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二百零七章 龍御歸天(上)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第二百零七章龍御歸天(上)

天數盈虛,造物乘除此言尚是大如鼎,用酒還需青杯祝持道而行,滴水不漏生滅造化自有主——時光飛過,轉眼就是二年,春事時節,草長鶯飛,萬物繁茂  水府之內,方信舉筆作帖,而在其后,胡綠蕊凝視著方信作畫,就見這筆下得,就如這天地間,再沒有外物一般,時光似是停滯在筆上,隨之而畫得天數,直如銀河直落,又只如一瞬間,天地之間,已是云煙滿布。

  等一定神,觀之,只見書痕墨跡,深藏清靜,幽然深致,法度幾隱于神。

  不由贊的說:“陛下,您的書法,已神乎其神,已近于天道了。”

  方信只是一笑,取出一印。

  這卻是當年他君臨天下時,刻的私印,也不用任何墨色,只凝出一片玄黃之氣,在上面一刻,頓時留下了“人生只如是初見”

  印字古樸質平,更增意趣。

  方信觀之,也覺得大有樂趣,這字寫盡了他目前所得的大道,而印文也見證了他功德之境,當下卷起,說著:“既是帝君圣誕,卻當為賀!”

  地球上,帝君之位甚多,多是天子冊封,不過想想也知道,天子本身位格,也只在帝君位,而且還是臨時性的,安能冊封如此神位?

  此方世界,伯之上,是君位,君位多半是星君、龍君,以及地仙之位而有功德者。

  王位多半一方藩主,品級在天仙位,卻也要大功德,或者掌得一方水土才可,而一些星斗主星,就在其位。

  王之上,就是帝君,這帝君,位在群仙之上,君牧眾仙,為萬仙萬神之主。

  所謂天仙,實是一元所化,對自己的道,已經了然直掌,形神化為一氣,不受生死的拘束,散者為氣,聚者為神,對境物化,隨心所欲。

  胡綠蕊點頭應是,取來。

  原來當日,那只狐夫人,飛升之后,竟然拜受仙篆,列名金文玉冊,不知怎么,供職于帝君管轄下一處修文樓,也算是天庭有份職事,所以胡綠蕊受此接引,而飛升,比起當日,更是容易了。

  收完了卷軸,她還是看了方信一眼。

  天子天子,山川萬生之主,雖比純粹人皇遜色,卻也位比帝君,只是人壽有限,安能長懾其位?

  雖說如此,太祖開創一元龍脈,只要不短暫滅亡,如是飛升于天,可稱龍御回天,多半有著王號賜予,而非是現在簡單的水伯。

  再說,太祖必在其下世,掌得真龍氣運,直到一元龍脈結束,才能蓋棺論定,最后以功過來論得位階,才真正飛升,卻不會現在就上來。

  種種迷惑,使她心中翻滾,不過雖然已經不是方信的世界,她也不敢稍加怠慢,收了卷軸,行大禮,然后拜而離去。

  水府靜室,清幽雅致。云床高坐,清光照樣,方信閉目修道。

  不知過了多少時間,就聽見外面有人稟告,他就說著:“進來罷!”

  只聽門外應了一聲,大扇就進來了,在云床前拜下,施了一禮,姿容嫻雅,冰心雪肌一般,顯是道行又有精進,方信淡淡一笑,說著:“何事?”

  “主上,這人間崔國的王,駕崩了,據說是病去,其子三歲,登基為王,太皇太后繼續臨朝聽政。”大扇說著。

  “其主聰慧,卻不假年,人道之事,全在氣數……”方信低低感慨了一聲。

  他想起了地球上的漢質帝劉纘,永嘉元年正月,年僅3歲的漢沖帝因病去世。當時執掌朝政的外戚大司馬大將軍梁冀因劉纘年幼,在政治上易于控制,遂一手包辦,選定劉纘作為皇位的繼承人。

  劉纘即皇帝位之后,梁太后依然以皇太后的身份臨朝稱制,而朝政基本上控制在其兄梁冀手中。

  漢質帝聰慧早熟,又一朝之主,見此年歲日長,梁冀因此毒殺之。

  自古英明之君,若不得運,必先夭折,這也是人道之理了。

  崔王也復如此罷,現在其子才三歲,無論是太后,還是朱新,又有十數年臨朝的時間了,只是親母殺子,也算狠毒了。

  方信也不由感嘆,不過感慨之后,也就罷了,說著:“我知道了。”

  此時,靜室中無人說話,點燃的爐香,幽香裊裊,分外的沁人心脾,方信還是坐在云床上,目光微閉,片刻后說著:“東水工程,怎么樣了?”

  “主上,非常順利,上次臨江工程,陰陽相合,而成氣運,福地自成,那些土地山神水神,職于一方水土,卻是極敏銳的感覺到,所以這次工程,諸神都親自參與,工程進行的很快,夫人為總指揮,也無人不服。”大扇說到這里,頓了一頓,又說著:“工程之期,預期還要三個月,就可以完成了,夫人叫我稟告于主上,一切順利,不必擔心就是了。”

  “恩,那朱新方面呢?”

  “崔王駕崩,有識之士都是悲痛,太皇太后掌權,宰相朱新也地位穩固,因此依附者甚眾,特別是朱新,身居高位,又負著天下之望,民心所寄,可稍微羽翼已豐了,這治水工程,也進行的順利,來年春夏之間,也可完工了。”

  既是如此,臨江、益水、東水,陽面三工程,卻已經治理完畢了。

  而陰面,臨江、東水也治理完畢了。

  恍然之間,到這個世界上,五十年已經過去了,方信突地心動,嘆的說:“原來如此,難怪我近來顯出真龍之氣,卻是因緣未絕。”

  當下就對大扇說著:“我要出去幾年時間,你這就對夫人說一下。”

  大扇不知何意,只得應是。

  方信此時,世界珠內,已自成空間,精神和物質都可存放,這時轉移,就相當容易了,見她出去,只是人起身,就隱沒不見。

  憑著血脈和真龍氣,以及世界的烙印,方信自出來,這次化身前去,而非是投影,如跋涉在水,也花費了不少功夫,才進了大范位置。

  每個世界都有屏障,穿越必須強力而為之,但是方信回過這方大范世界,卻如自家院子,不但沒有阻擋,反而一進入,頓時天地共震,方信這時,才清晰的感知到了,世界宏偉大力,加持于他之身上。

  各個世界,都有自己法則,雖然在總體能量上遜色于先前仙道世界,但是卻性質如一,只是那個世界,是精英移民的世界罷了。

  一片光明照耀,一處空間,在天空上若隱若現。

  等立定而看,這片空間,繁華如火,宮殿數以千數,現出樓臺亭樹,到處長廊曲檻,畫棟雕甍,與樹木花草一現,顯得幽雅清麗,令人眼曠神怡。

  方信默然,一畝清光沖出,一條金龍也自世界珠中放出,頓時,龍氣凝聚,風云變色!

  沒有多少時間,就見一大批人沖出,排列著隊儀,拜的說:“太祖龍駕終于回來了,臣等拜見,萬歲,萬歲,萬萬歲!”

  回顧四望,皆是大范親人與舊臣。

  李睿其父,李睿其母,都穿著龍袍鳳衣,但是這畢竟只是追封,并無多少意義,而后面,還跟著方信的皇后和諸妃,一時間恍如隔世。

  而李凝文也著皇帝衣冠,見了方信,深深拜下:“見過大范太祖皇帝。”

  三人都稍有些尷尬,畢竟現在奪舍之事,已經明了。

  可是下面妃子、臣子、將軍,卻不以為意,他們的太祖,是著六書,平蠻胡,創大范的太祖,這些老臣,都死后也在這里,上面紛紛拜見。

  鼓樂齊鳴,連過了二十多處橋廊亭館,方進入了正殿之前。

  一路上,假山樓閣,亭館掩映,殿外更是種著二十余株紅梅,樹身不大,寥寥百余朵點綴枝頭,紅白分明,幽香襲入,疏林瓊枝。

  大殿更是巨大,以大理石所修建,屋頂是碧琉璃瓦,走廊是大片漢白玉石鋪砌,平滑若鏡,點塵不染。

  行到臺下,諸人止步,請得方信上座。

  等方信步入,才發覺這殿無比巨大,上有高臺,重疊有著座位,其中最高階上,只有一個高高的云床,這是太祖之座。

  “還請太祖升座!”舊臣都跪伏在地。

  方信從容而上,才要上座,突地,天花自生,天樂自奏,黃鐘大呂無風自動,而蕭、笙、簧、笛、琴、箏等等,自然和聲,編鐘銅磬相伴,真是聲徹九重。

  卻是此方空間,迎接方信到來,天地大力相賀。

  此時,這些人都是鬼神,自然深刻感受到浩瀚如大海,寬闊如天地的力量,頓時,所有心思都自消去,再拜之。

  方信掃過諸臣,此時殿中靜可聽針,恍惚記得當年君臨天下之時。

  只有自己腳步聲,在臺階上響起,連同衣衫摩擦之聲。

  方信安然上位,悠然說著:“數十年不見,眾位愛卿身體安和?”

“萬歲,萬  歲,萬萬歲!”回答他的,只有這個,這種充滿壓迫的氣氛,宛然代表上天,把殿內諸人的心,也壓得直沉。

  方信因此說著:“太上皇,皇太后,朕之皇后,還有敬宗皇帝與后共坐。”

  李凝文,在位七年,廟號“敬宗”,是以方信稱之敬宗皇帝。

  謝恩后,以上這幾個,也上座,卻是居于方信之下的帝座之上,皇后也可與皇帝同座,至于后妃,就沒有這個權利了。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