足以配得上這樣的稱謂。

  告別了姐姐衛子夫,衛青首次要出遠門,姐弟倆依依惜別。

  在長安城外,灞橋之上,衛青向姐姐行跪拜大禮。

  “姐姐,衛青今日與姐姐一別,相隔千山萬水,不知何日才能重逢!”

  “衛青,不管何時何地,姐姐都會等你凱旋歸來!”

  衛子夫失聲痛哭,弟弟衛青從小受盡磨難,今天終于有了出人頭地的機會,可又要遠征海外,怎能不叫人牽掛啊!

  灞橋上的楊柳隨風飄蕩著,它見證了太多在此別離的場面,那漫天的飛絮,將會傳遞人們彼此的思念之情。

  太尉田蚡早已將劉徹派出的大軍,駐扎在了齊地,所以衛青便輕裝上陣,他僅僅帶了數十名高級將領,以及上百名侍衛就出發了。

  衛青一路快馬加鞭、曉行夜宿,他要早日趕到齊地,盡快組建好海軍隊伍,出海參戰。

  但衛青心中也沒有底,這不像在陸地上縱馬馳騁,去血戰沙場,他就是面對千軍萬馬也無所畏懼。

  而現在要去尋找所謂的“敵人”,一切都是未知數,讓自己如何下手呢?

  衛青懷著這樣復雜的心情,來到了齊地。

  在濟南郡,郡守王道仁已早早等候在濟南城十里之外,文武官員上百人,準備迎接朝廷的欽差大臣。

  衛青雖為東海將軍,其職務自然比太尉低,但他也是欽命的大將軍,所到之處,地方上的大小官員怎敢輕視。

  王道仁遠望著一隊車馬,風塵滾滾地從前方而來,他急忙穿戴齊整,畢恭畢敬地地站立在官道一旁。

  衛青勒馬止步,他橫掃一眼眾人,便從容下馬,緩步走到王道仁身前。

  “下官濟南郡守王道仁參見衛大將軍!”

  王道仁率文武官員集體行跪拜起來,這是對欽差對皇上的恭敬之禮。

  衛青隨即當眾宣讀了皇帝劉徹的圣旨,王道仁三呼萬歲,接旨后侍立在一旁。

  “請衛將軍去郡府歇息!”

  “王大人不必拘禮,皇上的圣旨已經宣讀,你我便隨意行事吧!”

  “多謝衛將軍!”

  衛青便隨同王道仁等人緩緩進入了濟南城。

  王道仁對衛青一點也不敢慢待,這些朝廷大員哪個不是王公貴族,哪個都和皇上以及皇室沾親帶故的,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

  王道仁久居官場,自然深諳此道。

  “衛將軍遠道而來,一路辛苦,還請在府中都盤桓幾日,也好讓下官盡盡地主之誼啊!”

  王道仁滿臉笑意,他在試探著衛青的口氣。

  “多謝王大人的盛情,衛青身負皇命,一刻也不敢在此耽擱,明日便要去膠東國了。”

  衛青正襟危坐,他不茍言笑,這讓王道仁多少感到了意外。

  “衛青年輕氣盛,倒不像田蚡那般老謀深算,便要小心從事了。”

  王道仁心里暗暗思謀著,他要再找機會來試探衛青。

  濟南郡府同樣為東海將軍一行,準備了豐盛的晚宴,還特意拿出了“趵突泉”酒。

  “衛將軍一路軍旅勞頓,下官略備酒宴,請將軍品嘗!”

  王道仁倒了一杯酒,準備敬給衛青。

  “王大人難道不知我大漢軍規嗎?軍人行軍打仗期間,一滴酒都不能飲用,也不能縱情美色,影響軍中的士氣。”

  衛青神情冷峻地斥責王道仁,對方便趕緊吩咐下人,把酒水全部撤下了宴席。

  滿桌子的雞鴨魚肉、珍肴美食,衛青只簡單地享用了一些,便早早起身回營休息去了。

  衛青這種“不解風情”的做法,讓王道仁有些難堪。

  但很快王道仁又調整了過來,他不敢再用“旁門左道”來對待衛將軍了。

  第二天一早,衛青準時開拔,他簡單說了幾句感謝王道仁的話,便打馬而去。

  王道仁望著一騎絕塵的衛青,內心中不竟升起一股敬佩之情。

  “此人是大漢的棟梁,必是百姓的救星啊!”

  王道仁的眼光沒錯,衛青必將成為劉徹漢朝的中流砥柱,也必將給后世留下一段不朽的傳奇。

  齊地膠州半島。

  膠東王劉能也獲悉了衛青等人不日就要到達的消息,他卻顯得神情自若、不慌不忙。

  同為劉室宗親的劉能,對衛青的來歷早已熟知,他對這樣一個出身卑微,又沒有多少履歷的年輕將領,自然不以為然。

  劉能故意離開了王府,去東山打獵去了,他準備把衛青晾在一邊不理。

  衛青拍馬趕到膠東王府時,卻門庭冷落,無人接見。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