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二百六十七章 攔路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隨機推薦:

第二百六十七章攔路  春瑛這話一出,爭吵不休的兩方人都安靜下來。花姨娘正罵得興起。忽然被人打斷,便沒好氣地道:“是哪個叫我讓道?!也不瞧瞧自己是誰!”轉頭一望春瑛,記起她是從前侯府里的丫頭,更是氣不打一處來:“你是哪根蔥?也敢沖你姨奶奶叫喚?!”

  崔曼如不知為何,忽然撲過來哭道:“imgsrc'/sss/fmgeyimehid.jpg"茫鬩嫖宜稻涔闌把劍貝虹蛄爍隼湔劍Χ憧耍閭交ㄒ棠鐫諛搶锫imgsrc'/sss/maoashu.jpg"原來你是這小賤人的同伙!”

  春瑛不耐煩跟她們糾纏,又記著自己身上有急差,便對花姨娘道:“姨娘很不必多心,我在東府當差,今兒只是從這里路過而已。我們老太太和四小姐有件急事,命我報給我們太太知道,二位有爭端,都不與我相干。煩請旁邊這幾位媽媽讓讓路,別都塞在門上,叫人怎么走?”

  花姨娘聽說是東府的人,怒氣便少了幾分,但又覺得自己是少爺小姐的親娘,且是老太太手里調教出來的,除了身份比不上正房太太。別的體面一點不差,叫東府一個丫頭開口說讓路就讓路,實在太沒面子了,何況這丫頭跟崔曼如這小賤人也不知是不是一伙的,憑叫她讓路?要讓就叫別人讓去!于是便傲慢地叉腰站在那里不動了。她身后的婆子們本來要讓開,見她這樣,以為她要給春瑛沒臉,便也跟著不動。

  春瑛見狀有些生氣,那崔曼如又纏上來了:“imgsrc'/sss/fmgeyimehid.jpg"茫淙晃頤淺沉思埽夷鋝輝米錟閶劍磕慵幢閔業鈉哺冒鏤夷鎪稻涔闌啊胂胄∈焙蛭夷鎘卸嗵勰悖br/

  春瑛摸不著頭腦,冷不妨瞥見她身后的婆子堆里冒出個美人來,先是吃了一驚,然后才發現這美人年紀不小了,正是許久不見的崔寡婦,額頭眼角處的皮膚都已經松弛,但托了脂粉的福,加上身段修長勻稱,居然還能顯出幾分風韻來,只是瞧她的穿戴,不象是仆婦的打扮,跟她往日清高寡婦的扮相也有些差距,春瑛心里便添了嘀咕。

  記憶中的崔寡婦對她并不怎么在意,也就是碰面時會口頭上關心幾句,有好吃好玩的,從沒關照過路家人。加上這些年來崔曼如的所作所為,崔寡婦受了路家的恩惠卻沒勸女兒一句,春瑛對她一點同情心都沒有,而且她明明是早就閑置在家的,打扮成這樣跑進府來做?便冷冷地道:“崔嬸不是丟了差事么?在家好生養著就是了,又進府做?我如今在東府當差,你們都是侯府的人,即便吵翻了天,我也管不著這些閑事。這里是進花園的大門,別都堵在這里了,叫人看見了笑話!”說罷伸手將曼如撥到一邊:“起開!”邁腳就要走。

  曼如哭著忙拉住她:“你別走啊,好歹幫我說句話,如今府里是二太太管著,你是東府的人,怎能說是閑事呢?你管得的,管得的!”見春瑛不理她,便索性跪下來哀求:“imgsrc'/sss/fmgeyimehid.jpg"茫鬩歡ㄒ鏤遙貝薰迅炯匆哺毆虻埂槐呋ㄒ棠錛幢閿致羈imgsrc'/sss/maoashu.jpg"哭喪呢?!你要自甘下濺,自己下濺去,別丟了我們家的臉!”

  春瑛怒火上升,她不知道這兩伙人究竟是為事吵起來的。但她現在真的不想插手,瞥見花園門外一堆婆子媳婦在那里探頭探腦地看熱鬧,便板著臉罵道:“管花園的人在哪里?!都死光了不曾?!眼見這里鬧成這樣,也不來勸一句,成日家就知道偷懶,既這樣,不如回明了大老太太和太太,都攆了去,另找會做活的來!”

  圍觀的婆子媳婦們方才一直在那里看,知道她是東府的人,眼下東府太太在侯府當家,她們都心有顧忌,當即便推了一個代表出來說道:“姑娘別生氣,這兩位都是尊貴人,我們哪里敢攔呀?就是勸也勸不動的。”

  春瑛冷笑:“勸不動不會報上去?!自有勸得動的人來勸!你們圍在這里看笑話,難道就能討得了好?!”說罷甩開曼如的手,瞥了她一眼:“姑娘快起來吧,我擔待不起,你們母女安心要折我的壽,我可是不依的!”說罷大喝一聲“讓開!”便嚇得幾個婆子讓開一條大路,讓她干凈利落地走了,沒一個人敢攔,甚至有膽子小些的,相互商量了便跑去報告了。

  曼如心中暗恨,忙回身扶母親起來,花姨娘在旁冷笑著罵道:“果然你們母女倆都是賤骨頭!成日扮個賢淑模樣,實際上都是騷貨!老的死了男人十幾年,就沒缺過相好!幾十歲的人還涂脂抹粉的,想勾引誰呀?!小的就知道勾三搭四。挑撥離間,也不知道是哪里的破鞋,就敢癡心妄想攀高枝……”

  春瑛走出老遠,都還能聽到她的污言穢語,心里十分不以為然。崔家母女固然不是好人,可花姨娘也沒強到哪里去,也不知道她們是因吵起來的,平白堵在大道上阻礙交通!

  二太太卓氏理事的地方位于二門里頭的一處側院,離晚香館不遠,春瑛熟門熟路找上去,進了門見她就坐在堂中正座,也不叫人稟報,便忙走了進去,行了一禮:“太太。”

  本來正在回話的媳婦子停了下來,卓氏抬頭望她:“你怎么來了?”春瑛忙走到她身邊,停頭耳語了一番。卓氏越聽神情越嚴肅,壓低了聲音磨牙:“怎么回事?!我們家與他家向無往來……”

  春瑛用幾不可聞的聲音答道:“二少奶奶與恪王府是親姐妹……”卓氏不由得瞟向坐在下手的宜君,皺了皺眉。春瑛想了想,又小聲提醒她:“往年上巳節,小姐們都會到靖王府在城外的別莊上踏青……”

  靖王府與恪王府同等級,靖王府作為侯府嫡長女,與娘家的關系自然比姻親恪王妃要近得多,卓氏聞言眉間一松。便微笑著問宜君:“上巳節快到了,靖王府今年可下了帖子?”

  宜君笑道:“本來是下了的,但是后來大姐姐叫人來傳話,說是最近身子不適,便把今年的郊游取消了,叫我們自己辦去。”

  春瑛暗道不好,事情怎么就這么巧呢?她偷偷看了卓氏一眼,后者卻絲毫沒有慌亂:“靖王妃身子不適?是緣故?我們丟下她,自個兒去玩樂,未免太無情了,不如到了上巳節那日。咱們一塊兒去探望她吧?無錯不少字叫你四弟四妹妹也一起去。自打回了京,也就見了一回,也該去請個安的。”

  宜君似乎有些不大情愿:“要探望大姐姐,不拘哪日便罷了,嬸娘為何非要在上巳節去?一年到頭都悶在府里,難得有一天能出門……”

  卓氏笑了:“你這孩子,最近還嫌出門少?你要去看你大姐姐,哪日都行,但那天別人都去玩了,唯獨靖王妃因身體不適,要在家中靜養,豈不寂寞?你們姐妹們很該去陪一陪才是。有這位姐姐照應,比討幾位太太夫人的喜歡強多了。”

  宜君不知想到,臉一紅,便低頭應下:“那就照嬸娘的意思……”

  卓氏給了春瑛一個眼色:“你去吧,告訴四小姐,可以開始準備出門的東西了,別有遺漏。靖王府雖是她大姐姐的夫家,卻不是一般親戚能比的,萬不可怠慢。”

  春瑛會意,屈膝一禮,轉身要走,忽然想起方才路上遇到的事,便對宜君道:“二小姐,方才在來的路上,我看到花姨娘與二少爺屋里的崔姑娘在花園門前吵起來了,有許多人圍著著。您看要不要去勸一勸?那里畢竟是過道,叫人見了不好看。”

  宜君一聽便生氣:“那崔曼如又干了?!”又有些氣惱:“姨娘怎么又鬧起來?!早說無數遍了,要她自重些的!”忙忙起身要走,但又忽然停下了腳步,臉上神色變幻。

  卓氏有些奇怪:“二丫頭,你怎么了?”

  宜君訕訕地重新落座:“我一時忘記了……這種事,哪里是我管的?翠玉,你帶幾個人去,把姨娘請回院里,就說是我的話。”侍立在旁的大丫頭先是愣了愣,然后才應了。

  春瑛見接下來就沒她的事了。自己趕緊傳話要緊,便忙忙走出屋子,半走半跑,沿原路趕回,到花園門口時,那里的人群又壯大了,所幸他們同時也往門外稍稍遷移了些,沒把大門堵死。

  來了幾位管家娘子,一個淡淡地訓斥著花姨娘身后的婆子們,一個死盯著崔寡婦審問,一個不咸不淡地教訓崔曼如,花姨娘雖獨善其身,卻覺得非常丟臉,狠狠地瞪著周圍看熱鬧的人,甩著狠話。

  春瑛不想再被攔下來,便繞到人群邊上,簡單利落地要幾個婆子讓道,終于擠開一條路過去了。曼如原本被數落得臉色發黑,忽一瞥見春瑛走過,忙叫了她一聲,卻被那管家娘子發現,冷冷地諷刺道:“姐姐妹妹的?人家是二老太太跟前的人,別胡亂攀親!姑娘若是不想聽我啰嗦,還不如干脆些,讓你母親回家去,別再進來了!咱們侯府不是能隨便進人的地方!姑娘如今身份不同了,不是想回家就能回家,想見娘就能見娘的!真想見親人,就回明了二少奶奶,讓二少奶奶去跟二太太說!不然,你就是把你母親接了進來,也是大家沒臉!”

  崔曼如暗暗咬牙,憑二少奶奶對她的態度,怎么可能讓她如愿?更別說二少奶奶對二太太也有心結了,不過是請母親進府看看自己,有大不了的?便道:“我已經回明了二少爺,二少爺也點了頭的。我娘雖說如今沒差事在身,但從前也是在府里當差的,不是來歷不明的人。媽媽何必這樣說?”

  那管家娘子冷笑道:“二少爺點頭又如何?總得二少奶奶發話。這里可是內院!哪家少爺管內院的事?府中的家生子也多,焉知個個都是老實的?你不告訴一聲,就把人帶進來,若是哪處屋子丟了東西,我們到哪里找去?!真要出了事,我們也要擔干系!姑娘就安份些吧,別把自己太當回事了,真以為你母親是親家太太不成?!”

  崔曼如聽到周圍人的低聲恥笑,又羞又氣,心里更是添了幾分怨恨:若不是春瑛發話,叫人通知管家娘子,自己怎會受這樣的羞辱?!母親又怎會被人當成賊?!

  崔曼如又轉頭去看花姨娘,眼中閃過一絲不忿:一樣是丫頭出身,一樣是妾,誰又比誰高貴?她憑辱罵自己母女?不就是母親進來時,遇上侯爺從映月堂出來,問了一聲來的是誰么?這有大不了的?她仗著生了少爺小姐,就敢給自己臉色看,若是少爺小姐都嫌惡她了,那時才是現世報呢!

  這么想著,崔曼如忽地目光一閃,緊緊抿了抿唇。

  春瑛趕回侯府,四小姐雅君早等急了,忙忙迎上來問:“母親怎么說?”春瑛挨到她耳邊說了一通,她神色一松,便叫過丫頭:“請王府的人進來,向她們賠個不是,說我正用點心呢,怠慢了。”丫頭們忙應了去。

  春瑛轉到后堂,捧了臉盆手巾出來,往雅君身邊站了一站,雅君看著兩個王府的婆子進來了,非常機靈地揪過手巾擦了擦,丟回盆里,春瑛便捧著東西退了下去。

  拿靖王府的邀約推掉恪王府的邀請,多少會得罪人,但至少理由足夠光明正大。那兩名婆子等了兩刻鐘才等到這個回復,不免有些氣惱。春瑛早從二老太太那里捧了兩對荷包來,里頭都塞了沉甸甸的金錁子。雅君一看便反應過來了,笑吟吟地賞給了兩個婆子,請她們“多多美言”、“替她賠不是”。兩個婆子拿人手短,都換了笑容辭去了。

  雅君這邊松了口氣,午后二太太卓氏從侯府回來,到婆婆跟前商量了半天,便把春瑛叫了去,微笑道:“今兒多虧你提醒了,我們往年不在京中,靖王妃今年又恰巧沒辦踏青會,若不是你告訴我,我還不知道該怎么回復呢。”

  春瑛忙道:“奴婢不過是記得這件事,白告訴一聲,后面的事,都是太太自己拿主意的。奴婢聽說靖王妃娘娘今年不辦了,心里還慌了呢,幸好太太想到了法子。奴婢也沒做,實在不敢居功。”

  二老太太笑道:“你太太夸你,你受了就是,這有好謙虛的?”又回頭對卓氏道:“這孩子果然不錯吧?無錯不少字你總說還要再看看。”

  卓氏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又問春瑛:“你來的時候,曾提過家里已經替你訂好親事了,那時沒問清楚,究竟訂的是哪一家?已經下聘了么?將來是個打算?”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