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三百四十一章 錢真的很重要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是啊,這確實出現了問題!”

  “如果新幣要和漢朝的五銖錢,一對一的話,便可倒推出我們的標準來。”

  徐福再次起身,他的心里也開始算起賬來。

  翁仲有點尷尬了,他作為起草幣制的大臣,竟然連錢幣換算標準,都沒有弄清楚。

  新幣的啟用,不僅僅要在新朝內部實施。

  更重要的是,將來要與漢朝等異國進行公平的貿易。

  如果不能同“國際接軌”,那豈不是閉門造車,最后貽笑大方了嗎?

  而且新朝損失的是“真金白銀”,難道能指望別人是“睜眼瞎”,主動來上當吃虧嗎?

  公平交易,永遠是貿易的基本法則。

  議事廳里從未有過這樣的氣氛,大家三三兩兩地聚在一起,好像小學生學計算題一般。

  百官互相之間計算著“試題”,最后形成了一條意見:

  新朝的貨幣標準是什么?

  問題提交給了皇上,當然要由他來最后定奪。

  徐福反復思忖著,他最后一錘定音。

  “一斤等于一金等于一萬錢,新朝以‘金’作為基準貨幣單位。”

  “好,皇上圣明!”

  百官齊聲稱頌,新朝最終達成了共識。

  翁仲又馬上開始調整年秩的標準,并很快在朝會上宣布道:

  “皇上年秩俸百金百萬錢!”

  “丞相年秩俸五十萬錢,太尉年秩俸五十萬錢,御史大夫年秩俸十萬錢。”

  “太常等九卿,年秩俸從九萬錢到一萬錢不等。”

  三公九卿的大事算是塵埃落地了,但徐福心中想的更多是百姓的事情。

  “自古民以食為天,百姓若能豐衣足食,才是國之根本。”

  “我朝要在內部開展自由、平等的貿易往來,新幣要在民間的土壤里,生根發芽。”

  徐福的意思非常明確,就是要建立一種,以貨幣等價交換為基礎的經濟方式。

  “趙大人,你的超級大船多少錢能買一艘?”

  徐福突然在朝堂上發問,他明著是在問趙明,實則又引出了一個話題。

  這便是貨物如何定價和如何購買的問題。

  趙明被問得瞠目結舌,他從來沒有想過這個問題,當然朝堂上的所有人,都被問住了。

  “大家可以大膽地測算一下,我徐福可不真買,我也買不起啊!”

  “哈哈!”

  徐福的話把百官逗笑了,大家紛紛開始預測著結果。

  “我想最少也要一百金,百萬錢才可以!”

  “這怎么夠呢?要一千金,也不算多!”

  “這個還真不好說啊!……”

  大家七嘴八舌地議論著,可誰都不敢站出來,公開發表自己的觀點。

  其實每個人的心里都沒底。

  “大家出的價從百萬到千萬不等,這至少說明了兩點。”

  “其一,出價沒有低于百萬的,說明大船的價值不菲,大家心里起碼有個底線。”

  “其二,出價相差十倍以上,說明大家對如何定價,心中沒有統一的標準和尺度。”

  徐福一語中的,情況確實如此。

  “要想給一艘大船準確地定價,便要從造船的源頭開始說起。”

  徐福要給大家算一筆細賬,也要算一筆大帳。

  “造一艘大船需要多少木材,多少鋼鐵,多少布匹和繩索等材料?”

  “需要多少船工,船工每人每日的吃食是多少,船工又有不同的等級。”

  “高級師傅和學徒干一天活的價值,也是不一樣的,如何給他們的勞動定價?”

  徐福的賬還沒有算完,百官已經個個睜大了眼睛,驚呆了!

  “世上的事情,難道要這么來算賬啊?”

  “單從造船所用的材料來算,就不簡單。木材是我朝共有的,屬于公有。”

  “朝廷便要‘購買’,按木材的品種和優劣來定價,所有的支出和收入都要‘入賬’。”

  “鋼鐵是尚清島的工匠打造的,朝廷便要按價去購買,支付給他們報酬。”

  “等到大家把所有的賬都算清楚了,才能準確地給大船定一個賣價!”

  徐福的一番高論,就像玄學一樣,讓百官如墜云中。

  “說完大的,我們再來說說小的,比如糧食和蔬菜。”

  徐福意猶未盡,他要將看似深奧的“貨幣經濟學”知識,以淺顯易懂的方式講出來。

  徐福不是后世的經濟學教授,他的這些想法和觀念,完全來自于他的潛意識。

  “糧食現在依然是共有的,但糧農在土地上付出了艱辛的勞作,他們是不是也該有報酬?”

  “當然所有的土地都是朝廷的,屬于公有的財產。”

  “那么糧農就要在取得收獲的同時,給朝廷繳納‘賦稅’。”

  “而我們每個人要從糧農手里去購買糧食,糧農也有了收入,便可以購買其他生活資料。”

  “皇上的意思是,新幣就像一只會飛的海鷗,在大家手里飛來飛去,最后便回到了鳥巢。”

  雷鵬打的比方令人發笑,但似乎也點出了問題的本質。

  “雷將軍說的妙啊!”

  徐福拍手稱快。

  “雷將軍說出了貨幣的實際意義,便是流通!再流通!”

  “哦!”

  眾人好像也聽明白了,經過這樣一番講解,大家對新幣的認識,越來越清晰了。

  接下來的事情,便是如何制定行之有效的新幣實施辦法。

  這個辦法一定要“接地氣”,講究實用效果,起到新幣應有的作用才行。

  為此,徐福深謀遠慮,要在新朝成立一個全新的機構,專門來負責這件事情。

  “制定新幣實施辦法,將是一項系統而艱巨的任務,絕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

  “新朝即刻成立‘造辦處’,由御史大夫令狐風親自負責。”

  “令狐御史兼任‘大司農’,下設‘少府’等職位,共同來完成。”

  “造辦處要從新幣的選礦、冶煉、鑄造、發放等環節入手,全程監控督辦。”

  “還要盡快制定出我朝的第一部‘物價’法典,在全體百姓之中實施。”

  要完成這樣一件偉大的創舉,肯定要舉全朝之力才行。

  徐福給了令狐風最大的權利,讓他自由抽調人員,制定實施細則。

  博學多才的令狐御史,此刻也感到了巨大的壓力,這是一件非常艱巨的任務。

  令狐一時間也不知如何下手,但皇上對他如此信任,令狐絕不會辜負了皇上。

  既然是一項繁雜的系統工程,令狐便不能急躁,他要用心來思考才行。

  深入各行各業,走入田間地頭,和老百姓打成一片,去做“調查研究”。

  這無疑是解決問題,最正確的也是最有效的方法。

  “就這么辦!”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