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120章 沒有私心的鄭度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劉循靜靜的聽著,他能深切的感受到,鄭度的胸中有一顆火熱的心。

  他不甘安于現狀,對益州當地人的偏安心態他憂心如焚,深感不滿,即便是外來的劉焉和劉璋,持有這種固守享受的心態,他也極度不贊成。

  鄭度長嘆了一聲,憂心忡忡的說:“主公!益州的天險,在保護我們自己的同時,間接的也害了我們,正因為有這無法逾越的群山險隘,才使得許多人放松了警惕,變得安于現狀,貪圖享樂。如今曹操已掃平北方,平定關中,勢不可擋!若不是主公銳意進取,有爭霸中原的雄心壯志,益州早晚會落入曹操的手中。”

  劉循用力的點點頭,“不錯,只有走出去,這盤棋才能盤活,才能徹底的改變現狀。當然我也知道,許多百姓和豪族不想打仗,覺得現在過的挺好。他們這么想,我無法勉強,但是身為漢室血脈,身為益州之主,若我也這么想,用不了多久,我就會像荊州的劉琮一樣,被曹操關進籠子里。”

  涪城是廣漢郡的重鎮,又是左擔道和金牛道的樞紐,位置舉足輕重,劉循當即委任鄭度為廣漢郡太守。

  鄭度甚為感動,但是他還是極力推薦董和,“主公!我現在是右軍師,一旦有戰事,勢必就無法兼顧,董和為人正直,嚴于律己,做事勤勉認真,他比我更適合當廣漢太守。”

  劉循笑道:“換了別人被委任要職,高興還來不及,哪有往外推的的道理,你倒好,竟然主動把太守之職讓與董和。”

  鄭度道:“先主在位時,我只是個從事,主公剛剛繼任,便讓我做了右軍師,老臣深感榮幸,對主公的知遇之恩,銘記肺腑。若行軍打仗,我這把老骨頭雖然不能親臨第一線,但從旁出謀獻計,還算有點用處,至于治政理民,并非我之所長,老臣擔心有負主公厚望。”

  深深的注視著鄭度,劉循不由得想到了法正。

  鄭度和法正兩人有一個共同點,都對打仗很感興趣,也擅長出謀獻策。

  但法正是為了揚名立萬,享受那種勝利帶給他的成就感。

  鄭度則不然,他只想為劉循開疆擴土,建立更加強大的霸業,并無私心。

  劉循解釋道:“鄭公!你就不要謙虛了,讓你擔任廣漢太守,治政理民只是其一,最重要的還是要盡快疏通通往漢中的山道,這可是為了打仗做準備,日后能讓我軍更加順利的走出大山,北伐中原。再說了,你也看到了,我現在正在從各地抽調兵力,往涪城集結,劉備送給我們的糧草,也源源不斷的運到了涪城。你比董和更適合這個位置,至于董和的安置,我自有主意。”

  涪城將會變成劉循的軍事重心,他把兵力和糧草集中在這里,又決心盡快疏通山道,顯然很快就要大展拳腳,攻打漢中絕不只是隨口說說,他已經提前開始了籌備。

  鄭度深感責任重大,對戰場的那份渴望讓他不再堅持,認真的點點頭,“既然主公如此重托,老臣領命,定不負主公厚望!”

  等百姓徹底安置完,時間已經步如了冬季,益州雖然不像北方那么干冷,溫度也下降了許多,出門都要穿上防寒的厚衣服。

  鄭度閑不住,馬上征集農夫,進駐左擔道,日以繼日的忙于開山修路,忙的一連數日才能回涪城一趟。

  魏延、張任、鄧賢、劉璝等人在涪城以北的一處河谷,日夜操演人馬,也都干勁十足,火熱朝天。

  每次前往河谷,劉循都會被將士們熱血激昂的喊殺聲所震撼,他自己也會跟著變得熱血沸騰,恨不能馬上登上疆場,跟曹操決一雌雄。

  見將士們每天都是兩餐,不到飯點往往肚子便撐不住了。劉循馬上下令,所有將士從兩餐制改為三餐制,并一再提升將士們的待遇。

  或許對那些吃不上飯的百姓來說,投軍是個不錯的選擇,但益州的百姓生計都還不錯,尤其是本地人,幾乎都能解決溫飽問題,如此一來,便沒有多大的投軍熱情。

  打仗就要流血犧牲,軍人顯然是最危險的職業,也是最光榮的,那么待遇自然也應該是最好的。

  劉循改善伙食、增加軍餉、減免士兵家屬的賦稅,完全站在將士們的角度上考慮問題,幾項命令頒布之后,軍中上下無不是一片歡騰,附近的百姓也紛紛踴躍前來投軍。

  這一日剛剛梳洗完,王文進來稟報:“主公!董和先生可真閑不住,今天去這里,明天去那里,四處走訪,甚至各地縣衙審案,他也前去旁聽。”

  “是嗎?”劉循這段時間也一直在關注董和,因為他心中有一個重要職缺,之前對董和了解的不是很詳細,劉循有所顧慮。

  現在嗎?劉循笑著說道:“我看時候也差不多了,你去把龐統和董和他們兩人請來,我有事情要跟他們商議。”

  “喏!”王文急忙轉身離去。

  劉循在院子里跟王虎對練了一陣,活動了一下筋骨,見王虎長進不少,劉循欣慰的點點頭,“不錯啊,看來你這段時間沒少下功夫啊。”

  王虎憨憨一笑,“還不是多虧了主公,你那個‘賣油翁的故事’,我可一直記著呢。我又沒有別的長處,只能憑著這把力氣勤加練習,不然就會給主公丟臉!”

  “哈哈……”劉循一陣爽朗的大笑,就在這時,龐統、董和還有趙云,三人一同走了過來。

  趙云這些日子一直跟著龐統,劉循從不限制他的自由,聽龐統說,趙云在成都待不住,上了大街一個人也不認識,正好龐統要來涪城,便一同過來了。

  劉循把天狼槍放在交給王虎,邁步迎了過去,“你們來了,怎么樣,近來過的還順心吧?”

  龐統笑著點點頭,“還行,整日游山玩水,四處閑逛,這益州和荊州可真是天壤之別啊。如果是在荊州,哪怕走在大街上,也能感受到路人那種時刻警惕的緊張氣息,這里山清水秀,民心淳樸,讓人絲毫看不出來像是剛剛打了一場大戰。”

  董和解釋道:“荊州是四戰之地,說不定哪日‘城頭就變換了大王旗’,現在曹操、劉備、孫權都在荊襄屯有重兵,百姓能不感到擔憂嗎?”

  而益州幾十年以來,這里的主人只有一個,即便劉備來了,也被趕跑了,所以百姓心里都很踏實。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